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故事堪比宮斗劇的雙匯,殺的可不止是“豬”!
哈嘍大家好,我是宇宙第二反套路、防忽悠、揭秘商業和資本真相的鐮刀粉碎機柴妹~
前段時間,雙匯母公司萬洲國際罷免“太子”一事鬧得沸沸揚揚。
反倒讓柴妹注意到萬洲國際和雙匯背后的故事。
從一家瀕臨倒閉的肉聯廠,到全球最大豬肉制品加工企業...表面上“太子”被廢與業務不佳息息相關。
可實際上,公司內部交易早已劣跡斑斑。
在萬洲國際發出的公告里,“太子”萬洪建被廢的理由是對公司財務作出不當的攻擊行為。
7月16日,萬洪建在朋友圈對此進行了解釋:
他和父親萬隆在辦公室談到公司一名高管的任職問題時,由于他提出的建議和萬隆相左,所以遭到了萬隆的訓斥。
之后萬洪建情緒激動,以拳頭砸向靠墻的房門,并用頭撞擊了玻璃墻柜。
皇帝重長子,百姓寵幺兒。
在此之前,萬洪建一直是萬洲國際公認的第一接班人。
可現在僅僅因為和父親(掌權人)發生爭執,便被罷免一切職務踢出公司?
萬洲國際旗下有兩家比較重要的企業,一家是雙匯發展,另一家是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
企業主營區域涵蓋中國和歐美市場。
萬洪建在被罷免之前是公司副總裁,負責的業務之一就是國際貿易。
但這兩年因為種種原因,萬洲國際在美國的業績表現非常差。
因此不少人認為萬洪建此番被罷免,或許與業績差有關。
不過有意思的是,在萬洪建發朋友圈的前一天,萬洲國際被委任為董事僅半年的Dennis Pat Rick Organ宣布辭職。
Dennis Pat Rick Organ是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總裁兼行政總裁,同時也是萬洲國際董事會成員。
在今年6月1日的董事選舉會上,Dennis Pat Rick Organ的得票率為95.7%。
萬洪建的得票率為91.1%。
而萬隆的得票率卻只有75.2%。
如果不出意外,得票率最高的Dennis Pat Rick Organ或許將會是萬州國際的最新執行董事。
但是現在,Dennis Pat Rick Organ辭職了。
萬洪建被罷免了。
突然有點好奇得票率也比萬隆高的雙匯總裁馬相杰現在怎么樣...
一手締造了雙匯和萬洲國際的萬隆,多年以來總稱自己為“殺豬的屠夫”。
但柴妹更愿意稱這位已經八十多歲的老人為資本老手。
雙匯的前身是雙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1984年萬隆當選旗下漯河市冷倉廠長之后,對此開啟了一輪轟轟烈烈的擴張。
后來雙匯上市,就開始玩管理層收購那一套。
想把整個公司的經營權和所有權都捏在手里。
2003年,雙匯集團以每股4.7元的價格賣給海宇投資雙匯發展25%的股權,在現金流并不充裕的之后三年里,雙匯又進行了大比例的現金分紅。
為后續操作提供了充足資金。
2007年,高盛集團和鼎暉投資的幕后大佬羅特克斯,用20.1億元的價格收購了雙匯集團100%的股權,海宇投資也把自己手里雙匯發展的股份便宜轉讓給羅特克斯。
彼時的羅特克斯已經掌握了整個雙匯集團+60.72%的雙匯發展,雙匯徹底脫離國資范疇。
盡管當時“賤賣國有資產”的言論甚囂塵上,但萬隆力排眾議,認為國有資本不退,雙匯早就完了。
之后,萬洲國際的前身雙匯國際出現了。
高盛和鼎輝拿下雙匯集團的目的,就是為了將控股權進一步分散后,把羅特克斯手里有關雙匯的股份全部轉讓給雙匯國際。
這樣一來,表面上雙匯國際是雙匯發展的第二層控股平臺,但實際上雙匯的管理層以一股兩票的方式占有53.19%的表決權。
可以說基本控制了整個雙匯帝國。
2014年,曾經的雙匯國際、如今的萬洲國際成功上市,高盛、鼎輝等資本全部退出,雙匯管理層持有的興泰集團成為萬洲國際唯一的股東。
雙匯管理層終于實現“大一統”。
這里的興泰集團,在整個過程里起到的作用是最關鍵的。
在萬洲國際上市的那一年,萬隆手里的股份只有8.85%,如果沒有興泰集團在里面做“杠桿”,萬隆這點股權根本控制不了整個萬州和雙匯。
而萬洲國際上市后,萬隆一直在給自己暗戳戳增持股份,這個后面會提到。
從雙匯發展到萬洲國際,這里面管理層收購的過程十分曲折,國資、外資、管理層一層套一層,才造就了雙匯無比復雜的七層股權。
雖然萬隆對資本的運作看上去無可指摘,但因此帶來的公司內部交易和管理層天價薪資等問題卻一直飽受市場詬病。
自從萬洲國際2013年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后,萬洲國際有54.6%的營業收入來自美國,36.3%來自中國,剩余少部分來自歐洲。
而在這其中肉制品和生鮮豬肉幾乎貢獻全部營收。
因此,萬洲國際依然是一家肉制品生產企業,產業鏈上其他業務的存在就是為了降低豬肉制品的生產成本。
但在這里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大量的內部交易。
也就是說,處在產業鏈上游的子公司將產品賣給產業鏈下游的肉制品制造子公司,如果該公司沒有形成銷售,那么出售的上游公司就沒有實現盈利。
這樣一來,該交易就得抵消。
抵消的交易多了,萬洲國際的財務報告質量就會難以判斷。
畢竟表面營業收入的數據再好看,抵消之后卻不一定了。
舉個例子,2019年,美國生豬養殖營業收入為32.82億美元,其中需要抵消的業務為24.05億美元,占比73.3%。
那你說,這個數據好嗎?
另外,萬洲國際對管理層非常大方。
從2014年到2019年,短短五年時間,給五位執行董事的薪資就超過35.36億元,其中2017年,萬隆的薪資更是高達20億。
這些年來,因為這個,不少投資者都質疑萬洲國際是在變相給管理層輸送利益,簡直就是股東套現新途徑。
不僅是這些天價薪酬,萬隆還曾兩度設立股權激勵計劃,萬洲國際的管理層的持股比例都增加不少,而萬隆是增持最多的。
根據萬洲國際2020年年報,萬隆持有的股份已達到22.35%。
可以發現,萬隆搞這些操作的目的只有一個。
那就是為了股權比例能進一步集中,將整個企業都牢牢的握在手里。
只是,如今萬隆已經81歲了,本該是安享晚年的年紀,卻還舍不得離開資本市場,甚至把五十多歲的長子踢出公司......
萬隆你失去了跟老太太們跳廣場舞的樂趣啊。
主筆 | 小陸
編輯 | 四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