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花博會,或將成為跳馬百億產業的跳板
在很多人看來,地處長株潭交界之處,雨花區最南邊的跳馬鎮,已經沉寂很長一段時間了。
這是一個沒有地鐵、沒有城市商業綜合體、不準再建高樓大廈、工業企業已經全部遷出、缺少本地穩定就業機會的地方。雖然歸屬于長沙市,但跳馬卻似乎難以擺脫長沙農村的命運,只能眼見著其他村鎮一步步城市化,眼巴巴地看著隔壁的暮云鎮快速發展起來。
如果沒有日漸火熱的石燕湖旅游景區,也許,跳馬鎮會是全長沙最默默無聞的一個鎮。跳馬這地方,除了那堆賣出去是錢,賣不出去就是柴火的花花樹樹,還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呢?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跳馬人,這是我無力反駁的說法。但最近,伴隨著湖南省花卉苗木博覽會在雨花區跳馬鎮石燕湖景區順利舉辦,通過觀察整場活動的許多細節,我發現,新的跳馬即將到來。
在湖南省花博會、紅星花卉大市場搬遷、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等一系列政策規劃逐步落地后,我看到了一個百億級產業正在跳馬悄然崛起。在各級政府和投資商的支持下,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村民富起來,越來越多綠色企業發展起來,真正將綠心地帶的綠水青山化為金山銀山。
跳馬起跳基礎底座即將完成 三個方面看出跳馬未來潛力
對跳馬人民而言,最近這段時間驚喜頻發,一個厚積薄發的跳馬漸漸展現在大家面前。從三個方面來看,跳馬起跳的基礎底座即將完成。一個真正的跳馬新城,正在蓄勢待發,隨時準備“跳”起來了。
(1)湖南省花博會長期落戶 跳馬迎來走向世界的大舞臺
10月17日,湖南省花卉苗木博覽會順利落下帷幕,3天時間,5萬余名市民線下參加活動,60多萬人參加云觀展。在我印象中,盡管跳馬已是全國知名的花木之鄉,但這是歷史舉辦的最大型規模花事活動,不僅體現了各級政府對跳馬的重視程度,也真正在湖南民眾面前擦亮了中國花木之鄉的招牌。在前往花博會的路上,你會發現跳馬鎮各村均擺設了展臺,向前往花博會的游客展示了當地的特色產品。在參觀跳馬鎮復興村村民創辦的育景園之時,眼看著一臺臺外地車牌來園區里穿梭,一臺臺吊車將精品造型苗木裝車,我就在想,省級花博會的魅力果然不同凡響。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7日上午,在雨花區政府的推動下,雨花區“興花富民”產業對接會議在跳馬鎮政府順利舉行,雨花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與跳馬鎮花卉苗木協會,紅星實業集團與跳馬鎮15個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共同簽署了花卉苗木合作框架協議,積極開展技術研發、苗木銷售、苗木定制等方面的合作。
可以肯定是,借助湖南省花博會的大平臺,不管是綠化苗木老板們,還是全省各級政府單位、花木相關產業企業,都將對跳馬的花木產業發展擁有更加真實的認知,為未來跳馬花木產業崛起提供堅實的基礎。
據悉,以后湖南花木博覽會將長期落戶在雨花區跳馬鎮,并為申辦中國花卉博覽會、世界園博會打基礎,逐步辦成世界級的盛會。這樣一來,伴隨著后續省花博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不僅會有更多政府、社會力量推動跳馬苗木產業崛起,來自全省各地優秀的花木企業與花木產品也將不斷刷新跳馬人民認知,推動他們研究新產品、新工藝、新模式。
可以說,擁有了湖南省花博會這個大平臺,跳馬鎮這個長株潭綠心中的花木之鄉,發展將更有底氣。
(2)跳馬“擁抱”紅星花卉大市場 補齊花卉市場領域發展短板
從今年上半年開始,筆者詳細在跳馬、柏加區域進行調研,重點從杜鵑、桂花這類跳馬優勢苗木品種進行了解,最后發現跳馬花木產業的嚴重短板——高度依賴于面向工程客戶的TOB型地栽綠化苗木,嚴重缺乏面向廣大消費者的TOC型家庭盆栽產品。
這種產品資源配比嚴重不平衡的產業結構,阻礙了跳馬花木產業的發展。參加本次湖南花博會,給筆者的觸動很深。本屆花博會中所展出TOC的主要產品以盆景為主,而盆景作為一種藝術品,其價值更偏向于收藏,在相對低端的普通盆栽型植物領域,跳馬鎮的產品依舊匱乏。
毫不夸張地說,以目前的跳馬的產品結構來看,盡管跳馬承辦的是花卉苗木博覽會,但跳馬對外展示的核心產品還是以傳統苗木為主,缺少花卉元素。舉個例子,在最近這幾年,為跳馬苗木產業增添“花”屬性的新田村一眾花卉基地,其種植的產品多以時令草花產品為主。這些時令草花主要面向什么用戶?有什么用途呢?
