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品易品牌難,“無感式”營銷或成品牌增量新密碼
文 | Sober
回顧2020,據天貓官方數據,357個新品牌摘下細分品類銷售桂冠,半年后的2021天貓618,459個細分領域TOP1再次出現,新品牌從0-1似乎越來越容易,而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雙11,更多“爆品”似乎呼之欲出。
但一時高光的背后,更多的是新品牌的衰亡,某頭部平臺曾給出過這樣一個數字,新銳品牌成立一年后,存活率不足50%,三年后依舊存在的品牌不足20%。與此同時,最近“新消費”正在成為一個褒貶不一的話題。
事實上,消費升級,需求細分是大趨勢,跳出“新品牌”之外,無論新銳或是成熟品牌,品牌建設應永不止步。可當下的營銷環境下,他們正在面臨著流量見頂,消費者注意力分散,營銷效益正在下降等一系列問題。高競爭背后,是巨大的生存挑戰。
正如小米互聯網業務部商業營銷品牌總經理陳高銘在2021金投賞《硬核增長,生生不息》演講現場指出的那樣,這是最好的爆品時代,也是最難的品牌時代。
移動營銷不斷變革的當下,品牌如何才能實現與消費者高效精準的“連接”與“觸達”,以占領品牌心智,長期塑造品牌價值?在廣告投放過程中,如何避免“硬廣”以及“瘋狂種草”給他們帶來的抗拒心理,實現“超預期”增長?或許當下,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全方位覆蓋并深入消費者生活的“無感式”營銷,是更好的一種選擇。
01
當手機xAIot成未來十年核心戰略
小米營銷如何做好與用戶的“連接”
正如開篇所說,當下無論新、老品牌,品牌建設是唯一且持續的目標,但如今品牌陷入“流量與用戶增長”的圍城中,意味著營銷需要創新。
事實上,就當下討論最多的“流量”打法與用法這一問題,小米營銷早在2020年便指出,流量思路不符合未來品牌營銷的思路,未來的營銷是什么樣?小米營銷當時給出的答案是,智能場景下的全場景營銷。同時,把手機xAIot作為未來十年核心戰略的小米,也開辟了一條以智能硬件生態為基礎的全新營銷賽道。
2021年,營銷又需要怎樣的創新?有趣的是,近日,一篇《年輕人開始反“種草”》的文章走紅網絡,事實上,從此前生硬、推銷式的廣告,到近兩年的瘋狂種草等粗暴直接的方式,已經越來越容易引發消費者的反感。因此,在合適的場景中,深入用戶生活,在潤物細無聲的同時,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還能給用戶帶來驚喜體驗的營銷,才是品牌和用戶所需要的營銷,小米稱其為“無感式”營銷。
在Morketing看來,“無感”可以體現在兩方面。其一,無感的滲透與連接,這就需要產品、終端設備、軟件共同發揮作用,無時無刻觸達且連接用戶碎片化的時間;其二,就是硬件條件支撐下,對用戶進行潤物細無聲般的影響,這則需要“軟性內容”的進一步支撐,具體體現在廣告層面,即更具創意的廣告形式,在恰如其分合適場景之下,為用戶提供他們需要的內容,以及“超預期”的驚喜體驗。小米的生態,足以支持以上一切。
先看硬件條件方面。據Canalys2021年第二季度數據顯示,小米手機Q2手機銷量超越蘋果,首次躋身全球第二,而在電視方面,據奧維零售-電視出貨量統計數據顯示,小米更是一舉拿下銷量、增速雙第一,連續10個季度穩居國內第一。
此外,作為AIoT中樞,國民級AI生活服務助手小愛同學,月活用戶首次破億,搭載并激活小愛同學的智能設備數超3.74億臺,如今的小米,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消費級AIoT平臺。
那些接入AIoT的設備,則包括從手機、電視,到投影儀、智能手環、平板、各類APP在內的一切。毫無疑問,這些設備是全面進入用戶生活最好的入口,也是連接用戶的橋梁,更是小米收集且積累用戶習慣的龐大數據倉庫。
智能設備之間的互聯,意味著營銷渠道的互聯互通成為可能,品牌可以通過“搭載”這些設備實現全時段、全場景、全滲透,進一步在消費群體中樹立品牌心智。
關于“互聯互通”,可口可樂x小米手機&OTT的合作是典型案例之一。在本次合作中,小米OTT與小米手機全面實現雙屏聯動,大屏觀賽,覆蓋用戶從開機、觀賽、奪金閑暇時刻全鏈路,小屏看賽事資訊,即時更新,系統級聯動見證賽事高光時刻。這種品牌與用戶“共同見證”的聯動,也實現了用戶與品牌價值觀的共鳴。
另外,還有一點也可以直接體現出小米在廣告服務上的話語權與成績。Morketing一直持續追蹤國內互聯網公司廣告營收情況,據小米財報顯示,Q2季度,其廣告營收為45億元,同比增幅46.2%,值得注意的是,小米也是前十名中,唯一一家“硬件”公司。這些在B端取得的成績,毫無疑問離不開小米技術的革新,以及小米生態鏈底層架構的整體布局。
02
讓營銷回歸生活
“無感式”營銷帶來的超預期“服務”
那么,如果小米IoT之下的硬件設備是通往流量與消費者的那個“入口”,通過物聯網與消費者形成“連接”后,又該如何利用場景觸發用戶需求,服務好消費者?單一的場景是否足夠?用戶的碎片時間是否能夠聚合?
