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入食“智商稅”背后:16年申報路和數億研發(fā)費
作者|Andy
編輯|Jesse
近年來,國內各種消費新品牌層出不窮,比如創(chuàng)新美妝產品的完美日記,以及主打低糖低脂的元氣森林,同時,老品牌也不斷推陳出新,比如升級為國潮品牌的中國李寧,以及推出0油炸健康面的今麥郎等等。
這些品牌有一個共同點,即它們都是在質疑中誕生,在關注中摸索前進,但因為緊緊抓住消費升級和健康生活理念的風口,最終成功敲開市場的大門。
這讓「潮汐商業(yè)評論」想起正在關注的另一個有意思的新產業(yè)——玻尿酸食品,也正遇到自己的“爭議期”。
圖/網絡
自今年1月玻尿酸入食獲衛(wèi)健委批準后,該市場迎來小規(guī)模爆發(fā)。玻尿酸入食推動者華熙生物率先推出首個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和首款玻尿酸飲用水“水肌泉”;期間,WonderLab、漢口二廠等新銳品牌也陸續(xù)推出玻尿酸軟糖、可可粉、酸奶、血橙飲等飲食產品。
玻尿酸食品飲料加速走向消費者之際,也引發(fā)了“智商稅”爭議,玻尿酸入食以后有效么?食品安全性怎么保證?一瓶加了玻尿酸的水價格是普通水的三四倍,又是否合理?
圖/網絡
“智商稅”爭議年年有,作為持續(xù)關注大消費領域的媒體,我們認為辨別是否為智商稅,主要看兩點:一是產品,二是企業(yè)。那么,讓我們以玻尿酸入食推動者華熙生物這家企業(yè)以及其推動玻尿酸入食的歷史為切入點,看下玻尿酸食品是否物有所值?從政策批準到市場廣泛認可,還需走哪些路?
從無到有,走了16年
在玻尿酸領域,華熙生物是拓荒者,也是引路人。20多年前,現(xiàn)任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偶然間認識了郭學平等一眾山東生物藥物研究院的科研人員。
交談之中,郭學平不經意間說出的"一個玻尿酸分子能鎖住1000個水分子",卻被趙燕牢牢捕捉到其中的商機,學生物出身的趙燕認為,人的皮膚問題,主要是水油不平衡所致,那么,能鎖住水分子的玻尿酸將大有用處。因此,即使彼時玻尿酸仍處于“開荒”的狀態(tài),趙燕依舊決定全身心投入這個行業(yè),這才有了后來的華熙生物。
圖/網絡
從摸索玻尿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到實現(xiàn)核心技術創(chuàng)新和提高產業(yè)化水平,華熙生物推動國產玻尿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這個故事不少人已經有所耳聞。
華熙生物還有另一個故事,那就是推動國內玻尿酸入食從無到有,這個新賽道,華熙生物已經提前跑了16年。
2003年,華熙生物給日本、美國等國家供應食品級透明質酸原料。同時,他們也注意到,因為國內缺乏相關產業(yè),不少消費者只能費時費力地進行代購。
有市場有需求,為什么不能自己做?更何況,玻尿酸入食與華熙生物“用技術改變生活”的初心不謀而合——為人類帶來健康、美麗、快樂的生命新體驗。
2004年后,華熙生物便在國內啟動玻尿酸作為食品添加的申報工作,這一申報就堅持16年,并且其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精力。
這其中,無鮮花掌聲,卻遍布荊棘坎坷,每一點進展都得來不易。
圖/網絡
首先,要解決生產難題。玻尿酸入食殊為不易,從外涂到內服,對生產工藝和技術都提出不同挑戰(zhàn);其次,是解決審批難題,國家關于食品原料添加的政策相當嚴格,要想成為食品添加原料,需要提供毒理檢測,這也就意味著,要驗證玻尿酸食品添加的常用量、極量、中毒量和安全范圍,也耗時久遠。
自成立以來,華熙生物一直都非常重視研發(fā),以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兩個研究”)為核心的研發(fā)工作已持續(xù)了20多年之久。
2011年,在現(xiàn)任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郭學平的帶領下,華熙生物全球首創(chuàng)的“酶切法”誕生了,這是繼郭學平實現(xiàn)微生物發(fā)酵法生產玻尿酸后的又一次技術革命。該方法可以規(guī)模化生產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包括低分子和寡聚透明質酸),極大地擴展了玻尿酸的應用場景,為包括玻尿酸食品在內的新興市場的發(fā)展提供了可能性。
