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先生:小粽子玩出大花樣,端午節營銷原來可以這樣玩!
用戶時間碎片化的今天,意味著你很難通過一個單一的平臺、單一的活動來覆蓋大部分目標受眾,要想盡可能多的觸達消費者,只能通過一整套營銷組合拳來進行多維攻擊搶占用戶時間窗口。
今年的端午恰好又是電商618大促,可以說是兵家必爭之地了,月餅大佬華美神奇的殺出重圍在社交媒體上實現了不錯的曝光,好幾個小伙伴都跟先生提到看到過華美的活動,并且所提到的活動都不盡相同,這引起了病毒先生(ID:virussir)的好奇,華美究竟用了一套怎樣的營銷打法實現了網絡的全覆蓋?今天先生從三個角度帶大家一探究竟。
1.將品牌聯合的效應發揮到極致,借助多家流量平臺維系品牌熱度
品牌聯合其實并不是一個新鮮的玩法,大家也都已經接受了這種通過置換各家資源來進行免費互推的方式,但是像華美這么個聯合法確實并不多見。華美不僅僅聯合了一眾微博藍V進行造勢,更是聯合了脈脈、美團等巨額流量平臺進行深度合作,如此高調的打法也的確是華美在社交媒體上帶來了巨大的聲量,微信朋友圈、微信社群、微博、脈脈、美團等多個平臺都隨處可見華美的身影。
首先是跟脈脈的聯合,考慮到脈脈平臺的人群主要以商務人士居多,華美將關注點聚焦到企業團購上,設身處地幫助采購人員解決端午福利采購痛點,基于這個點,華美率先在脈脈發起了話題 #做采購,你是不是很辛苦卻又常常不被理解#,話題一經推出就引發了廣大職場人士的大討論,話題也一度成為脈脈的熱門話題,吸引了數百個職場人的跟進回復和數千個點贊,精準覆蓋了數百萬脈脈用戶。
趁熱打鐵,充分利用上一波話題的熱度,華美在脈脈的開屏頁、職位推薦欄等關鍵性位置投放了硬廣,有了之前話題的引導,利用脈脈自身的流量資源迅速進行導流到電商平臺上進行轉化,有話題熱度有導流轉化,真正實現了品效合一,華美這步棋著實高明。
其次是跟美團的深度合作,一方面洞察到加薪是大部分人想說但是不敢說出來的訴求,另一方面考慮到南北差異,嘉興粽(諧音是加薪粽)受眾最廣、影響力最大,華美推出了加薪粽,幫助用戶傳達心愿提出有粽來加薪的主題口號,用戶只需要參與H5活動,上傳加薪宣言,即可在武漢、廣州、深圳3城百家餐飲門店領取加薪粽。借助美團平臺的流量優勢,活動一推出就吸引了眾多用戶的積極參與,取得了不錯的體驗效果。
華美也聯合了一眾品牌藍V微博賬號共同發起#有粽來加薪#話題,引發了微博網友的參與和互動。
2.名人名博俱樂部統統出動,實力借“人”解鎖營銷新玩法
除了極致化的品牌聯合外,華美還實力利用“人”的優勢,借助“人”的口碑和真實參與來提升品牌的影響力和親民形象,這其中不僅僅包含知名人士、直播美食博主,還包括跟龍舟俱樂部合作,可以說充分借助“人”來實現品牌的傳播。
首先是名人,在跟脈脈做品牌聯合的時候,借助脈脈的名人庫資源做了幾組名人海報,這些名人可能名氣上沒有明星們熱度高,但是他們更加親民,很多名人就是大家能夠在工作上、社群里接觸的上的人,這樣的名人站臺效果更接地氣,也會更加有力度。
其次是知名美食博主,這類博主跟華美的行業屬性非常契合,人群也會更加精準,因而也能取得非常不錯的傳播效果。比如這次華美聯合了知名美食視頻博主“中華小鳴仔”進行吃播活動,通過互動加深用戶對品牌的印象,從而實現了購買轉化,效果很棒。
這些都還不夠,為了充分蹭上端午節的這波熱度,華美贊助了龍舟俱樂部組成了粽飄香龍舟隊,不遺余力繼承并發揚龍舟文化,也贏得了用戶們的好感。
3.多維搶占用戶時間窗口,總有一款活動覆蓋到你
其實上面的描述估計已經讓很多小伙伴眼花繚亂了,就一個端午節,竟然玩出了這么多的花樣來。但是啊,華美針對端午節做的營銷活動遠遠不止這些,多 平臺多活動的去搶占用戶時間,確保自家的活動能覆蓋主流的目標受眾。
比如為了吸引年輕受眾的關注,華美推出了一鏡到底H5,通過插畫+動畫制作的表現形式,用可愛風帶出華美粽飄香的原材料特性,也朋友圈和社群也引發了一波轉發狂潮,大家感受一下這個畫風。
再比如在有粽來加薪的主題活動里面,華美仿造uber和小紅書的打法策劃了一起事件營銷,“霸道總裁”帶上華美“加薪”粽空降悅跑圈辦公室,派發端午福利,這樣的玩法目的大家也很容易猜到,為了俘獲一眾女性用戶的心。
更多的例子就不舉了,先生想跟大家探尋一下華美這一波騷操作背后的邏輯和動機。
在文章開頭提到,社會化媒體時代,用戶的時間極度分散和碎片化,你很難在單一的平臺上去meet到大部分你想覆蓋的用戶,最好的打法就是多維度全媒體全渠道的覆蓋,尤其是在重要的營銷時間節點上,這樣全面化的布局必不可少。
同時啊,也可以降低活動的傳播風險,營銷上我們也講究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如果大家把所有的資源都投入到單個營銷活動上,但是假如活動失敗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就得不償失了,因為營銷很多時候也非常看運氣,這種事情其實我們并不少見,企業辛辛苦苦策劃一個熱點事件,假如有高人氣明星的緋聞正好趕點曝光,那企業資源上的投入就都打水漂了。
思考總結
很多品牌都在尋找創新型的營銷方式,但是其實很多時候,最好的營銷方式可能就在我們的認知體系里。比如品牌聯合這個大家都很熟悉的營銷手段,卻在華美手里玩出了極致,充分利用流量平臺的優勢進行深度結合,針對不同的平臺探索出最適合的玩法,也能實現很好的品效合一的結果。這些都給了大家一個啟示:極致化最常規的營銷手段,往往也能取得出其不意的營銷效果。
同時隨著用戶時間越來越碎片化,多維度全媒體營銷也越來越重要,期待在單一平臺單個活動一炮打響的品牌玩法無異于在冒險,一套具備品牌邏輯的營銷組合拳還可以為企業分攤風險,營銷上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抗力其實挺多的,那要不然為什么合同上都總會加上這一條呢,大家說是吧。
病毒先生(ID:virussir),十大原創營銷自媒體,2017年度最具價值科技&營銷自媒體,全網粉絲數超百萬,全網原創文章總閱讀5億+。由知名營銷人劉濤先生主筆,精選分析最新最熱營銷案例,提供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領域深度獨家觀察。
劉濤,知名互聯網分析師,知名策劃人、社會化營銷專家、病毒營銷研究者,“基礎激活”理論倡導者,10年以上整合營銷傳播經驗,服務了包含騰訊、酷狗、屈臣氏在內的超百家知名企業,曾任職于兩家知名500強外企,具備豐富的甲乙方雙重實戰經驗。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