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人們開始主動“消費”科技了?
在近期果殼網2018創新沙龍上,果殼網CEO姬十三對“消費科技”這一趨勢,進行了主題演講。以下為現場演講實錄: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近兩、三年明顯感知到的一個趨勢,那就是科技正在成為這個時代最大的顯學。人們越來越多關注消費科技的概念,消費科技的元素,消費科技的內容。
科技公司、科技人物成為資本和媒體熱議話題
人們越來越多的在媒體和輿論圈去談論科技公司、科技人物,像貝索斯,像馬斯克;或者在國內,大家會提到騰訊、馬云、雷軍。過去,這些公司和人可能更多是在行業里為人所知,可今天卻成為大眾媒體的談論焦點,成為人們在任何場合都可能會談到的一個話題。
企業在線下體驗中廣泛應用前沿科技元素
與此同時,大量公司也開始用線下的科技元素與人們互動,比如無人零售,利用黑科技的方式,成為線下老百姓可以捕捉到的一個焦點。
大量的非傳統意義上的科技公司,都開始用科技的元素進行營銷,去講述他們的科技概念。這些都是因為人們開始關注科技、消費科技。
果殼在過去幾年一直在做類似的案例,比如去年天貓與果殼在中秋節聯合發起了一個活動,果殼將來自天貓網友的祝福和月餅一起帶上了三萬米的高空。
月餅本身代表了一種中秋祝福,這個事情和科技沒關聯。可是當我們讓月餅與熱氣球飛上三萬米高空,這就變成了一個科技事件。這是一個典型的把非科技元素包裝成科技元素的案例,并且成為了當時的一個討論熱點。
果殼非常擅長把一個科技點用更好的方式捕捉和表達出來。比如果殼和戴森無葉風扇合作的案例,果殼當時拿戴森的無葉風扇吹出了一個長達六米的巨型泡泡,證明了戴森風扇的風力穩定性極好。
在第二次實驗中,我們又做了進一步的創新。在密閉的房間里,我們放置了十臺戴森無葉風扇,在室內制造出龍卷風的效果,非常形象地表現出了戴森風扇帶來的整體空氣動力效果。
在果殼和松下合作的案例中,我們利用美拉德反應講述松下嵌入蒸烤一體機的蒸烤技術的優勢,其實這個概念本身是一個比較偏門的、小眾的化學概念,可它通過視頻講出來的時候,用戶是非常能夠接受這一點的。
所以說這些產品身上所帶有的科技或科學感和公眾之間是有距離的,可是通過一個形象的方式,我們就能把科技故事講好。
“消費科技”成為一種新時尚
消費科技內容和概念正在成為這個時代的一種新時尚,公眾越來越多地去談論科技話題,可能是通過去追蹤科技公司的動態,可能去微博或微信上關注科技達人,也有可能是去購買科技產品或融入科技相關的延伸領域等。
前段時間,我與美國麻省理工的一個科技史教授聊天,談到中美兩國的科普。從傳統意義上來講,美國的科普做得肯定比中國好,有非常多的科學家在第一線做科普。
可是我想說,其實中國有非常多特色是美國不太具備的,比如中國有幾百個科學、科技達人們活躍在微信、微博上,他們可能都有幾十萬到幾百萬的粉絲。
除了和粉絲進行大量互動外,當達人們去制作課程或者銷售產品的時候,粉絲們也會為他們買單。這些情況在歐美國家是很少發生的。所以科技達人在中國這個互聯網世界里所獲得的影響力在國際上都是非常特殊的。
“消費科技”背后的心理訴求
消費科技背后有一個強大的心理訴求,這一點中國其實跟國外也不太一樣,大家會看到歐美國家除了把科技當做顯學之外,還會有另外一面,人們開始反思科技,去思考科技所帶來的另外一面。
對于中國來說,科技正向影響更大。這可能也和國家很多年來一直引導的趨勢有關,中國人常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常常與正向的語句、詞匯一起出現。所以科技在人們的心中是一種非常積極的東西,代表著正能量。
如今,國人越來越相信科技,對科技所持的樂觀態度,其實是很多國家所不具備的,人們相信科技的驅動能帶來一切正面的效果,相信科技的背書,愿意為自己貼上科學的標簽。這種趨勢在中文環境里面比英文世界更加的顯著,每個人都喜歡標榜自己是科學達人、科技達人。
科學從小眾走向大眾
八年前,果殼剛成立的時候,我和朋友們在杭州的一個酒吧聊天,聊關于科幻、科技的內容。當時我突發感慨,在酒吧里聊量子力學好像特別奇怪,感覺和周圍格格不入。離開的時候我們還在說,什么時候科學能夠真正流行起來,能夠像音樂、電影一樣成為一種流行品。
今天我覺得整個社會對科技的態度已經不一樣了,比如到酒吧里,你會看到大家都在聊各種科技內容,比如區塊鏈,比如量子力學。
創業這八年里,科學傳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至少科學元素它流行起來了,這一點,科學已經從小眾走向了大眾。
“科學+”跨界合作成為新潮流
果殼越來越多地被邀請參與各種跨界事件,我們也更主動去和藝術家、音樂界進行合作。今年7月,我們將與亞朵在杭州開一家科學主題酒店,在上海和保利開一間科學圖書館。
我們發現科學元素和各個領域都能夠發生交融,而科學又那么獨特,它可以跟任何領域交融到一起,而顯得毫不違和。
果殼網正在進行“內容升級”,成為大眾連接科技第一品牌
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果殼內部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內容升級。過去,大家一直說果殼是一家細分領域的公司,可是在科學越來越成為全民產物的今天,我們正在做一個新的愿景和定位,我們希望果殼能夠成為大眾連接科技的第一品牌。
過去,當我們提到科技媒體或科技內容的時候,大家可能更多想到的是行業媒體。現在,行業里面有非常多的科技媒體,內容更適合給業內人士看。
今天,大家到三里屯隨便抓一個人,問他所關心的科技是什么,相信大多數人會更關心生活中的科技產品如何運用,怎么消費。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