同時,華熙生物一直積極探索產學研合作,與清華大學、江南大學、山東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yè)生物技術研究所等國內外眾多的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深度的戰(zhàn)略合作,其中就包括口服玻尿酸的相關科學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在此基礎上,匯合權威機構的科研結論,進一步揭開玻尿酸入食的“蒙面紗”,為玻尿酸入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科學背書:
大分子量的玻尿酸可以通過腸道中微生物降解成為分子量更小的寡聚玻尿酸,分子量在一萬以下。這樣分子量的玻尿酸,可以進一步轉移到血液和淋巴中。——日本北海道大學在2020年發(fā)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關于口服透明質酸向淋巴系統(tǒng)和血液中的轉移研究
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質酸(玻尿酸)成分可以進行混合添加,而液體類的透明質酸保健產品吸收效果通常會好于其他形式的產品。——2020年沙利文報告
小分子量的玻尿酸在服用后人體吸收效果更佳。——2020年沙利文報告
大分子量的玻尿酸產品可以用于修復胃粘膜,通常其分子量在 1000kDa 左右。由于大分子量的玻尿酸成分粘稠度高,因此可以在胃壁上形成保護膜,同時因為分解速度慢所以效果發(fā)揮時間更長。——2020年沙利文報告
口服玻尿酸可增加皮膚彈性。試驗者持續(xù)服用6個月之后,皮膚總彈性上升7%。——歐洲的A&G實驗室對華熙生物的食品級玻尿酸原料HAPLEXPlus的研究
玻尿酸能夠增加皮膚水份,且具有抗氧化功效。實驗對象口服玻尿酸之后皮膚水分含量增加9%,比未服用者有明顯提高。——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由玻尿酸老大華熙生物(688363.SH)生產的食品級玻尿酸原料HAPLEXPlus進行試驗
2017年,華熙生物與美國哈佛醫(yī)學院胃腸粘膜研究中心合作“到底在體內是怎么發(fā)揮作用的,代謝路徑是怎么樣的”,證明了口服不同分子量段的透明質酸對胃腸道的改善作用。
在眼健康方面,口服透明質酸能夠緩解干眼癥。2019年韓國的幾個科學家進行了口服玻尿酸緩解干眼癥的臨床研究,將單獨使用玻尿酸滴眼液以及用玻尿酸滴眼液同時口服玻尿酸進行了臨床研究比較。實驗發(fā)現(xiàn),口服玻尿酸加滴眼液玻尿酸一起使用時使得癥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這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結果。
在骨關節(jié)發(fā)面發(fā)揮抗炎作用。相關研究顯示,口服大分子的透明質酸與腸道上皮細胞的TLR4結合,然后促進白介素10以及細胞因子表達,并抑制多效生長因子表達,從而起到抗關節(jié)炎的作用。國際上還有很多研究表明,口服玻尿酸對骨關節(jié)炎患者癥狀及軟骨代謝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圖/網絡
回望歷史,華熙生物在生物科技領域已深耕20余年,拋開每年的億元研發(fā)費用不說,考慮到生物技術是個不斷迭代的過程,這種迭代背后的成本投入和價值積累是無法直接衡量和比較的。就以“酶切法”為例,如果不是華熙生物自主研發(fā),而是外購此技術,公司需要付出的成本就不是幾億的問題了,這就是內源性研發(fā)成果的價值。
在大量的研究證明和科研進展基礎上,玻尿酸入食的申報之路也逐漸走向光明。
2021年1月,國家衛(wèi)健委正式批準通過了由華熙生物申報的透明質酸鈉為新食品原料的請求,準許在普通食品中添加使用,這是繼2008年,原國家衛(wèi)生部批準透明質酸鈉作為一種新資源食品用于保健食品后的又一個里程碑,玻尿酸食品終于迎來“國產時代”,像“水肌泉”這樣的玻尿酸飲用水新品類,為消費者提供了全新的消費選擇和生活體驗。
圖/網絡
從有到大,還要走哪些路?
