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alk殺入AI教育
伴隨著行業的驟熱驟冷,在線教育行業迎來了一場“過山車”,相比于一般性的行業周期,此次在線教育行業的高低切換近乎是轉瞬之間的事情。從年初紛至沓來的各路玩家,到年中“避之不及”的資本出逃,行業的驚魂之變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
而在這場空前的大變局之下,所有參與玩家都未能幸免,這其中自然也包含一直主打外語培訓的51Talk,其財務表現的拉胯就說明了一切。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盈利戛然而止
9月28日,51Talk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1年Q2財報,凈營收為5.798億元(約合8980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的4.935億元相比增長17.5%;凈虧損為2700萬元(約合420萬美元),上年同期凈利潤為3280萬元,同比由盈轉虧。
值得關注的是,51talk二季度營收的強勁增長,與活躍學生用戶的強勁增長有極大關系。財報顯示,二季度51talk活躍學生人數同比增長了35.7%,達到了40.47萬人。不過從財報來看,營收增速明顯不如以往,而此前曾經保持的持續6個季度盈利記錄,本季度卻未能延續。
對此,51Talk CFO徐珉表示,第二季度凈虧損,主要是由于報告期內51Talk進行品牌建設和升級課程產品與服務而產生的運營費用增加。據悉,今年Q2,51Talk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為3.158億元(約合489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399億元同比增長了31.7%。
從現實情況來看,運營費用的增加或許與“雙減”政策的變動有關。《雙減意見》第14條明確規定,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嚴禁聘請境外人員開展培訓活動。這兩條教育禁令,對于向來依賴“菲教”的51Talk而言幾乎是“量身定制”,轉型已然不可避免。
面對政策調整,51Talk對外表示已經在積極擁抱政策變化,停售境外外教課程。而隨著外教課程的停售,51talk原本引以為豪的“菲教”現金奶牛業務優勢已然蕩然無存,其虧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當然,升級課程產品也是導致其季度性開支增大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據了解,目前51talk正在圍繞中教小班開發AI素質教育系統,同時圍繞成人教育展開布局,這些都導致了其費用開支的增大。
下一步劍指AI教育
盡管費用開支很大,但對于51talk來說轉型卻是勢在必行的一件事。
從公開數據來看,一對一業務在51talk的營收中要占到90%以上,是其絕對的營收主力;而青少年一對一小班課程,則在逐漸淡化。資料顯示,從2020年二季度以來,51talk的菲教青少年一對一業務,在其總的營收結構中的比重就在不斷上升。其中,2020Q2到2020Q4,其營收占比分別從84.8%上升到了89.6%,逐季度上升。
與此同時,其青少年小班授課和其他課程收入卻出現了同比下滑。今年一季度,青少年小班授課營收為1820萬元,同比下滑19.8%,其他課程收入為3260萬元,同比下滑45.8%。
這種過于單一化的營收結構,意味著該業務在“雙減”之后將不得不做出重大調整,其所創造的營收也將全部歸零,這無疑會對過度集中于青少菲教業務的51talk產生巨大的沖擊。為了應對這種挑戰,51talk早早就開始依托自身的技術優勢,向素質教育和成人教育領域轉型。
早在今年3月份,51talk在對外召開的戰略發布會上,就發布了在線英語素質教育系統,進一步強化產品優勢。概括來說,在線英語素質教育系統的打造,旨在覆蓋K12學員全生命周期,聚焦英語學習能力與學員綜合素養。由真人外教+AI,聽說+讀寫,軟件+硬件,線上+線下,英語啟蒙+系統學習,五大部分組成。
該系統的最大特點,就是將51talk多年積累的AI技術優勢轉化成了產品。據悉,目前51Talk自主研發的Air Class(空中教室)平臺,已經支撐起了發展至今近1億節課程的流暢穩定進行,如今技術產品化帶來的優勢正在逐步顯現。
除了自研技術之外,51talk還通過外延并購來強化自身技術優勢。今年3月,51Talk宣布收購知名AI啟蒙英語學習軟件GKid,進一步完善其AI能力與體系。4月24日,宣布收購教育平臺考拉閱讀。考拉閱讀是中國領先的中文閱讀能力評估體系、培訓閱讀體系的開發者。從以上種種舉措不難看出,51Talk進軍智能教育的宏大野心。
轉型之路任重道遠
不過,對于想要轉型的51Talk來說,其同樣面臨來自內外部的多重挑戰。
首先,是需要面臨激烈的行業競爭。按照51talk的計劃,其接下來的重點將是面向少兒的素質教育和面向成人的語言學習教育,而這些領域都是教育巨頭必爭之地。比如在素質教育方面,新東方成立了素質教育成長中心,好未來旗下的學而思培優也推出了素質教育品牌——學而思素養中心。
在成人教育方面,不僅有高途、新東方、學而思等新進巨頭大舉殺入,更有各細分領域的傳統巨頭重兵把持。比如,編程語言學習方面有達內教育,財經考證學習領域有中華會計網校等等,以此來看51talk的后續發展仍免不了與巨頭對壘。
在AI教育領域,其同樣也將面臨不少巨頭的沖擊。前有一直主打“AI+教育”的科大訊飛,后有網易有道,更有字節跳動、騰訊、百度等一眾巨頭云集AI教育領域分食,這意味著即使在AI教育領域其面臨的競爭壓力仍然不小。畢竟,相比在AI領域有著深厚技術積累的巨頭來說,51Talk遠難以與之直接對抗。
其次,就新業務本身來說,由于素質教育與成人教育的“非剛需”性,使其與原來的K12業務有著本質不同。比如,素質教育偏重青少年人文和科學素養的訓練,不像考試那樣具備剛需屬性,其報名和續費都高度取決于家長的態度,外部影響有限,成人教育也與之類似,這些因素決定了素質教育和成人教育很難保證高頻次消費,其中的不確定性更大。
最后,生源結構和師資結構,在轉型之后很難在短期之內得到適配。比如,原本教授考試的老師現在教語言學習不一定能適應,成人教育的需求點也與原本的K12教育有很大區別,這些都是需要克服的階段性痛點。
從各方面來看,51talk的轉型都不容易,但這并不意味著51talk全無機會。一方面,從其所涉足領域來說,語言學習相對細分而51Talk又深耕多年,因此即使有巨頭進入,短期之內仍不會對其形成壓倒性的優勢,畢竟巨頭進入教育領域一定是全面介入的。另一方面,AI教育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機會,目前這個市場仍然是個增量市場,短期之內各路玩家之間的沖突還不會太大。
從這個角度來說,51Talk仍有機會殺出重圍。但從長期來看,51Talk若想要在巨頭環伺的市場中確立自己的行業地位,卻依舊任重道遠。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