正如小米營銷給出的最新解決方案那樣,通過足夠多的硬件進入消費者生活只是第一步,在小米營銷看來,廣告是藝術,也是生活,更是服務,比起所謂的“硬廣”,能夠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并占領消費者心智的內容,才是能為品牌帶來“超預期”效果的廣告,也就是“硬件無感”的下一步,“營銷無感”。
小米營銷一直在探索場景營銷的創新,打破傳統硬廣營銷生態,讓營銷成為服務,而小米的智能硬件生態,已滲透用戶24小時碎片化生活場景,也為品牌的場景營銷創造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以安佳x小米營銷的合作為例,據Morketing了解,安佳與小米營銷雙方聯手開設小米OTT電視安佳烘焙頻道,同時陸續打通AI小愛同學、智能音箱、小米手機、小米冰箱、米家電烤箱等載體和入口,通過數字生活空間展示給更多年輕用戶。
而小米OTT大屏作為此次重要的營銷媒介,通過AI開機、AI畫報、小愛同學OTT內容植入、品牌號、首頁拼圖和知識頻道推薦,助力搶占家庭用戶第一注意力。據悉,目前烘焙課程的用戶累計觀看時長已經超過一萬小時。三大關鍵詞自投放開始,喚醒量逐階上升,單周累計喚起量達8091次。用戶還可在小米OTT上通過電視淘寶一鍵購買安佳產品,打造大屏界面的閉環消費路徑。顯然在這里,用戶增長與流量增長,可以進一步變為生意的增長。
當內容成為每個用戶的消費剛需與最有效的品牌種草方式之一后,小米營銷不僅僅只停留在“搬運工”這一角色之上,而是希望做出更有價值的內容,用大屏展現美好生活方式,進一步進入并影響消費者心智。
如果說當下同樣正火的手機直播“屏”可以隨時進入到消費者生活,梯媒的“屏”是影響消費者決策的“最后一公里”,那么家庭場景中的OTT大屏則是影響大眾消費決策的最后一環,也是最為關鍵的一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金投賞現場,小米營銷還舉辦了關于《大屏營銷的新格局與新增長》圓桌論壇,毫無疑問,OTT大屏營銷,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會繼續創造增量價值。
事實上,無論是硬件帶來的入口與連接,還是OTT、AIoT等創意廣告生活化、藝術化的呈現,都是在“服務”用戶與品牌。而冠能 X小米AIoT的案例,便很好展現了小米如何化營銷為服務,以及如何用黑科技賦予品牌新價值。
本次合作中,小米營銷與雀巢冠能跨界打造的定制寵物智能喂食碗,開創了寵物服務的一種全新模式。基于小米智能生態體系,深度植入科學養寵知識,生成個性化喂食計劃,滿足了用戶智能便捷和科學營養的雙重需要,這都推動著冠能產品以一種全新的場景式體驗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為其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從而達到科技賦能寵物健康的目標。這種“廣告即服務”的做法,無疑也為品牌帶來了更高價值的營銷效能。
03
AI、IoT、OTT都是底色
品牌營銷需要新方式
最后,當我們再次回歸到當下現實的市場與營銷環境中,毫無疑問的是,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在無限擴展著營銷的內容與形式,成為品牌營銷創新的支撐力。某種程度上,小米營銷的全場景營銷與AIoT閉環生態重構了用戶、流量、品牌三者之間的關系,無疑可以幫助品牌在新營銷中邁出重要一步,而那些更具創新的廣告形式、更符合消費者喜愛的廣告內容,也可以為品牌創造出超預期的品牌體驗。
對于那些力求走出流量之困的品牌,OTT或許是一個解法,小米營銷已經走在前面;而那些需要建立或持續打造品牌壁壘且尋求進一步增長的品牌而言,則需要進一步滲透消費者生活,而這種通過潤物細無聲的“無感式”營銷手法,更值得一試。
END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報名參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