創意開掛,梅見太懂年輕人了!
碰杯,敬生活的點滴酸甜;小酌,飲下好久沒見的甚是想念。
自古以來,酒文化就滲透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有時候酒是離別時刻卡在嘴邊的千言萬語,有時候酒是人生低谷之時道不清的辛酸無奈,有時候還是與往年間好友偶然相見的歡喜驚訝。
諸多酒品牌在這樣的背景下,往往按常規思路進行創意構思,沉浸在描繪分別、相聚等場景之中,內容恰當卻雷同、無趣。然而,作為國飲黑馬梅見不走尋常路,從招聘廣告入手,雙主線敘述令人驚呼腦洞大開。
廣告不講產品卻處處透露著產品優質,不講品牌卻讓觀眾在觀看之后被品牌圈粉,這到底是怎樣的腦洞廣告?它又是如何讓年輕人“欲罷不能”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腦洞廣告來襲
趣味無限關注不止
人對一件事情的認知有多深刻,在這一認知被打破的時候就會有多震驚,在受眾對新奇、顛覆想象的事物抱有關注興趣的當下,品牌若是能將這一心理運用在營銷上,那么注意力的收割就不在話下。梅見腦洞廣告就是建立在這樣的思維邏輯之上。
傳統認知中,招聘廣告嚴肅正經,并且都處在雷同的文字框架之內十分生硬,實際上吸引人留意且記憶的效果并不佳,相比之下,梅見腦洞大開,以眾人敏感的三個場景作為創意起點,展示傳統招聘與梅見招聘的鮮明差異,成功引發眾人圍觀討論。
場景一:嚴肅緊張的面試VS梅香四溢的面試
四方墻里,長方桌前,嚴肅的面試官排排坐是眾人對面試場景的刻板印象,單是簡單想象這一畫面,都能感受到無形的面試壓力撲面而來。
當年輕人身穿西裝手揣簡歷到達面試地點之時,感受到的是絕美的自然景色,看到的是正在辛勤勞作的“果農”,而此時畫面一轉,原來“果農”就是面試官。
觀眾如同短片中的年輕人一般,對面試竟然可以在果園進行,“果農”竟然就是領導感到驚訝。梅見這樣接地氣的面試、領導如此平易近人的印象,雙雙賦能品牌,使觀眾間接形成對梅見品牌同樣親切有溫度的認知。
場景二:文件比山高的工作環境VS美食花樣多的工作環境
找工作只關注高薪嗎?其實并不,如今的年輕人相比透支身體的高薪工作,更青睞福利好、保證生活質量的合適工作。
短片里,年輕人桌面本就擺滿了成山的未處理文件,而踏著堅定步伐走來的領導,又送來了一堆文件外加“做完才下班”的命令。年輕人豆大的汗珠與驚恐的眼神像極了被工作支配的屏幕前的觀眾,引發共鳴情緒。
畫風突變,隨著年輕人微微一笑,在梅見與美食包圍著的極佳工作環境引入眼簾,主人公工作、愛好兩不誤令人羨慕。強烈的環境對比讓人不禁產生“真能把工作變愛好”的疑問,而在求知欲的推動下,梅見就此挑起眾人加入梅見,一探究竟的興趣。
場景三:一個職位做到底VS更多職業可能性
面試與工作環境的不同,通過場景切換可以輕松展現,但抽象的職業可能性又將如何表達?梅見選擇加入超人非現實元素以顛覆常規認知,這一操作也成就了全片最佳腦洞情節。
意外揭露同事超人身份的不知所措,與事發緊急身份暴露卻依舊做好手頭實驗的淡定態度產生了鮮明的對比,小小實驗人員的真面目竟是超人的設定,讓人直呼梅見真是“臥虎藏龍”。
借超人腦洞傳遞“來梅見,遇見更多可能”的信息,夸張中帶點合理,正經中帶點調皮,屏幕前的眾人忍不住對梅見品牌到底多有趣產生好奇。
敘述方式上,梅見反差畫面刺激消費者的傳統觀念認知,調動其追隨短片深度了解更多驚喜內容的欲望,成功營造一種追著看廣告的積極反響。
內容上,將年輕人熟悉的場景作為廣告創意的構思原點,使得人群在觀看廣告之時不自覺聯想起自己的相似經歷,無形之中牽動消費者與品牌站在統一戰線,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悄然拉近。
不僅如此,滿滿驚喜感、反差感的趣味廣告正中當下年輕人喜好輕松內容的信息接受偏好,眾人對梅見品牌腦洞無極限的活力形象印象深刻,自發持續關注品牌后續動作。
植入無聲無息
場景清晰記憶深刻
年輕人愛看有趣的內容,市場上自然趣味內容不少,只不過這些趣味廣告中令人眼前一亮的卻是屈指可數。諸多品牌在創意構思中不是過多強調創意與產品的綁定,就是忽視了創意最終引流產品的聯系,無法很好把控兩者的比重。
如何平衡創意與產品,梅見給出了自己的見地。以招聘為主題,化有形的賣點為無形的畫面信息,明面上無過多的強調,受眾在對創意的喜愛中自然形成對產品、品牌的認知。那么,梅見具體如何做到的?
