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5......聚劃算畢業季營銷,一秒破防!
“不會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年輕著”。
一年一季的夏蟬之鳴,鳳凰花開,預示著高考的落幕,大學很快就要迎來一批新的面孔。而新人的到來,也意味著舊人的離開。
當畢業答辯轟轟烈烈地進行,畢業大典華麗的落幕,大學生涯即將劃上圓圈,這群稚嫩的面孔又要登上另一個嶄新的舞臺。
畢業既是對一段旅程的不舍,也有著對踏入新一段未知旅程的擔憂。
在這種矛盾復雜的情緒之下,聚劃算打造了一場畢業企劃,發布了一支“劃算不畢業”的創意TVC,從大學生活中的細節入手,借用與畢業生朝夕相處了4年的物品為畢業生送上祝福,通過“畢業,從來不是一場告別”來鼓勵他們大膽出發。
一、以小見大切入畢業生視角,用“初心”傳遞離別祝福
作為占領了“流量+年輕人群”兩大優勢的畢業季,已經成為了許多品牌做年輕化營銷的“兵家必爭之地”。
說到畢業季,很多品牌都會大同小異的“致敬青春”,用煽情的話語與畫面來取得與年輕人的情感共鳴。
但比起作為“結束語”,畢業季其實更像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句”,不單有著總結四年的意義,也有著開啟人生下半場,真正步入社會的意義。
所以聚劃算畢業季短片在開頭就用了一句話安撫了人的離別情緒:畢業,從來不是一場告別,那些祝福,其實都藏在最開始的那一天。
在內容上,聚劃算選擇了用陪伴著同學四年大學生活的小物件,來承載與呈現畢業生大學的回憶,比如:
陪你載過愛情的自行車
陪你唱過滾燙青春的電熱鍋
為你劃破過黑暗的燈
陪你1424個夜晚的床
見過你傷痕的鼓
教會你不放棄的球場
為你創造可能的樹
陪你勇往直前過的行李箱
這些都是大學校園生活中最為普通平凡的一角,在朝夕相處間觸手可及,可恰恰在這些朝夕的相處讓最普通的物件成為了畢業時最珍貴的回憶。
通過8個場景、8件物品再加上8句祝福,既以小見大地還原了畢業生的校園生活,讓人留意到了生活片段的意義與價值,意識到原來大學生的點點滴滴都有著這些物品的見證與陪伴,并給予自己力量,而在未來這些物品與經歷也會持續性地給自己的人生帶去支持。
而8句文案,融入了生活的經歷,也真摯而又有力量傳遞出對畢業生的祝福。
在鏡頭表達上,聚劃算采用了倒敘的敘事手法,通過從畢業那一刻到初入校園的倒放鏡頭回過去,帶領觀眾進行了一場時間穿越。既系統性加故事性地敘述了大學四年的生活,使短片具有“人情味”。
同時以回顧的視角,也對“不忘初心”的信念完成了一次精神回想,以開始的祝福作為離別時的祝福,讓畢業生能夠在未來的道路像買進大學第一步的時候一樣堅定。
除此之外,聚劃算還邀請了馮提莫延長《送別》作為BGM,讓過去的回憶與當下的情緒來了場“大融合”,帶動了畢業生的情緒,也緩緩引出了此次畢業季的主題“劃算不畢業”。
在片尾部分,更有劉濤、鄧亞萍、劉璇、薛明一眾明星的祝福加持,通過名人的影響力,真摯地為廣大畢業生們送上祝福與期許。
二、打造熱點事件擴大聲量,推出畢業生補貼實現“祝福”落地
除了帶來感動外,畢業季的營銷不僅僅只有過去的回憶,而是應該關心年輕人即將面對從學生到職場人、從校園到社會身份變化的期待與焦慮,與年輕人站在一起去洞察校園外對于他們而言的變化,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與面對未來,強化品牌與消費者的“陣營”關系。
