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Emoji 表情日,他們集體“不要臉”
可能很多人知道,昨天7月17日是世界表情日。這個誕生沒多久的節日,卻跟蘋果的發展息息相關。
你注意到了么?當在iPhone中輸入“日歷”時,會出現一個小小的日歷emoji表情。
因為在2002年7月17日蘋果的Macworld大會上,蘋果首次發布iCal日歷,所以日歷表情的數字,就定在了這天。
隨著人們使用emoji表情聊天越來越常見,emoji也有了很多粉絲擁簇。
于是, Emoji 搜索引擎 Emojipedia 的創始人 Jeremy Burge 提議,從2014年開始,正式確立 7 月 17 日為“World Emoji Day(世界表情符號日)”。甚至還為它創建了一個同名的網站:https://worldemojiday.com/,每年還會煞有其事地給emoji表情包頒獎。
比如去年最佳新秀emoji給了【捂臉】,終身成就獎頒給了【笑哭】。
而今年2018 最佳新秀頒給了【頭炸了】,2018 年度表情 則頒給了【托腮思考】。
隨著網友參與的熱情越來越高,每年的emoji day,已經成為全世界人們發揮搞怪創意的狂歡節。 為了博得出彩,真的是連形象都顧不上了。
比如明星的各種表情 cosplay……
WWE的摔跤手,也變身萌大個
還有日常自黑的肥倫2333
當然直接把真人肖像改成emoji表情的也不少,比如這位名嘴
還有我們的黑武士
也有很多官方賬號想借著機會C位出道,比如星球大戰所有角色都變身了
《敢死隊4》今年開機,官方賬號發話:真男人,就得用emoji!
美軍官方也附和起來:對,一點兒沒錯!
麥當勞印度用emoji表情,除了幾個小題目,考驗粉絲對產品的熟知度,回答正確即能獲得禮品。
熱巧克力
混合水果茶
墨西哥芝士薯條
這個當然是我們太熟悉的巨無霸
看到這張圖,腦子已經被薯條和漢堡填滿了
而體育類的賬號,似乎很喜歡拿運動員開涮,比如NBA 休斯頓火箭隊,就用emoji表情拼出當家球星詹姆斯·哈登的大胡子。
而德甲的多特蒙德俱樂部,則調侃了球星馬爾科·羅伊斯。這么一對比,真的是行走的表情包……
而法甲俱樂部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樂部(PSG),則發起了一個“如何用emoji形容姆巴佩”的活動。
網友評論:火箭男孩!(姆巴佩是本屆俄羅斯世界杯最佳新秀,為法國貢獻了4枚進球)
最有意思的要數奧林匹克官方,把emoji表情剪進了比賽視頻。真的很讓人跳戲……
還有廣告公司也想搶戲,TBWA發布了專屬表情 Leemoji……
這下終于明白為什么中文譯作“李岱艾”吧~
看見國外玩得這么秀,國內一些品牌坐不住了。
迪士尼把自家經典的幾部動畫片角色,做成emoji表情包。
總動員大家庭
長發公主
星際寶貝
松鼠大作戰
尋夢環游記
唐老鴨、米老鼠……這些太經典了
阿拉丁
還有一些筆者不太清楚的……
當然,熱點怎么會少了杜蕾斯呢?
你需要一個dumoji
這個表情包,可以說非常直接了……
抱歉,我真的認不出……
一路看下來,還是老司機玩得溜……先別急著下評論,等你見看到蘋果公司的玩法,可能就不會這么想了。
去年蘋果為了慶祝emoji表情日,蘋果將iTunes電影商店里的部分電影名,比如《金剛:骷髏島》、《美女與野獸》、《逃出絕命鎮》、《小丑回魂》、《金剛狼3:殊死一戰》以及《降臨》等直接換成了emoji表情包。
而今年6月份,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在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宣布,將會在iOS 12中加入Memoji功能。
Memoji功能可以自己親手制作屬于自己的個性化emoji頭像。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外觀來“捏人”, 也可以完全給自己換一種風格,有點像是3D版的臉萌。
而今年為了慶祝emoji表情,蘋果直接將官網的高管照片,全部換成了Memoji頭像。
Tim Cook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therine Adams
Senior Vice President and
General Counsel
Angela Ahrendts
Senior Vice President,
Retail
Eddy Cue
Senior Vice President,
Internet Software and Services
在大家還在忙著討論,誰的Memoji表情比較像本人時,蘋果更一口氣宣布,將在今年推出70個新的emoji表情。
新增了一些不同膚色的人像,超人等動漫角色,還有動物等。
比如其中就包含了中國特色的月餅(所以這到底是什么餡兒的?
當然,大黃臉必須不能少!
一路看下來,好像蘋果memoji 功能最吸引人。不過據消息稱,Memoji功能將僅適用于運行iOS 12的iPhone X。也就是說,如果想體驗蘋果高管同款表情包,必須先把手機換成 iPhone X。
為了宣傳自家的emoji和memoji,蘋果原來真的不要“臉”啊~
素材來源于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微博
本文為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