看見原材料,品質如何消費者心里有數
梅見深知青梅品種、產地,對青梅酒品質有著重要的影響,經過多方考察,在廣東普寧、四川大邑建立兩大青梅種植基地,從源頭就開始了對產品品質的把握。
只是這份對原材料的認真如何體現?俗話說“眼見為實”,在短片里,自然穿插其中的一筐筐實打實的優質青梅,無形之中暗示著消費者,梅見酒真材實料看得見,產品品質有保證。
文字不如圖片形象,圖片不如視頻生動,看得見的青梅讓消費者對梅見酒品質十分安心。
與美食同步,梅見佐餐酒身份深受認同
“愛屋及烏”是梅見青梅酒傳遞中式佐餐酒定位的妙招。人們對美食的追求可以說是由本能驅動,短片中梅見打造豐盛美食場景,簡單露出梅見的畫面,人們眨眼間接受了享用美食離不開梅見陪伴的設定。
而梅見青梅酒本身,相比白酒的濃烈、啤酒的苦澀,酸甜清爽的味道與中式餐食搭配更相宜,尤其夏天在品嘗麻辣、油炸、香煎、油燜等美食之時,來一口酸甜微冰的青梅酒,十分愜意。
自身優勢外加場景的軟性植入,梅見佐餐酒身份得到有效強化。
持續用心鉆研,專業形象令人記憶深刻
短片中超人元素的使用,是職業可能性的具象化表達,其實也是梅見品牌如同超人一般,專注于產品口感優化、品質提升研究的生動表現。
梅見青梅酒以江記酒莊為背書,其千年酒鎮的釀造技藝、國家級大師團隊的匠心研制、國際化的產品研發視野等等,無一不是梅見專業、優質形象的有力支撐。
專業一詞太抽象,不如專心研究的身影更形象,梅見借超人實現品牌專業形象的建立。
總的來說,梅見明面脫離產品,實際另一隱藏主線緊貼產品原料、品質保障、消費場景三方面內容,完成產品、品牌的軟植入,受眾觀看創意廣告歡笑之余,無意識間已形成對梅見青梅酒產品優質的認知。
生產創意與好酒
梅見以用心圈粉年輕客群
品牌對好創意的執著,在于它是信息冗雜的時代下體現品牌用心與消費者溝通交流的一大途徑,而品牌對好產品的執著則在于它是說服消費者、贏得消費者信賴、在市場上長紅的本質理由。
梅見一則廣告實現雙層內容的輸出,整個創意可圈可點。短片主線一完成招聘廣告吸睛、調動關注興趣的目的,主線二悄然植入產品優質、品牌專業的信息,生動而非生硬的內容,在一眾雷同的創意廣告中輕松脫穎而出。
當然,一則廣告的時間十分有限,而梅見的用心遠不止這些。
以顏為主的包裝設計
產品的高顏值是年輕人選購的重要影響因素。梅見從瓶身到外包裝,簡約大氣、質感高級,與“自然、健康、輕松”的產品理念相呼應,又與“復興國飲”的使命相適宜,不失作為中式佐餐酒,宴請客人的風范。
以優為準的口味研發
年輕人口味多樣、需求各異。或是梅香淡雅的白梅見,口感清爽、酸甜開胃,或是獨特煙熏風味的金梅見,口感醇厚、回甘悠長,每一款都經過專業品酒師的品嘗,最終才得以流入市場與消費者們餐桌相見。
以人為本的品牌寓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品牌名“梅見”,梅見是普寧青梅遇上單純高粱酒,也是與那些許久沒見的朋友們相逢。酸酸甜甜的味道、恰到好處的微醺,用好酒梅見訴說與朋友好久沒見的那份思念。
沒有人不喜歡重視自己感受的人,梅見以好酒迎合年輕人的消費需求,以美好寓意觸及人心柔軟處,口感、情感雙管齊下成功彰顯品牌站在消費者考慮,與消費者誠摯溝通的用心與真心,最終實現對年輕客群的有效圈粉。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