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上市,又雙叒叕流產了?
一覺醒來,又變天了,有消息稱,中國播客平臺喜馬拉雅、中國健身應用Keep等平臺已于最近幾周取消了赴美IPO計劃。
對于屢傳上市又屢次否認的喜馬拉雅來說,上市之路還真是不容易,據業內人士透露,證監會對赴境外上市公司加強把關,或導致海外上市公司面臨更高的門檻。
今年5月1日,喜馬拉雅正式向SEO遞交IPO申請,擬赴美掛牌上市。
對于常年虧損,血流不止的喜馬拉雅來說,營收數據雖然并不理想,但可以在增長率上做一番文章,2021年Q1營收為11.6億元,同比增長超65%,MAU從2018年的7300萬增長到2021年的2.5億,增長超過3倍。
看似走勢良好的增長率背后,是喜馬拉雅的三重難題,盈利難題,流量難題,內容難題。
從盈利上看,喜馬拉雅已經持續三年虧損,從2018到2021年 凈虧損分別為7.72億元、7.60億元和5.95億元 ,累計虧損達到23.56億,從上文提到的增長率來看,喜馬拉雅的增長率跑不贏虧損,雖然虧損呈現收窄的趨勢,但如果想要覆蓋虧損,樂觀估計還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所以IPO成為了目前的最佳選項,喜馬拉雅這位音頻賽道的頭號玩家急需外部資金回血!
從流量上看,互聯網獲客難度加大,喜馬拉雅的營銷費用持續加碼, 從2018年到2020年,喜馬拉雅的銷售和市場費用分別達9.4億、12億和17億,可以理解為用戶數量的增長來源于燒錢,上文提到的MAU增長的基石是巨額的成本投資,但根據公開數據, 從2019年Q1到今年Q1,喜馬拉雅的付費用戶數從320萬增長到1390萬,整體付費率從 4.3%提升到了13.3% ,付費率的增長并不高,說明投資回報率不高,按照目前的商業模式運轉,喜馬拉雅還需要持續燒錢!
從內容上看,喜馬拉雅為了維系用戶留存,必須要不斷的擴大內容品類,在版權成本日益高漲,競爭對手四面環繞的情況下,成本只會越來越貴!并且騰訊、字節跳動都是不差錢的主,能夠從各個細分維度蠶食音頻市場,喜馬拉雅有點危險!
如今,喜馬拉雅取消赴美IPO,且中國對中概股海外上市帶來的數據安全風險和境外監管約束日益重視,喜馬拉雅如何求變求生,我們拭目以待。
主筆 | 白小白
編輯 | 四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