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與詩:那一年,廣告人想起了被唐詩支配的恐懼!
在文案還是創意核心的年代里,很多人心目中最好的廣告是一首詩。
詩體廣告、廣告詩、詩意廣告曾被認為是文字廣告中一種高級的表達。
我們不會去討厭李欣頻的文字,因為她從不世俗地看待一件事物,也從不把觀看她文字的人定義為世俗者,雖然有人認為廣告本就是一件世俗的事情。
很多品牌在出詩集,因為說不定就流芳百世了呢!
雖然說視覺特效的力量是強大的,但是每次看到或者聽到一些巧妙的小詩,總是會心生一些好感。
不一定是抒情詩,充滿趣味的打油詩、宏大厚重的敘事詩、又或者是清新的田園詩,將品牌理念和產品賣點融入其中,沒那么急功近利,不那么浮躁,可以有很大的想象空間,贏得用戶的好感。
好的廣告可以為產品注入靈魂,讓人們在享用產品時多一分想象,增添享受的情趣,借此增加產品的價值,這就是品牌的價值,這就是看似沒什么不同的產品卻可能賣更高價的原因。
詩不像小說跌宕起伏、不比歌詞催人淚下、不及名言一針見血,詩是意識形態的壓縮。
讀遍唐詩三百首,信手捏來舉低頭
詩體廣告在對產品的精準且深刻的洞察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文字表達能力的極高要求。
(這里要說一句: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p>
塑造一篇具有美感的詩體廣告,我們可以從三個方向進行解構——
從文字的結構、形象外觀進行創意表達
作為象形文字的漢字在外觀結構上具有很強的視覺底蘊,中正協調還是肆意張狂,再加上色彩和線條的點綴,有時候一個字就是一則品牌故事,一篇詩就是一個宇宙。
從意境入手,激發閱讀者的品牌聯想
詩是想象文學,王爾德說:“如果你想讓人造一條船,無需告訴他們如何挑選木頭、設計圖紙、制作模型……而是告訴他們大海的魅力,激發他們對海洋的渴望?!?/p>
從傳播角度來說,雖然文采飛揚的感覺很帥,但是無法形成品牌聯想的詩那就是詩,無法促成交易轉化的文字畢竟還是不行。
一般性和獨特性,引發情感共鳴
一般性情感,那些群體性的記憶,比如特定年代的記憶、母愛父愛的表達、青春夢想、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等是比較直接的立意素材。不過,因為這些普世情感古今中外講訴得太多太多次,雖然共鳴的門檻較低,但是玩出新意就比較難了。
獨特性情感,情感共鳴本就是很個人的事情,不同的人在特定的場景中看到特定的文化畫面會產生不同的體驗和感受。因此,如何針對特定的個體傳遞獨特的體驗,產生交易動機。比較直接的創作形式就是將兩種不相干的事物聯系在一起,比如汽車與饅頭、愛因斯但與眼藥水、歐陽鋒與滑板車等等,荒誕的深刻,奇妙的嚴肅。
對于廣告文案來說,讀詩不是必修課。但我們不得不承認,詩人對生活的洞察和聯想,詩歌中遣詞造句的搭配、抑揚頓挫的語感,會為我們廣告創意打開一片新的世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