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殘暴了!又一品牌被罵上熱搜,結局令人深思......
人類生活在兩個世界,一個現實世界,一個是輿論世界。
多向度信息時代里,社會輿論的力量呈幾何倍增長速率,品牌往往借助一場恰如其分的social營銷就足以達成產生破圈級別的影響力;但同時,由于輿論的雙刃劍特性,一旦認知產生偏差,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也足以致命。
而好巧不巧的是,在一場真假李逵的輿論風波中,一個知名自媒體卻和一個國貨品牌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親密接觸,在鬧出一場天大的烏龍后,委屈巴巴的國貨品牌兩面針因禍得福,在巨量關注的加持下,一躍成為全場頂流。
二度躺槍
回形針事件引發的驚天烏龍
回到這一堪稱魔幻事件的起點,回形針是一切的導火索。
前兩天,B站UP主賽雷話金在視頻《不讓中國人吃海鮮背后真正的大瓜,今天我來統一告訴大家》中爆出,知名自媒體回形針與境外機構有所勾結。
并陸續甩出一連串證據,石錘回形針當前編輯在外網曾發布多條不正當言論,其中涉及GD、TD等問題;而一位前編輯更是在離職后直接加入了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其兄弟單位曾與731部隊存在著某種骯臟交易,其含義可想而知。
加上其本身就被無數網友詬病夾帶私貨,價值觀不正,在這一爆料之后B站迅速給回形針貼上了“該用戶存在較大爭議,請謹慎甄別其內容”的黃色標注,知乎則是直接給予其永久禁言封停。
看見苗頭不對,當天凌晨回形針迅速回應,表示涉事的兩名員工皆已離職,公司全員將集體反思重新改造培訓并主動停更;看似十分真誠,但在道歉聲明中卻把一切責任推給已離職的兩位編輯,作為一個擁有龐大粉絲群體的流量大V,不是其審核制度不健全便是價值觀存在偏差。
因此,共青團中央、央視新聞等一系列官媒直接發聲,放出既要抓間諜,又要抓“內奸”和“幕后金主”的狠話,大眾一致叫好,而回形針自然也就人人喊打。
甚至一邊道歉,還給爆料的UP主發出律師函,針對回形針這種兩面單刀,屁股又歪的陰陽怪氣嘴臉,網友們親切地將其稱為“兩面針”,也由此引發一場天大的烏龍。
國民牙膏品牌兩面針無辜躺槍,網絡上對來回形針“兩面針”行為的口誅筆伐在輿論力量的加持下迅速蔓延到了品牌身上,最終氣得兩面針不得不以改名來自證清白。
奈何網絡輿論鋪天蓋地地襲來,替回形針背負著莫須有罪名的兩面針也在一系列搞笑輿情公關中巧妙出圈。
在發現自己躺槍的第一時間,兩面針就連發三條微博喊冤,在呼吁大家不要笑話兩面針的同時還可憐巴巴地表示這已經是品牌第三次被誤傷了。
而當兩面針咬緊牙關,頂著壓力四處回復以圖證明自己清白的時候,大眾才恍然大悟發現自己罵錯了人,但憑借著憨憨直直的認真互動形象,不少人都被這個國貨品牌實力圈粉。
不少人表示為表歉意,立馬下單買牙膏;有人直接變成品牌科普小能手,進一步傳達兩面針源自廣西純國貨日化品牌的定位;甚至還有人建議和當地小吃螺螄粉有效結合,推出螺螄粉味牙膏的奇葩腦洞;更多人則是在調侃的口吻中變相安利這個可愛而又正直的品牌。
總結下來,兩面針真可謂是無辜躺槍再遭難,但福兮禍之所伏,當誤解消除,負面輿論悉數轉化為正面公關,助力品牌躺贏全場。
輿情公關常態化
品牌營銷社會化
在大數據時代,每個個體便是一個發聲源,以自我為中心的自媒體信息成為主流,真真假假的輿論將成為社會的常態,而對品牌而言,面對這些真假難辨的言論,學會構建常態化的輿情公關機制至關重要。
