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億美元的植物肉市場中,星期零、閃閃力量等如何詮釋“未來食品”? | 品牌出鞘
「品牌出鞘」是刀法研究所(ID:DigipontClub)推出的全新欄目,每周一更新。我們會每周重點關注一個賽道,并為你精選5-10個新品牌(涉及新銳品牌/成熟品牌)。
---
2020 年初,紐約客曾發布一篇名為《Will China Buy Fake Meat?》(中國人會買“假肉”嗎?)的文章,如今,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言而明。
據歐睿國際預測,中國的人造肉市場規模在 2023 年或將達到 130 億美元。而 CBNData 的數據顯示,僅僅在 2020 年,國內針對人造肉公司的投資事件多達 21 件,同比增長 500%。
在消費市場中,連鎖快餐巨頭如肯德基、麥當勞;新式茶飲如喜茶、奈雪的茶;以及咖啡品牌如星巴克、瑞幸等,開始不斷打出“健康”、“低卡低脂”、“無激素”、“零膽固醇”的宣傳語,共同試水植物肉的新潮流。
回看植物肉的發展歷程,2019 年曾迎來第一個“高光時刻”。當時,美國洛杉磯的人造肉公司 Beyond Meat 登陸納斯達克,上市首日漲幅高達 163%。但同樣是這家公司,最新一期的財務數據顯示——2021 年第二季度“虧損超出預期”。
“fake meat”,如其名所示,不是真肉。國內現階段大致有兩類,一種是以植物蛋白為原料來模仿肉類口感的“植物肉”;另一種則是利用細胞培養技術培育出的“試管肉”。但前者頻繁陷入智商稅質疑,后者則仍將面臨倫理學指責。
品牌不斷試水,但如何讓消費者買單?本期「品牌出鞘」欄目,就為大家帶來了 7 個國內的植物肉品牌,一覽它們的突圍方向。
---
/星期零STARFIELD/
年度融資金額最高
星期零STARFIELD 正式成立于 2019 年,通過科學技術和天然植物制作更健康美味的植物肉,讓更多人踐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致力于用食品科技的力量,共益人與自然
作為國內唯一擁有自主研發能力及生產基地的植物蛋白肉企業,星期零曾獲第 3 屆 iSEE 創新獎新銳先鋒品牌、2021 中國餐飲產業影響力品牌等。目前,品牌 SKU 超 100 款,覆蓋 B 端與 C 端市場,相繼與奈雪的茶、喜茶、德克士、桂滿隴上百個品牌合作,并針對零售市場推出植物基蛋白棒等產品。2021 年 8月,官宣 SNH48 孫芮成為星期零 x 瑞幸咖啡“植場套餐”的健康新品大使。未來將持續瞄準 C 端,逐步完善全國渠道布局。
融資信息:
2020 年 3 月,完成數千萬人民幣天使輪及 Pre-A 輪融資,投資方為愉悅資本、經緯中國、New Crop Capital、Dao Foods International
2020 年 8 月,完成千萬級美元 A 輪融資,投資方為云九資本、愉悅資本、經緯中國
2020 年 10 月,完成上億人民幣 A+ 輪融資,投資方為光速中國、云九資本、愉悅資本、經緯中國
銷售渠道:
線上:天貓、京東、抖音、小紅書、有贊、微信小程序等
線下:與包括精品餐飲、大型連鎖餐飲、新零售等在內的 100+ 品牌合作,覆蓋全國 14000+ 家門店
主推產品及售價:
混合口味蛋白棒 28.9 元/60G *4
花花零感包 24.9 元/200 G
一口植物肉絲 12.9 元/50 G
/閃閃力量/
國內唯一濕法擠出技術擁有者
閃閃力量誕生于 2020 年,致力于在美食之外,帶來對地球、動物、身邊的人以及對自己友善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為植物肉品牌 Hey Maet 旗下面向 C 端的子品牌,后者由硅谷的國際化創加速平臺 OnePiece Work 孵化。
團隊核心成員出身高校、傳統食品公司等,擁有豐富的創業或快消品從業經驗。作為國內唯一濕法擠出技術擁有者,閃閃力量曾獲天貓新品牌創造營 TOP5、Wow Food Award、iSEE 創新獎等獎項;旗下產品“閃閃熱狗”上線 3 天銷量破千,為 5 月全網植物基產品類目銷量第一。2021 年,品牌與阿那亞戲劇節達成合作,并入駐 wework 舉辦聯名活動。
融資信息:
2020 年,完成數百萬人民幣種子輪融資,投資方為 UpHonest Capital
2020 年 8 月,完成近千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天圖投資、雙塔食品
2020 年 12 月,完成數千萬人民幣 Pre-A 輪融資,投資方為君盛投資、微光創投
銷售渠道:
線上:天貓、抖音、有贊、微信小程序、社群等
線下:進入北京、上海、廣州的多家網紅餐廳,部分產品在盒馬、好樂迪等有售
主推產品及售價:
閃閃元氣卷 14.9 元/100 G
閃閃熱狗 29.9 元/盒
/優膾/
孵化自有媒體品牌
優膾成立于 2019 年,以“推動蛋白質來源多樣化”為目標, 采用國內原料并在國內生產,主張從中國開始締造全方位的植物基飲食生態系統,改變全球植物基飲食版圖。
