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一跳!可口可樂喝出芬達,還獲得7座戛納大獎
作者:易生,首發:廣告線人
時至今日,同性戀依然是個敏感的話題,
世界各地充斥著對同性戀的非議。
即便如此,仍然不斷有人挺身而出,
為他們的身份與權利作斗爭。
除了LGBT群體之外,
還有一些企業與組織,
可口可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巴西,有一句形容同性戀的說法,
“那個可樂其實是芬達。"
很多年以來,不斷有人用這個說法來取笑同性戀。這句話讓同性戀群體身心疲憊,也讓仇恨越來越深。因此,可口可樂應運推出了一款限量版罐裝飲料。
在2017年“國際LGBT驕傲節”,
可口可樂發起一場名為“這個可樂其實是芬達,那又如何?”的活動。
真的把芬達裝進了可樂罐。
這場活動引起強烈的反響。
人們制作屬于自己的芬達可樂
還有各種山寨周邊
這場活動,把原本的恐同言論變成了同性戀驕傲的象征。
在驕傲節嘉年華期間,芬達可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因網友的自發傳播,這場媒體投資金額為零的活動卻獲得了超過十億次的媒體曝光量,并成為巴西2017年最吸引人的組織活動。
這個由奧美旗下大衛營銷巴西辦公室代理的案例在2018戛納國際創意節上獲得了3金2銀2銅的好成績。
可樂也好,芬達也罷,不都是汽水嗎?
同理,
異性戀也好,同性戀也好,都是人類。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我們可以喜歡可樂,
可是我們不能禁止有人喜歡芬達。
他們往往天生就是“芬達”
而這,不需要改變。
可口可樂不止一次支持LGBT群體
可口可樂在中國
2017年5月17日,即“國際不再恐同日”。可口可樂中國的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組海報,以對愛德華·蒙克的經典名畫《吶喊》進行再創作的形式講述了九位古今中外的名人“不害怕”的故事,對LGBT群體表達支持。
不要害怕彩虹。
人人生而不同。
謝謝你們的存在,
讓這個世界更多元多彩。
王爾德不害怕永遠長不大
大衛博伊不害怕華麗搖滾樂
梵高不害怕印象派不受歡迎
屈原不害怕寫別人看不懂的詩
圖靈不害怕人工智能或者蘋果
達芬奇不害怕成為斜杠青年
夢露不害怕在鏡頭前太性感
安迪不害怕只成名十五分鐘
哥哥不害怕成為不一樣的煙火
可口可樂在澳大利亞
2017年9月,可口可樂在澳大利亞推出限量版包裝,以表達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支持。經典的“Coca-Cola”標志化身為愛意滿滿的“Love”,并配上了別致的彩虹色愛心。
戶外廣告牌變換成了一副引人注目的涂鴉畫作,由六色彩虹旗填滿的可樂瓶與閃爍著彩虹光芒的巨型可口可樂標志并肩矗立,展示支持婚姻平權的堅定立場。
可口可樂在美國
2015年6月,可口可樂慶祝同性婚姻在全美國合法化,在社交網絡上發布一系列繽紛彩虹瓶,加入為愛歡呼的大軍。
作為一家包容多元化的企業,可口可樂對LGBT群體表示了極大的支持。
然而,要使LGBT得到平等的尊重與權利,
這個社會還有很多路要走。
這些努力不是徒勞,隨著社會的進步,形勢正在好轉。
同性婚姻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合法化。(暫不包括中國)
也許有一天,公眾不再對LGBT持有異樣的目光。
因為他們,也是大自然的產物。
他們,讓這個世界更加多彩。
他們,就是我們。
素材來自奧美中國、可口可樂中國。
- end -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廣告線人(ID: informer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