其實早在這次回形針編輯發布不當言論之前,民族品牌兩面針就已經為回形針擋過一次槍,也說明回形針的價值觀問題早已不是新鮮事。
2020年初,憑借著對于新冠肺炎的硬核疫情科普視頻《關于新冠肺炎的一切》一夜爆紅,棲身粉絲百萬的科普大V,但在一期講述熱帶雨林消亡的視頻中卻因涉嫌辱華被多人詬病,而在2021年初網友細心發現,回形針某期視頻中在B站與YouTube的版本在中國地圖上存在差異,在油管上唯獨少了我國的臺灣地區。
從而引發網友們一種熱議,而關于回形針“兩面針”的稱呼也由此而生,在年初這場對回形針的聲討中就讓國貨品牌兩面針成功躺槍,堪稱今年第一大品牌冤案。
而憑借活潑機靈的回復與響應,公開喊冤樹立委屈形象,網感互動提升用戶好感度,兩面針在此前就有了應對此類危機公關的辦法,因而即便如今二次躺槍,在信手拈來的social營銷手法下,危機轉化為品牌發展的機遇,實在是絕!
而對比此前同樣是鬧烏龍的鐘薛高事件,二者對危機事件響應的差異直接導致了最終輿論流量的流量,至此也引出了另一個問題,面對輿情公關,品牌究竟應該怎么做才能絕地反擊,轉敗為勝。
首先,速度要及時。
互聯網的信息傳播速率有目共睹,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早已變成了上一秒發生的事,下一秒就路人皆知,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更是互聯網時代的一大特色,品牌的負面消息經過幾個小時的發酵就能形成極強的破壞力,因此相比鐘薛高超過24小時的姍姍來遲,兩面針及時回復及時止損的速度是品牌危機公關最為關鍵一環。
其次,形式要恰當。
雖然說嚴肅是品牌公關的常態,但不同輿論引發的不同狀況,更需要品牌學會用更為恰當的交流技巧與大眾有效溝通。
以兩面針的無辜躺槍來看,品牌本身作為弱勢的一方,最大的特點就被誤解了被冤枉了,因而在后續的品牌溝通中,兩面針以一種更為詼諧活潑的年輕網感成功樹立了一個委屈人設,加上事實的確如此,在輿論翻轉過后這一social十足的話題營銷玩法的確更能引起大眾的好奇心與趣味互動,進而在用戶心中留下屬于品牌的深深烙印。
公關、營銷界限開始模糊
公關,在品牌界多以危機公關的形式出現,與之對立的正面公關,早已與品牌營銷碰撞交融,不分彼此;而今,即便是危機公關,與營銷之間的界限也已經逐漸模糊。
以去年的“竇鵝冤”事件為例,騰訊狀告老干媽卻不曾想被虛假合同所騙,一場吃瓜群眾期待已久的大廠互撕戲碼最終淪為騰訊一個人的獨角戲,南山必勝客被兩個騙子騙走1642萬的故事更是成為了網友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而這場原本堪稱騰訊開年最大輿論風波的戲碼,卻在一場沙雕十足的公關下卻樹立了一個傻憨憨的企鵝形象,甚至出鬼畜視頻當場道歉,幽默氛圍下瞬間逆轉風評,成功俘獲一波大眾點贊。
而兩面針的這場背鍋躺槍的事件同樣如此,雖說是公關的,但在這場公關中卻充滿了品牌年輕化營銷的味道,在平息負面輿論的同時,甚至還借此讓產品銷量與品牌口碑達成了雙向增長,完美實現品效合一。
在公關、營銷界限極速模糊的當下,品牌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將營銷思維賦能于品牌公關,在公關中有效達成營銷目的,在營銷中完成公關維護,將二者的考量融為一體,或許才是面對信息時代輿論風向千變萬化的最有效手段。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