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混亂、奢靡腐敗...易車哪來的錢撒幣式營銷?
哈嘍大家好,我是宇宙第二反套路、防忽悠、揭秘商業和資本真相的鐮刀粉碎機柴妹~
然而就在818晚會賺盡眼球的同一時間,工信部再次點名通報易車違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
據統計,自私有化退市以來易車已連續多次因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被工信部點名,儼然成了工信部通報名單里的常客。
可即使被多次通報點名,易車依然我行我素,未見絲毫改正之心。其背后原因或許與易車的重重隱患息息相關。
01
違規收集并泄露用戶信息
打開我們的老朋友黑貓投訴,輸入關鍵詞“易車”可以發現,有很多人懷疑易車APP泄露了自己的個人信息。
信息泄露這種事兒想找到源頭說簡單也不算簡單,但說難倒也不難。
舉個例子,小林(化名)在手機上安裝其他APP時沒有接到過騷擾電話,可當他安裝易車APP后,每天都會接到好幾個廣告推銷電話,而內容無一例外全部都是賣車。
試想一下,手機里關于車的APP只有易車,并且安裝易車后就接到了一連串的推銷電話,那么是誰泄露了自己信息,可謂是一目了然。
并且柴妹在投訴頁面里看到有很多人表示,自己沒有注冊過易車,卻一直有經銷商打電話,還聲稱在易車網看到其號碼。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工信部點名通報易車的理由里找到原因:易車經常違規調用通信錄和地理位置權限。
也就是說,雖然你沒有注冊,但只要有認識的朋友注冊過易車,你的信息也會隨之泄露,遭到電話轟炸。
02
內部管理混亂,桎梏員工價值
在某乎「易車網員工待遇如何?」的問題下方,有許多易車網員工現身說法,重合率最高的一條就是“內部管理混亂”。
前臺因為認不出CEO老婆的快遞被開除;普通員工因為招待好CEO被升為副總監。
還有知名自媒體人吐槽自己曾在易車工作的經歷,前不久是內容部門的組長,結果部門領導離職后就莫名其妙變成評測部的員工,沒過幾天又變成了專門寫軟文的商務寫手...
有人在脈脈詢問易車福利待遇如何,稱自己馬上要入職易車,結果去了沒幾天就立刻跑路了。
對于易車和易車員工來說,2018年是一個分水嶺。
自2018年開始,很多員工福利都被取消,底層員工的上升通道基本關閉。
據易車員工爆料,公司內部各種勾心斗角、拉幫結派,底層員工若是抱上領導大腿或許有漲薪與升職的機會。
可若沒能與領導搞好關系,就只能是養老狀態。
員工價值基本被鎖死。
而員工薪資不漲,加班倒是挺多,還是無償加班。
當有人詢問易車被騰訊收購之后的員工待遇時,評論區只有一句話“易車內斗全網皆知”,背后意思大家細品。
03
高管天價薪酬,員工為CEO打工
雖然底層員工沒有上升空間,但易車的高管們卻能拿可觀薪資,尤其是易車CEO,其年薪簡直快掏空整個企業。
2018年,美國調查公司標普全球市場情報以亞太地區的上市企業為對象調查了最高經營者的薪酬。
調查結果顯示,時任易車旗下的易鑫集團CEO張序安位列2017年亞洲高薪第二名,年薪高達7.79億元人民幣,是恒大集團CEO的2.5倍,聯想集團CEO的6倍。
要知道易車連續五年虧損將近40億元人民幣,而按照張序安的年薪推算,其五年年薪超39億元人民幣。
兩相對比之下,有網友調侃,CEO年薪和易車的虧損差一點點就對上了。
因此大家戲稱張序安為業內有名的張八億。
不僅CEO張序安,高管張宏宇(記住這個人,后面有亮點)的薪資雖然沒有明確數字,但在公司連年虧損的情況下,他還能帶著妻子出國游玩、且一次性花三百多萬購買名表,就能看出這也是一位高薪的主兒。
除此之外,2019年有財務人員舉報主管領導利用職務之便報銷個人消費的戴森吸塵器等物品。
兩年共計報銷金額高達86萬元。
該員工表示,她將這些資料上報給公司法務、人事、行政,未得到任何回復;之后她把舉報郵件發送給其他領導和同事,卻被迅速刪除。
一家上市公司,竟然如此黑暗。
若高管拿到高薪之后更加認真負責的工作、帶領企業向前發展,沒有人會對這種行為發表任何不好的看法。
