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廣告不叫好也不叫座,品牌如何才能突圍?
轉眼,世界杯就要結束了,回望過去的一個月,刷屏的主要有兩件事,持續爆冷的比分和甲方爸爸們的廣告。
不管是買下黃金時段的廣告位瘋狂的喊口號,是直接成為世界杯的贊助商,還是簽下巨星變成朋友圈瘋轉的表情包,眼看著各大品牌的預算在猛烈燃燒,用戶卻越來越為鋪天蓋地的刷屏營銷和一成不變的洗腦廣告買單,甚至是換來了一片罵聲。
所以,除了燒錢又不叫好的自嗨營銷,世界杯這塊品牌主們紛紛垂涎的大蛋糕,就真的無從下手了嗎?有一家品牌,在這場競爭激烈的考試當中交了一份不一樣的答卷。
這支來自百度外賣的病毒視頻,傳播目標是希望借勢世界杯這個夜宵品類的消費高峰期,告訴用戶“看球怎么能沒有小龍蝦?”放在視頻里則用了更戲劇的表達——「不管你在哪在做什么,只要一看世界杯,小龍蝦就會出現」,還為此把小龍蝦做成了一個武生扮相出場自帶京劇 BGM 的「龍蝦俠」,小龍蝦的須子變成了京劇武生頭頂的翎子,整體形象設計與所在場景形成了強烈沖突。這種戲劇化的表達手法給用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理所當然的記住了“看球吃小龍蝦,天生絕配”的品牌主張。
其次,視頻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在于場景的選擇。說起世界杯廣告慣用的人物和場景,通常都是綠茵場上的足球巨星、搖旗吶喊的球迷這種恢弘的大場面,又或者是一堆朋友在家、在酒吧手舉啤酒看球、其樂融融的小場面。而百度外賣將看球場景與外賣場景進行融合,最終選擇了一批更具生活化的場景,不管是公司還是家里,這些外賣平臺的高頻消費場景都能夠讓“看球吃小龍蝦”的主張更具感染力,促進了潛在消費轉化。
除此之外,在拍攝手法上運用了「懸疑反轉」,讓充滿沖突的情節更加具有戲劇色彩。老婆睡后被誤以為要去拿刀的老公其實拿起了手機、在杯子里放了白色藥丸的洗頭小哥給了 tony 老師只為了拿起遙控器打開電視,興致沖沖說“巴西必勝”的兩個男生結果被酒吧里的阿根廷球迷圍攻,罵完沉迷看球的下屬卻暗戳戳拿出手機的 boss,這也正符合了在世界杯期間,球迷為了看球不擇手段的一個狀態。
最后我們回歸整只視頻的創意,短短的一支小片,4個故事,魔性的情節設定和大膽的拍攝手法,還有戲劇化的品牌理念傳達,都在這個“砸錢拼資源”的世界杯月顯得有些獨特,世界杯的人群定向、甚至還有一些專業門檻,這確實難倒了一些創意人,不過百度外賣用了一個巧思,就是「回歸到生活場景里,再為生活賦予一點戲劇化」,這也是一種用創意「以小搏大」的方法。
總結一下,在營銷渠道泛濫、套路一成不變、用戶審美疲勞、紅利大幅縮減的營銷大趨勢下,好的營銷最終一定都會回歸內容,這是驅動整個行業前進的核心動力,也是中國營銷行業在經歷了十幾年快速膨脹的上升期以后,必須經歷的一次沉淀轉型。最終,我們一定會迎來一個更加成熟穩定的廣告市場,也會見證更多高水準的中國廣告作品的誕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