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罵葉茂中,越是給洗腦廣告送分
因為三支無腦又洗腦的世界杯廣告,最近幾年沒大動靜的葉茂中又被拉到了聚光燈下,不過,這次迎接他的不是掌聲和鮮花,而是各種吐沫和口水。
這三支廣告真的說不上好,無論是創意還是表現形式跟1994年出品的“恒源祥,羊羊羊”并沒有太大區別,所以創意圈內外的人不干了,老子辛辛苦苦30年,你讓大家一夜回到解放前?說好的內容營銷呢?
再說當年恒源祥的廣告惡心了大家14年,終于在2008年春節因為推出重復12生肖被痛扁了一頓才收手。
來來來感受一下這種想怒捶電視機的感覺!
所以大家把葉茂中拉出來胖揍一頓的心情可以理解,圈內外的看客都覺得很解氣,但是,但是,話又說回來,你真的覺得換了你來做就會更好嗎?
No、No、No,以官爺的經驗,結果不會的,大多數人都是事前豬一樣,事后諸葛亮。
仔細分析一下,那些噴得很猛的,要么是沒啥實踐經驗鍵盤俠,要么是還在業余階段的挑戰者,如果真是這樣,請參考前兩天刷屏的這篇雞湯:《不要拿你的業余愛好,去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
如果在廣告行業做久了,就會知道出街的好創意太難求,需要對的乙方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客戶。
作家阿來回憶成名作《塵埃落定》的出版往事時,說當年書寫完之后,他給出版社投稿的信中表明不接受任何一個字的改動。
于是在4年之中,幾乎投遍所有的出版社,沒有一家愿意出版,心灰意冷但是依然敝帚自珍,直到199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某個編輯出于好奇,打電話想看一下書稿,看完之后力排眾議發表出來。
后來《塵埃落定》獲得了中國文學界的奧斯卡---矛盾文學獎,也成為當代小說史上的一座豐碑,截止目前累計銷量超過300萬冊。
但是,你知道的,并不是所有的作家會有這么幸運,更關鍵的是,廣告創意跟文學創作不一樣,文學創作是“向內行走”“不平則鳴”,廣告創作是拿人錢財替人賺錢。
對于廣告創意來說,文字技巧、故事表現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找到那個當口能夠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洞察。
而問題則要么根據客戶需求來,要么根據乙方的判斷來,這些問題可能是解決知名度也可能為了提升調性和美譽度?可能是想講理念也可能是為了去庫存或者重要節點沖銷量?沖銷量可能是想拉新也可能希望刺激更多重復購買,找到這些問題的按鈕,才會考慮用什么樣的創意來觸發。
所以,當我們對客戶的問題一無所知的時候,憑什么那么自信地去評判這個創意是否合適或者是好是壞呢?
另外,即使找到一個好創意和想法,最終能夠呈現多少也需要在多個層面反復角力、協調。
一個想法從想出來到賣出去到執行好之間,存在的變數有時候多到不用你說,自己想滾出廣告圈。
創意的呈現不僅取決于廣告公司和創意人的創意洞察,還取決于在提案中對創意本身的闡述和表現;
取決于坐在對面的甲方的整體營銷和傳播素養,更取決于其中某個具有決策權的領導的心情和傳播意識;
取決于后期執行和制作人員的吸收和轉化能力,取決于甲方內部各個層級、職位在對接確認過程中的指導能力,還取決于后期的推廣時機、力度和渠道。
所以,你信不信,換了你可能連創意出街的機會都沒有,更不要談好壞了。
那么如何避免出現事前豬一樣,事后諸葛亮的尷尬?
如何順應內容營銷的趨勢,做到從創意卓越到內容卓越?
如何才做出叫好又叫座的創意和內容?
如何提升內容轉化銷量的能力?
這些問題官爺也不懂,官爺給你推薦4個各類實效和創意大獎拿到手軟的品牌營銷老司機來帶路,說是老司機,一點不摻假,他們每個人在營銷和廣告一線都有超過15年的豐富經驗。報名請關注“一品內容官”微信公眾號。
具體內容,請看下圖:
本文由“一品內容官”微信公眾號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