創始人姚嘉誠曾擔任紐交所上市公司 YEXT 的中國業務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團隊擁有 10 年以上品牌、商務拓展及運營管理工作經驗。目前,旗下首個植物基食品品牌“Zrou株肉”生態系統觸達人數超過 270 萬,社交平臺上關注品牌的粉絲數量超過 7 萬。除 Zrou株肉外,優膾還創立了專注可持續生活方式的媒體品牌 OwnWhatYouEat,探索消費背后決定方式,內容為全英文。未來將進一步完善品牌矩陣,開發多款即食類產品,并逐步進入海外市場。
融資信息:
2019 年 12 月,獲種子輪融資
2020 年 12 月,獲 150 萬美元天使輪融資
2021 年 5 月,完成 730 萬美元 A 輪融資,投資方為 TRIREC、Thibault Villet 及個人投資者
銷售渠道:
線上:京東、微信小程序等
線下:進入 711 、羅森等核心便利店,部分中高端新型超市及餐飲渠道
主推產品及售價:
植物肉蛋白肉餡 29.9 元/300 G
意式植物肉醬千層面 29.9 元/310 G
/新素食/
全球首款植物五花肉
新素食成立于 2020 年 3 月,核心產品是擁有自然紋理的“整塊植物肉”,致力于打造更適合中國人飲食習慣,日常烹飪八大菜系皆能滿足的植物肉產品。
品牌管理團隊來自世界 500 強、阿里、中糧等公司,產品研發團隊來自食品行業研發一線,擁有行業領先的植物蛋白混合重組 3.0 技術和生產體系。目前,品牌已在 B 端已經入駐了包括黑珍珠餐廳在內的 100+ 家餐廳,并與多位國家級專業烹飪大師合作,全面開發新素食植物肉應用。同時,集團旗下另有“蛋白小喵”零食品牌,于 2020 年上線了植物肉零食類、復合調味料類產品,上線后迅速成為天貓人造肉零食品類 TOP1。
融資信息:
2020 年 6 月,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御勢資本、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
2020 年 7 月,完成數千萬人民幣 Pre-A 輪融資,投資方為經緯中國、盛美啟明
銷售渠道:
線上:天貓、有贊、盒馬鮮生等
線下:入駐超市、便利店、餐廳等渠道
主推產品及售價:
植物五花肉 19.9 元/220 G
植物牛肉 25.9 元/230 G
/除了肉/
首推固體植物蛋黃品類
除了肉植物肉品牌于 2019 年成立,以“÷”為品牌語言,定位為研發驅動型企業,旨在做高性價比的、好吃的高蛋白食品,成為更適合中餐需求的植物肉品牌。
創始人姜濤從咖啡行業轉向植物肉領域創業,現任中歐植物基產業促進會會長。品牌在上海自有工廠,針對 B 端商家開展“定向定制化植物系產品”服務,并開發了全球首款“植物基固體蛋黃”。目前,除了肉已達成與喜家德等上百家門店的合作,推出植物肉水餃等產品,預計年銷售額將破千萬元。未來將發力 C 端電商市場,并逐步上線預包裝食品和休閑零食系列產品。
融資信息:
2021 年 8 月,完成數千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華蓋資本、泰煜投資、利和萃取、利寶特食品
銷售渠道:
線上:開設品牌淘寶店鋪
線下:進入喜家德等餐飲連鎖店,并入駐部分超市渠道
主推產品及售價:
植物牛肉干 29 元/100 G
/妙鮮/
獲杭州拱墅區政府投資
妙鮮成立于 2019 年 9 月,定位“大健康產業”,針對現代人面臨的健康問題,致力以“定制化的低卡、低脂肪、零膽固醇和低嘌呤營養餐”作為健康解決方案。
創始人陸杰樑是連續創業者,擁有多年膳食研究和大集團合作經驗。目前,品牌主要在 B 端與連鎖餐飲企業合作,通過預制菜的形式在全國 500 多個經銷渠道售賣。未來將醫療機構作為主要進駐的目標市場,也將面向 C 端市場推出“定制營養餐”。預計 2021 年營收為 500 萬, 2022 年將達到 5000 萬。
融資信息:
2021 年 6 月,完成數百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杭州拱墅區人民政府
銷售渠道:
線上:暫無
線下:預制菜在全國 500 多個經銷渠道售賣,并將進駐千家醫療機構
主推產品及售價:
暫無
/周子未來/
國內首家細胞培養肉公司
周子未來成立于 2019 年,是國內首家從事細胞培養肉研發、規模化生產和銷售的企業,致力于引領健康飲食新風尚,并從源頭上解決未來肉品的供求矛盾問題。
公司聯合創始人兼 CEO 丁世杰是全球細胞培養肉領域第一位博士,首席科學家周光宏教授為國內肉類加工領域權威專家。2019 年 11 月,團隊研發出中國第一塊肌肉干細胞培養肉產品,打破了國外培養肉生產技術的壟斷;次年 6 月,團隊通過技術改良和迭代,研制出重達 50 克的培養肉產品并進行首次試吃,成為該領域邁向產業化的里程碑。目前,由于成本較高,該類人造肉仍處于商業化初期階段。
融資信息:
2020 年 12 月,完成 2000 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經緯中國
銷售渠道:
暫無
主推產品及售價:
暫無
---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