玻尿酸入食獲批一事意義重大。對于消費者而言,是滿足了他們對于透明質酸食品的消費需求。
而在業(yè)內人士來看,這不僅意味著中國將拿回玻尿酸食品的龐大消費市場,還將帶動功能性食品的新增長,推動產業(yè)進步與升級。
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Frost&Sullivan的研究顯示,2020年,全球食品級透明質酸終端產品市場預計達到約3.7億美金,2020年至2025年期間預計年平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9%。該市場預計在2025年將達到約5.0億美金,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但是,玻尿酸入食從“政府批準”到“市場認可”,顯然還有一段距離。拿最典型的新興產業(yè)新能源汽車類比,從大眾質疑到銷量火爆,政策支持、媒體關注、市場檢驗這幾個步驟,缺一不可。
再反觀玻尿酸入食,恐怕也是如此,民以食為天,吃喝的東西很重要,不能有一絲馬虎,這也是政策推動謹慎,華熙生物多年申報的主要原因;而從吃飽到吃好,生活方式的轉變和升級是一個過程,認知和體驗都需要用心重新建立;同時一段時期的市場競爭和市場檢驗也不可或缺,唯有此才能不斷推動企業(yè)間爭相提升產品體驗,讓消費者真正獲益,以上哪一步都不是朝夕之事。
那么,從衛(wèi)健委批準到消費者“喜聞樂見”,玻尿酸入食還要走哪些路?
在「潮汐商業(yè)評論」看來,起碼還有三個方面。
一是大眾科普,從目前沸沸揚揚的“智商稅”之爭就可以看出,因為技術專業(yè)壁壘和發(fā)展時間關系,普羅大眾對于玻尿酸入食一事疑惑猶存,仍需要行業(yè)、企業(yè)、媒體共同努力,付出足夠的耐心和精力,讓更多人客觀、理性地認識功能性食品的作用,讓消費者消費得明明白白。這方面,有能力的大企業(yè)要多出來做相關的工作。
二是技術研發(fā),只有持續(xù)研究、突破技術,產品面對消費者時才能站得住腳,立得住言。據了解,華熙生物正在協(xié)同其他機構和高校共同成立研究課題,比如展開關于口服玻尿酸對干眼癥和骨關節(jié)健康的改善等多方面的研究,進一步揭秘玻尿酸入食的“真相”,與此同時,基于“酶切法”繼續(xù)研究不同分子量段玻尿酸對人體的影響與作用,以推出更多安全、有效、體驗好的口服玻尿酸產品。
三是行業(yè)標準,需要規(guī)范化行業(yè)標準的不僅是玻尿酸食品,甚至是整個功能性食品。目前,中國食品發(fā)酵工業(yè)研究院表示,華熙生物正在聯(lián)合他們共同推動行業(yè)規(guī)范標準的建立,以此來保障以玻尿酸為代表的生物活性物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安全有效應用。
圖/網絡
綜上不難發(fā)現(xiàn),只是抱著一時“腦熱”,或者心懷其他目的的入局者,恐難承受技術創(chuàng)新突破和前期市場教育的巨額投入。最后能推動市場成長發(fā)展的,只會是那些有持續(xù)創(chuàng)新能力和盈利能力,并做好長期投入和長遠布局的企業(yè),而給這些長跑者戴上“收割智商稅”的帽子,未免有些操之過急。
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盛行的當下,新事物的發(fā)展總是前景光明、道路曲折。在筆者看來,市場對于玻尿酸入食一事爭議的意義,不在于為了反對而反對,而是希望真理越辯越明晰。不管是媒體還是用戶,爭議說明關注,能倒逼行業(yè)升級、標準透明。如果玻尿酸食品行業(yè)能健康、規(guī)范地發(fā)展,對于消費者和企業(yè)而言,都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在這之前,創(chuàng)新值得給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勵。
圖/網絡
但同時,我們雖歡迎質疑,卻也想說談愛恨之前要先了解。而作為打頭陣的企業(yè),也要耐得住寂寞,走一段扎實的拓荒路。
小米創(chuàng)始人雷軍曾提到公司要“志存高遠并腳踏實地”。如今看來,這正是對華熙生物16年推動玻尿酸入食之路的真實寫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