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行為和結果
以結果為導向是我們在公司里經常聽到的一句話。過程不是最重要的,結果才是王道。不管你付出了多少,如果沒有結果,年底考核一定是C;又或者每天準時下班,但是結果很漂亮,考核一定是S。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放在現在的企業中有點不合時宜了。畢竟,沒有功勞,公司也許都運轉不下去了,還哪有心情談分紅獎勵呢。
結果至關重要,那影響結果的是什么呢?是行為。我們所有的結果,都是某種行為帶來的。
比如做了廣告投放這件事,結果是獲得了很多客戶信息;優化了十幾版海報素材,結果是點擊率提升了20%;收益一上漲,老板就發現金獎勵,結果是員工工作積極性明顯提升等等。行為帶來結果,同那句諺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繼續往上推,影響行為的又是什么呢?是認知。為什么要做廣告投放?是因為廣告投放能帶來客戶。
因為有了這樣的認知,才有了做廣告投放的行為。如何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多發錢,激勵到位了,員工干活自然有干勁。有了這樣的認知,就有了老板經常撒錢的行為。認知、行為、結果構成了我們行為處事的鐵三角,缺一環均不成立。
本文對這三塊加以詳細的說明,希望大家能結合實際,找出工作或者生活中不如人意的原因,凡此種種,都跳不出以上三個環節。
01
認知是行為處事的源頭
每個人對世界的認知都是有差異性的。因為受的教育、接觸的人和事以及環境千差萬別,導致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不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是整個道理。
同樣看本篇文章,每個人看完的感受也不一樣。有的人覺得收獲很多,幫助自己撥開了迷霧;有的人看完也許一點觸動都沒有。年齡、思維方式、當前的狀態決定了用戶的認知。
提升認知的最好方式是學習。互聯網打破了信息傳播的障礙,移動互聯網更是讓三四線用戶在獲取信息上,和一二線用戶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之前聽過一個說法,越偏遠、信息越閉塞的地方,往往越迷信。越高知,越見多識廣的人,越相信努力才能改變未來。
之前人們通過學校、圖書館、報紙來學習,現在人們通過網絡、視頻來學習。隨著認知的提升,拙劣的騙局失去了市場。現在收到中獎短信,應該沒有人會相信了吧。
幾乎所有的失敗都是認知錯誤導致的。毫無經驗的情況下,為什么要去創業,開奶茶店、開民宿,是因為被開個奶茶店,一年躺賺幾十萬的文章洗了腦,被民宿天真浪漫的感覺蒙住了眼。
一個絲毫沒有開店經驗的人,正常的認知是,先最低成本進入這個行業,從服務員做起。把奶茶店這個行業里面的門道都摸清楚了,再去開店,成功率會大很多。
而對自己過分自信,認為阿貓阿狗都能做起來的生意,自己這么絕頂聰明的人去做,還不是手到擒來?這就是錯誤的認知。錯誤的評估了自己的實力和行業,導致了失敗的結果。
性格中有個詞:固執,一旦認準了幾頭牛都拉不回來。在錯誤的認知下,固執會讓你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后賠到無物可賠時,黯然離場。
確保認知正確是做事的前提。投資機構最喜歡投的是創業三四次的,這樣的人踩過坑,重新創業時,知道怎么做可以避免踩坑,也就是有了正確的認知。失敗乃成功之母,很多正確的認知都是從失敗中學到的。
如果不踩坑,如何獲得正確的認知呢?實事求是,用數據說話。這是我這么多年工作最大的心得。人的主觀判斷并不太準確,唯一的真理是數據。數據會告訴我們這個廣告素材是否是否吸引人,而不是感覺。
02
行為是有無結果的保障
沒有行為,再正確的認知也是空中樓閣。生活中比我聰明、文筆比我好的的人不少,但粉絲比我多的沒多少。雖然他們有正確的認知,但是靈魂控制不了肉體。每到空閑時間,排位打起來,一個個都是王者、鉆石段位的。我呢,苦呵呵的在碼字,發文章。
一兩天看不出區別,一兩年過去就不一樣了。我有了不少的粉絲,發布了幾百篇文章,那些比我厲害的人,又到了新的賽季,游戲重新來過,其他什么都沒有留下。
行為即執行力。我們在工作中會強調執行力,新的版本需求,新活動的效果分析,未來方向的討論等,都是不緊急,但是重要的事情。因為不緊急,大家能拖就拖,執行力弱的拖到最后就沒有了結果。
我之前做手游時,新版本上線后,會要求策劃做個版本效果分析出來,要一天八百遍的去催,不然沒有結果。等報告出來,下個版本都要上線了,優化的方案也來不及提了,影響了版本優化的效率。
努力才會有回報。努力不一定有回報的前提是認知是否正確,如果認知正確,那么努力一定有回報。前段時間有個新聞,有個人想做早點生意,結果失敗了,原因是早上起不來。我們當做笑話來聽,放到自己身上又何嘗不是呢。
工作中挑肥揀瘦,回到家床上一躺,電視劇一看,生活美滋滋,月底一看花唄空落落。記住,要想富,先行動。
03
結果是我們一生的追求
結果伴隨著我們的一生。除了工作,我們想的每件事,做的每個行為都帶來了結果。我覺得計算機有前途,當時選擇了計算機專業,學會了計算機。
這個結果影響了以后的工作發展,也可以說是影響了后半生。上了哪個大學、選擇了哪家公司、創業情況如何等都是大大小小的結果。
結果是我們的終極追求。為什么要讀書,為什么要聽課,是為了提升自己,學到更多知識,讓自己有更深刻、正確的認知,從而帶來更好的結果。我們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取得滿意的結果。
有運營同學問我裂變活動怎么做,他想要的無非是做出一個成功的裂變活動,這是他想要的結果。為了這個結果,請教別人、查閱資料、做小范圍測試,好結果是我們不斷追求的。
結果不滿意是正常情況。性格也會對人的認知產生影響,對結果的接受度,性格不同的人承受度也不同。一定要記得結果不理想是情理之中的事,沒有哪個人會一帆風順的。
你看再有錢,不一樣上了限制消費名單了么。承受能力弱的,一夜白頭,承受能力強的,第二天起來依然信心滿滿。雖然是大空話,還是要說,敗不餒。
04
最后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講的是認知,人生是一個不斷提升認知的過程,有了認知支配自己行為,最終有了各種各樣的結果。
有的成了網紅名人,有的過著安穩的平淡日子,有的混的不咋地,不管是怎樣的人生,都離不開認知、行為和結果。想要更好的人生嗎?提高認知,積極行動,自然會有好的結果咯。
作者:老虎講運營,運營崗書籍《全棧運營高手》作者,運營推廣大牛,千萬流水項目操盤手,專欄作家,專注產品運營推廣,擅長品牌打造和爆款制造,號稱運營推廣老司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