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的吳亦凡,與忍不了的品牌
昨天,吳亦凡被曝誘騙年輕女性發生關系,整個輿論場再次炸開了鍋。
#吳亦凡都美竹#事件在7月18日發展到高潮,都美竹接受采訪時透露包括她在內還有多位年輕女性受到吳亦凡侵害,其中還包括2名未成年少女。
除了情感道德層面的糾紛,根據都美竹的一系列爆料,吳亦凡通過各種方式誘騙年輕女性發生關系,這種行為已經涉及嚴重的違法犯罪,這不再是普通意義上的吃瓜娛樂事件,而是上升到社會事件。
在長時間的沉默之后,吳亦凡及其工作室在今天上午8點左右發布了聲明,否認都美竹對其的爆料,稱已啟動法律追責程序并完成報案工作。
公眾注意到沒有公章,認為這反而是吳亦凡心虛的表現。
大量網民聲討之余,那些與吳亦凡合作的品牌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截至6月底,有15家品牌與吳亦凡有代言合作關系。
在事件曝出之后,截止發稿前,云聽、韓束、良品鋪子、立白、華帝、得寶、滋源、康師傅冰紅茶、騰訊視頻共9家品牌陸續宣布與吳亦凡終止合作。
此外,蘭蔻與王者榮耀稱與吳亦凡的合約已于6月底到期;樂堡啤酒與保時捷兩家品牌已經隱藏了官宣吳亦凡代言的微博。
目前還未回應的有路易威登、寶格麗兩家品牌(不代表品牌立場,以后續更新為準)。
值得一提的是,韓束作為第一個與吳亦凡解約的品牌,收獲了一批好感度,原本每天只有幾十個人看的直播間在昨晚突然沖進去了幾十萬人,半夜累計已經有300+萬人看,299元的產品在直播間競拍到1200元,當晚主播也沒有預料到如此大的流量。
在韓束的解約聲明下,網友也是清一色表示支持的評論,這次解約對韓束來說反而是一場出圈的營銷。
但這樣的例子是極少的,代言人被爆出丑聞,普通人吃瓜討論之余,對于被代言品牌來說是莫須有的黑天鵝事件,這考驗著一個品牌的應對能力。
目前未正面回應的兩個品牌路易威登和寶格麗,均是國外奢侈品品牌,這類跨國企業在遇到此類情況時,面臨工作時差或溝通鏈路較長的問題,處理緊急情況時是比較滯后的。
盡管目前事情真相不得而知,但在輿論的漩渦中品牌的時間是有限的,還未發表聲明的路易威登為例,在事件爆發后,其官方先是設置了吳亦凡代言微博的權限,之后又把權限設置為了公開,這就避免不了網民們對其“陰陽怪氣”。
互聯網降低了明星的門檻,一個個“流量體”在資本眼里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強大的流量之下,藝人的每一個細節都會被無限放大拿來討論,更何況是吳亦凡的此類惡性事件。
品牌與代言人之間存在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捆綁關系。但二者之間始終是品牌為明星買單,明星收代言費為品牌站臺宣傳。所以對于品牌來說,及時止損、適當閉麥、合理降低曝光并不是不可理解和接受的公關策略。
成也代言,敗也代言,品牌與代言人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互相選擇,互相監督,并且做好應對一切黑天鵝事件的心理準備。
在開放自由的互聯網環境下,是形形色色的信息和內容,人們用這些信息來填補閑暇時間,圖個樂,但同時要警惕社會事件娛樂化,輿論場為很多事件提供了發聲的機會,涉及法律問題和公共利益需要大眾更嚴肅的對待。
作為普通大眾,在聲討正義的同時也要保持理性,等待事件真相最終浮出水面。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