但從易車這些年的發展軌跡可以看出,那些拿到高薪的高管們,付出與回報根本不成正比。
04
易車與新意股權之爭
除了上述的種種亂象之外,易車與子公司新意互動之間的股權之爭,也給大眾提供了不少談資。
據悉,這場鬧劇最早源于一份協議。
彼時,新意互動作為易車子公司,被后者控股57.0725%,2018年為了讓新意互動上市,易車和其他股東簽訂了《投資協議》,明確約定將易車持有的新意互動股權降到 20%以下,由新意互動管理層控股并實現上市。
然而易車后續并不承認這份協議,認為自己沒有承諾此事,雙方產生矛盾。
之后易車還利用原有的大股東地位和對公司的控制關系,虛列公司對易車應付款項,抽逃了對公司的全部出資,導致雙方矛盾加劇。
新意互動董事長曲偉海召開董事長依法決議解除易車在新意互動的股東資格,并罷免了易車委派新意互動的兩名董事。
對此,易車拒不承認,反而自己單方面召開董事會,易車方面相關人員在會上強行以“二比一多數”的方式進行表決,以新意互動董事長曲偉海非法操縱為由罷免其職務,任命新意互動法人為孔祥林,總經理為張宏宇。
然而這位張宏宇,也就是我們在前文中提到的那位易車高管,因走私普通物品罪被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依法必須等到2026年11月25日之后才具有擔任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資格。
雙方你來我往鬧得不可開交,直到如今這場鬧劇還沒落幕。
有趣的是,易車在外對此爭議諱莫如深,鬧起來的時間節點也很微妙,以至于坊間紛紛猜測其中是否有何內幕?
有投資人認為,當一家公司出售后,現任管理層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會向新東家獻上投名狀。
而盈利狀態比易車不知道好多少倍的新意互動,或許就是易車獻給騰訊的投名狀。
05
最壞的汽車時代與最“富有”的易車
2018年,是易車的分界點,也是中國汽車行業的分界點。
在此之前,得益于中國經濟發展及人口紅利,中國汽車行業迅速發展,汽車保有量也逐年增長。
然而這樣的情況在2018年戛然而止,中國汽車銷量多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并在之后的幾年內出現利潤銷量雙下滑。
市場環境愈發惡劣,無數車企站在淘汰邊緣。
因此大家認為中國汽車正在進入一個最壞的時代,中國經銷商渠道正面臨推陳出新,興衰巨變。
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各類授權經銷商網絡總量33,733家,新入網經銷商2362家,閉店退網3098家,凈減835家,經銷商退網率達9%。
在這種大家紛紛裁員降薪、尋求出路的情況下,易車卻盛行奢靡之風、大搞千金噱頭。
一邊是生存艱難的汽車企業、一邊是無比“富有”的易車網,仿佛為大家上演一出荒誕喜劇。
而易車本身也無比割裂,一邊是外部高消費、內部高年薪的支出、一邊是連年虧損無法盈利的業務。
不禁讓人好奇,易車高管那些天價薪酬、動輒幾個億的奢靡營銷費用都是哪來的?
單純靠業務絕對不可能。
畢竟易車和懂車帝、汽車之家的業務區別很大,易車主要面向B端客戶,靠為汽車廠商做營銷發家,簡而言之就是汽車廠商給易車錢幫他們賣車。
但易車在內容和C端用戶上沒有優勢,需要從外部購買流量,這些年來研發投入也在逐漸減少。
而易車頻繁泄露用戶信息、內部員工價值鎖死、高管天價薪酬、不惜與新意互動撕破臉、電梯廣告和818晚會的奢靡作風也飽受質疑...
在種種因素的累積下,易車就算把廠商的錢全部拿去搞營銷,也沒辦法有效轉化用戶和流量,不僅易車虧損,客戶利益也遭受損害。
易車退市前薅投資人羊毛被追著罵、如今又薅客戶羊毛試圖靠燒錢走高點套現退場的老路。
殊不知易車最大的問題是內部管理和漠視用戶,若易車一直屢教不改,那么等待它的遲早是一條死路。
END
主筆 | 小陸
編輯 | 四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