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文案也破圈
作者:程鴻蔚 | 編輯:kuang13
首發:文案包郵
文案有時候要跟著案組一起動大腦筋,為什么呢?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自己的格局思考力。就像下面這一組算是形象活動的戶外圖片,哪怕是初學的文案,一起參與了,就會有幾個段位的提升。
這張圖片沒有加入框定元素的時候很普通,可是這樣一框,就讓這一片的實景,出現了特定的意義。為什么呢?因為來了一個雙品牌,它們將激活這個片區的地利。
我們做地產廣告時,每每都會遇到如何為一個項目說城市,或者讓一個城市說項目的事。
文案要思考些什么呢?文案學到的是一種品牌想落地的意義,而不僅是這八個字。因為策略和概念會左右你文案出發的尺度,你才會懂得要往哪個維度寫。文案吃透了這個聯袂品牌的使命,才能理解它們的到來將多么不同凡響,就好像這之前是一片睡城。
這幾個毫不華麗的呼喚字眼,將如一聲春雷,轟隆隆的出現。——甲方想要的,就是這種氣勢。
本來第一張的這個手法也常見,除了很好的破局外,似乎也沒什么。可是,如果文案在案組里,大家的討論就不會這么簡單了。
現在是一個缺少環境媒體的時代,如何創造和創新可做推廣的在地性媒體,就成了廣告公司打開項目形象期的差異化競爭力。
案組討論得出的創作形式是什么呢?
如上所見,這是這個地塊上的過去,廣告怎么做上去呢?他們做了這樣一個可以移動的框架,框架里面應該是一塊透明的玻璃或者塑膠,然后在上面刻了字。
這個創意形式,和去年網易嚴選「我們不需要廣告」系列一樣,都是借鑒了法國TBWA為U Shops超市做的戶外廣告牌,而在文案執行方面,有著更多的獨到之處。
初學的文案可能不懂了,為什么這樣做啊?這樣做有什么好?
我們要知道,廣告公司做的是什么工作呢?文案寫的文字怎么放出去呢?初學的文案現在就要想到,你寫的字需要用出去,怎么用才能被人看見,或者在網上變得特別,或者在實景地成為風景,這是文案進階的環境臺階。
※注:飛虎隊(中國空軍美國志愿援華航空隊),1941年在昆明首戰擊敗日本空軍,一戰成名。角落停靠的是宋美齡訪美要回來的吉普車。
這樣可移動和變換字眼的框架,將在城市里的紀念地形成現實與推廣的結合。將這個城市的厚重,嫁接到品牌的敬意里。
這樣在實景地上拍出的圖片,發到朋友圈里,就會成為一種很不一樣的廣告。又有實景里的零落,又有品牌更新的復活。
歷史的變遷可能會褻瀆了一些名人故居,可是這日常的背后,又有些怎樣的獨白呢?將這些在地的土著們都知道的無奈放大,就會拉近品牌與城市肌理的距離。
品牌利用取景框認真地讀這個城市,也許有些手筆不一定合理,品牌在看待它們的時候,就會投射出品牌與品牌在運營城市上的價值觀差異。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文化人,品牌站在高位上定格一些生活的面相,實際上也是在看一種文脈該如何延續與重生。
※注:圖為昆明北站隧道,曾在2013年被大水淹沒。
一個現實的框架,就好像我們過去的報版,它可以框住人和事,讓文案可以落腳。
一個活動這樣出現和存在,也許在執行時的現場,興起的波瀾并不大,但是這樣來取景后,放置到現場吸引一些人的流連,和放到網上形成九宮格,就會讓廣告創作的推受力形成加分。
文案如果孤獨的問歷史,就不會聽到長河中的哭聲。也不會讓目標客戶看到這個品牌在這個城市走進了哪里。
也許,他們三個都是廣告公司的員工,可是就因為這種奇巧的形式,會與這剛剛暴雨下淹沒過的河道,產生了新城市規劃的反思。
也許,有些行動是無奈,有些行動還有問題,可是,品牌在破舊立新的時候,總有些使命不達時的新解讀。
原本,筆者并不知道這家公司。
小李案器說有一家很大了很好了的廣告集團公司,想請去講講課。
這樣才認識了它們辦公室的舒舒。
可能后來它們的分公司越開越多,橫著走豎著走的新行業也多,講課的事就緩下來了。
但也因為舒舒的朋友圈,才看到了這家叫做“睿意高攀”的公司真的人才濟濟,創作手法別具一格。謝謝她們了。
所以新文案們,現在學的并不只是文字,而是市場。不要陷在死局里只會做常規思考,那樣甲乙方都疲于奔命,會讓廣告做的苦不堪言。
要學會看到每一個開發商在每一個城市想表達的,然后又要替他們想到如何表達出去的新形式。最后,你就知道該怎么寫字了。
沒有傳統媒體了的時代,你們可以創新新的城市鏡像。不要動不動就談轉什么型,廣告做強做酷的空間還大著呢。
創意永遠都有不掉價的存在。
作者公眾號:文案包郵(ID:kol10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