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的出發點與核心是解決問題
7月14日,由一品內容官和品牌幾何、藍微聯盟主辦,褲兜創新設計學院和東方精合會、梅花網、饅頭商學院等協辦的“實效創意如何落地?”內容轉化訓練營,終于在上海地標辦公樓港匯恒隆的“辦伴空間”順利落地。在充滿全球領先辦公黑科技的空間內,四位平均創意實戰經驗超過15年的行業實戰導師分享了各自工作中的精彩實效案例。
獲獎案例瞅一眼是不夠的
憑借《阿爾茨海默病字體》剛剛捧回今年戛納創意節銀獅獎的侯宗昆,是麥利博文上海創意群總監,最近幾年一直在服務英特爾、GAP、脈動等知名品牌,案例所獲獎項幾乎涵蓋了全球大部分知名創意大獎。
他認為創意大獎和實效大獎在策劃和落地的邏輯上其實差不多的,但是過程中的側重點和手法略有區別,實效大獎注重量化、目標、策略、洞察、方法;而創意大獎更多在于感化、內容、創新、共鳴和手法。同時,實效大獎和創意大獎本身也是有距離的,希望拿到什么樣的獎項,可能需要一開始就想好,創意和實效兼具的案例有,但是并不能復制。
“但是,不管針對哪一類獎項的案例,都需要創意人仔細地去研究、分析體會案例的背景、問題、洞察、策略、創意和執行的邏輯和細節,才能真正感知到創意之美。”
內容營銷讓市場部變成利潤中心
歐司朗汽車照明亞太區市場總監馮卓老師,在分享《提高銷售增長的內容秘訣》時,特別強調提醒學員,市場部和銷售部并不是對立的,如果有某種競爭的尷尬,需要切換到“如何協力幫助用戶創造價值”的視角進行溝通與協作,對于企業來說誰掌握了用戶,誰就掌握了未來。
圍繞建立超級用戶培育體系,馮老師從用戶購買和使用的環節角度,把用戶分為目標用戶,需求用戶,試用用戶,使用用戶,超級用戶5種類型,并且根據不同的類型采取不同的營銷手段,比如目標用戶的刺激點在于廣告和公關,需求用戶在于SEO和SEM;試用和使用用戶則在于評測和口碑等。
但是不管從哪個層面看,內容都是驅動和鏈接用戶的主要手段,因此,如果希望把市場部打造成利潤中心,可以從以下6個方面進行嘗試:
1、制定用戶推動的品牌發展戰略
2、開展持續的網絡營銷活動積累有效的用戶數量
3、建立一個內容池讓內容持續積累和分享
4、自建一個及時高效的內容營銷團隊
5、自建一個全方位的內容鋪發矩陣
6、鏈接生成一個資源整合的內容空間站
打開洞察的魔方
在琳瑯滿目的商場中,總有一些“高高在上”的品牌,貴得離譜卻從不打折,門庭如市甚至還要限制人流,那是為什么?而在一般的比稿提案中,通常總是一頭一尾的比較容易中標,那又是為什么?
品牌幾何的曹成老師從創意人身邊的這些小例子入手,把內容轉化背后的營銷心理學娓娓道來。營銷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發現價值、創造價值和傳遞價值。發現價值的過程其實就是洞察的過程,而洞察本身是個魔方,是一門藝術,找到對應的洞察需要從人類和人性的角度做深度思考,把人類學、心理學、經濟學、設計、技術等元素結合起來。
如果希望洞察驅動內容的轉化,需要做到三透---洞察、內容、運營,所謂洞察就是把事兒看得特透,內容就是把事兒說得特透,運營就是把事兒做得特透。運營的過程中,在注意監測數據的同時,不斷追問幾個為什么?
創意的使命是解決問題
一品內容官的創始人沙建軍,也是新銳咨詢+傳播+執行三位一體的達道品牌顧問機構的首席顧問,他根據自己從業多年的經驗,提出商業領域創意的使命和出發點是解決問題,討論創意實際上需要從傳播,產品和商業模式等不同維度進行思考。
對于營銷和傳播端的人來說,如果沒有辦法參與產品和商業模式層面的創意,那就需要考慮傳播層面創意卓越是不是可行。由于社會價值觀趨于多元化,創意的標準越來越難界定;傳播的渠道也越來越龐雜,傳播方式從大眾傳播到窄播;內容和渠道的成本高企,因此傳播層面的創意卓越越來越難。
但這并不意味著傳播創意的末日到來,只是從創意卓越到內容卓越應該成為營銷人的新選擇。而內容卓越的核心在于持續生產內容,持續運營內容。對于學員們提出如何持續生產內容的問題,沙建軍分享了自己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情、趣、用、品”內容創作方法論。
所謂情,是指從情感、情緒,情欲,情懷的角度進行洞察和發散;所謂趣是指用故事化,場景化,娛樂化,動態化的方式來演繹內容;所謂用是指讓內容充滿干貨,體現專業性,或者至少也可以變成談資;所謂品是指內容的品質,品味和品相。
以上是內內暫時先為各位奉上的內容轉化訓練營核心觀點,更多內容敬請關注,近期內內將陸續為大家整理。
本文由“一品內容官”微信公眾號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