所以聚劃算從社會思考的角度出發,不僅僅把視角放在校園,更是看向外面的世界,以“劃算不畢業”的主題,把品牌廣告變成了一個社會化議題,講述著畢業生發生的事,也讓更多人關心到這個問題,幫助畢業生過渡到社會中,實現由內而外,從短片中激發情感,也落地到現實中真真切切地給予畢業生幫助與力量。
所以聚劃算不僅讓畢業話題向前看,更是在站內為畢業生打造了高校補貼專場。以豐富的品類和優惠的價格,將“劃算不畢業”的理念實現具象化的落地,幫助畢業生的踏入社會在物質上的準備工作。
而且在畢業生專場中,每件商品都會附上一段畢業寄語,“繼續前行吧”,讓畢業生在商品中得到的不僅僅是更劃算的價格的實惠,還從商品這一載體中感受到了對價值生活的期待。
在站外,為了讓人們在社會層面更多的關注到畢業生心態的轉變,以及給予他們鼓勵,聚劃算聯合廣西民族大學打造了一個尋人啟事。
聚劃算先是在線上發起了#畢業季尋人啟事#的線索型話題,以懸念海報引入,制造話題聲量,吸引網友圍觀。緊接著,在線下廣西民族大學校園貼滿了《尋人啟事》,并且邀請了同學們平常最常接觸的校職工,門衛、樓媽、老師、飯堂阿姨……為畢業生送去九份特殊的畢業禮物,既是最實用的物品也承載著校園對同學們未來路的祝福。
另外,在傳播層面,聚劃算更是邀請了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6所高校聯合發聲,以及新華網、中國青年報、三聯生活等官方媒體進行報道,既融入了畢業生的真實生活,也引起了社會層面的關注。
從線上視頻的情緒發酵,到聯手畢業生的大學打造落地祝福活動,最后在站內實現補貼營銷閉環,品牌不僅僅只是在“回憶錄”中煽動情緒,突破了常規畢業季思維,圍繞“劃算不畢業”這一主題,在心靈到商品福利層面,真真切切地為畢業生著想。
三、傳遞“每一天都值得”品牌主張,實現年輕化進階
有年輕人的地方,就意味著有市場的未來。品牌進入他們的社會語境,不僅僅能讓品牌實現年輕人化傳播,更是擁有了最大的消費群體,意味著品牌能夠收獲源源不斷的活力。
所以了解年輕人成為了品牌溝通的第一步:
這一屆的畢業生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00后開始走出社會,越來越多的Z世代群體登上社會舞臺,他們在感性之余也對廣告有了更多的理性態度,在消費層面是感性與理性共存的群體,所以企圖通過單方面的感性訴求獲取他們對品牌的忠誠度已經行不通了。
聚劃算意識到了群體特點的變化,關注到了畢業生除了離開校園之外,還有著轉化到職場人的情緒焦慮,針對這一痛點,“劃算不畢業”既是從社會角度給予到他們關懷,更是通過補貼專場滿足他們的理性需求。
其次在品牌層面的價值主張與延續是品牌走向年輕人的第二步:
在4月份的時候,聚劃算進行了全新的品牌升級——每一天都值得,在貨品與品牌層面賦予了雙重“值得”的內涵。每一天的“值得”不僅僅是商品價值的優惠,更是一種有價值意義的生活方式,傳遞一個非工具型而是有故事有溫度的品牌形象。在品牌層面,關注到年輕人的情感所需,并借助節點傳遞出年輕人所關心的價值內容。
比如,在愚人節聯合易立競向大眾發問,關于愛情婚姻、性別標簽、兒童教育、代際沖突、網絡世界、綠色環保等6個社會問題;還有這次畢業季為年輕人發聲,讓社會看到他們的困境。
通過這樣持續性的品牌建設,讓聚劃算成為了具有年輕化底色的品牌,完成真正的品牌年輕化進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