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種草還是種韭菜?
哈嘍大家好,我是宇宙第二反套路、防忽悠、揭秘商業和資本真相的鐮刀粉碎機柴妹~
在互聯網界,如果說虎撲是直男的精神樂園、知乎是分享你剛編的故事,那么小紅書就是大型廣告投放基地。
進入小紅書,你會看到一大堆“炫富”筆記。
二十多歲的年輕車主們,在這里分享自己的生日禮物勞斯萊斯。
全球豪車千千萬,小紅書筆記占一大半。
名牌包包、珠寶豪宅、米其林餐廳...
這些人在小紅書上不遺余力凹自己的土豪屬性,并輔以“努力”的勵志故事,圈走大量粉絲。
但他們的共通點不是“富”,是“創業”。
賣什么呢?
不是出現在他們筆記中的各種名牌包包,也不是貴婦化妝品,更不是豪車,而是一切你叫不上名字的品牌。
比如“能放在XX車后備箱的嬰兒車”。
再比如評論區曬出的各種穿搭同款...
對這些“富豪”來說,裝“富”是讓他們變富的途徑。
而變富的來源,就是粉絲。
當然,除了這些“不缺錢土豪”的A面之外,小紅書還有“貧窮女孩”的B面。
“百元內軍訓好物”;
“貧民窟學生黨平價化妝品”;
各種平價好物的種草筆記,讓小紅書成了貧民窟女孩幸福的沃土,處處彰顯人性的光輝和生活的智慧。
但種草一時爽,踩雷火葬場。
柴妹前兩天剛看過一個小紅書拔草日記,這位美妝博主特意寫了一篇文章,來祭奠自己在小紅書上踩過的坑。
種草筆記中防水不暈染的眼線筆;
真人一上手,好家伙,保持時間只有半小時。
大家一起算算,一天24小時,出門上班9小時,這其中有多少個30分鐘?需要補多少次妝?
答案在評論區告訴柴妹。
種草筆記中清透遮瑕力很強的粉底;
真人一上手,又干澀又卡粉還搓泥...
這里的圖片咱就不放了
號稱“眼下一滴淚,天上一顆星”,被無數人種草的液體眼影;
涂上后出門,朋友發出一句來自靈魂的疑問:
為什么你的眼屎會發光?
(@黑白黃姐妹)
自帶PS功能,上眼流光感,稱霸高光圈,火爆半個小紅書的美瞳;
好像有自己的想法,總是讓人不知道眼神在看哪兒...
(@han子LN)
除了這些美妝之外,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
比如這些博主都在推薦的足貼。
這玩意兒柴妹真是深有體會。
之前柴妹的母上大人就在小紅書上被種草了一種足貼,據說可以去濕氣還能減肥。
第一次使用時,母上大人看著足貼里冒出來的黑色不明物心滿意足的笑了,以為這就是體內的“臟東西”。
(@夏夏)
可這里的黑色,實際上是足貼里的碳粉和竹蠟在接觸空氣后氧化所形成的油脂,壓根兒就跟體內的濕氣沒關系。
最后在柴妹的強硬態度下,母上大人“含淚”卸載了小紅書。
更離奇的是,在小紅書上,一支開塞露,走遍天下都不怕。
據說這玩意兒不僅能軟化大便,刺激腸壁,還能用來擦臉,去頸紋,配上粗鹽還能去屁股黑...?
一瓶農夫山泉礦泉水,就能細膩毛孔、修復痘痘、淡化痘印...?
自制一碗綠豆面膜,祛痘、美白、清潔、控油都不在話下...?
下面這位壯士更強悍,一杯自制山楂水,排出19斤宿便,簡直挑戰人類極限,吉尼斯世界紀錄都要甘拜下風。
......
在小紅書,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大家做不到的。
減肥、增高、美白、防脫...這里種草的每一款產品,都是挑戰現代醫學、拓寬人體邊界的“神器”。
說到這里,小紅書的驕傲已經盡數體現了。
什么躺著瘦都low爆了。
人家一根頭繩就能瘦,還兼顧祛痘和消炎。
最離譜的是,評論區一片叫好,并對此深信不疑。
柴妹:???
我懂了...又好像沒懂...
作為內容社區,小紅書的種草經濟不可避免會產生虛假成分。
之前CCTV13曾報道過電商評論造假。
有接受采訪的消費者表示,她看到人家推薦被種草,但自己購買之后發現很多實物和宣傳差別很大。
同樣是在評論區交流,你卻根本不知道那些人所謂的“好”究竟是真的好還是收錢刷單。
當時央視記者多次撥打小紅書的客服熱線,均無人接聽。
撥打豬八戒網客服熱線,對方表示接到舉報后工作人員會處理相關訂單,但不會將結果反饋給舉報人。
一些廣告以“種草”著稱,以意見領袖為測評者,最后將測評結果轉化為網絡軟文,推廣自己簽約銷售的商品。
這種“測評+銷售”模式,換種說法,就是網絡廣告。
除了“種草”,所謂的穿搭,也顯得高度同質化。
打開小紅書,你會看到千千萬萬個“歐陽娜娜”。
這就是互聯網時代的魔幻。
當然,市面上給廣告做溫床的平臺很多,但以“種草”吸引用戶的小紅書,摻雜太多虛假,就顯得有那么點...
懂的都懂。
前段時間,小紅書赴美上市計劃半路腰斬。
雖然有部分因素是迎合監管趨勢,但成立八年的小紅書,自身“煩惱”也不少。
有一個最直觀的看法。
小紅書為了盈利和公司價值,開拓了電商渠道,并以“左手內容,右手電商”模式同時獲得阿里和騰訊的投資。
但用戶上小紅書的目的,是“看”,而不是“買”。
縱觀國內的電商購物平臺,它們從一開始就是從內容到轉化,定位一直都是“買”。
小紅書雖然是種草類型平臺的佼佼者,但小紅書并不能促成直接交易。
也就是說,無論小紅書的流量有多大,那也是中看不中用的流量,沒辦法直接轉化成“錢”。
這或許就是小紅書成立八年、經常傳出上市新聞卻始終沒有成功上市的原因之一。
雖然大家都有做內容,但內容的定位導致用戶的行為不一。
小紅書深知自身弱點,所以一直在尋求補救。
2019年底,小紅書宣布入局直播。
但直播行業強敵林立,淘寶、快手、抖音、B站......
小紅書如何在這些平臺的擠壓下,分一杯羹呢?
2020年初,小紅書上線創作者中心,對創作者提高門檻。
但是做內容社區,創作者接廣告幾乎是沒辦法避免的事情。
畢竟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隨便找幾張圖片放小紅書,說幾句好用!買它!
再花幾塊錢雇人刷一些好評,風向就起來了。
再說回到小紅書不盡人意的商業化道路上來,如果小紅書沒辦法證明自己的變現能力,那么投資者還怎么相信它?
資本喜歡流量、相信網紅效應。
但資本不喜歡無用的流量和無法變現的網紅效應。
想讓人改觀,小紅書目前做的還遠遠不夠。
像小紅書這樣的內容社區,有很多前車之鑒。
比如天涯、比如虎撲...
它們在沒找到正確道路前,都沉寂在上市之前。
而小紅書,想單憑所謂的“種草”,能走出內容社區的另一條路嗎?
啥也不說了,柴妹要學那些“土豪”,去搬磚了。
主筆 | 小陸
編輯 | 四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