主要還是應用在B端,提供給園林綠化公司與活動展覽公司。當每年重大節慶日或重大活動到來之際,許多政府及企業會用盆栽的各色草花擺成不同的形狀,美化環境、烘托氣氛。
基于這種特殊的產品結構,你會發現,當江蘇、福建、云南等地基于電商、新媒體渠道可以將花木產品向全國市場放大,解決產品銷售難的時候,跳馬花木產業在整個線上的交易額依然難以突破,甚至許多企業和農戶還面臨著銷售難、回款難、做大難的痛苦。
與之相對的是,種植盆栽類產品并通過線上渠道銷售的農戶們,不僅可以收款及時獲得源源不斷的現金流,還能賣出更高產品溢價,穩步提升土地生產價值。
當然,這是許多歷史原因造成的。從模式和產品的生產角度出發,面向綠化工程和面向廣大消費者,這兩種模式都有其特性和優劣勢。但在如今整體房地產行業發展紅利漸失的情況下,跟房地產行業擁有極強關聯的園林綠化施工企業的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對園林綠化企業和苗木種植企業/個體而言,需要憑借更強的資源人脈、更扎實的技術功底、更雄厚的資金實力、更有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更優秀的團隊,才能在這個紅海中殺出重圍。
事實上,僅以資源人脈來看,以省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與政府采購中心公開的數據來作為依據,會發現跳馬本土企業在園林綠化工程承攬方面競爭力并不大。而實際上許多湖南綠化園林工程的苗木又來自于跳馬。
以B端苗木業務為重點的跳馬鎮,在整個園林綠化產業里位于供應鏈下游,主要以種植苗木參與其中,這就會出現許多企業和農戶會同時面臨利潤薄和受行業波動大的問題。也許,推動苗木產品精品化,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突圍之策。
但值得關注的是,這種問題并不是跳馬才有,隔壁柏加也面臨著這樣的難題。舉個例子,杜鵑和桂花是跳馬的熱賣產品,杜鵑花盆栽、桂花盆栽,都是面向C端消費者的熱賣品種。但在整個跳馬柏加片區,你無法找到品種齊全、產量足夠的杜鵑花盆栽和桂花盆栽供應鏈。
在這個時候,從健康的產業結構和將產業做大做強的角度出發,推出更多優勢品種的盆栽類產品,面向個人消費者群體,將讓跳馬整體的花木產業變得更多元、更健康、更有前瞻力。
這樣的結論,有些人不相信,有些人只想悶頭做,而我這樣的“外行”人,既沒資格來點評,也沒有足夠的說服力。
我在一片質疑中,也曾以“外行人”身份從福建漳州尋找茶花、杜鵑花盆栽品種,依靠拼多多花2個月時間創造了十多萬元的營收,試圖證明我的觀察是正確的。但盡管如此,以我個人的力量,又如何能推動一個區域產業的變革呢?
所以,當近幾天聽聞紅星花卉大市場將整體搬遷到跳馬鎮金屏社區的時候,筆者內心格外激動。因為,這個比筆者個人擁有強太多說服力的花卉市場搬到跳馬后,一定會在耳濡目染中改變跳馬人的思維,打開跳馬人的視野,推動跳馬苗木產業走向普羅大眾。
有消息稱,新紅星花卉市場,選址位于雨花區跳馬鎮的金屏起步區,總占地320畝。目前,項目一期230畝用地土規調整、綠心準入、省級項目備案等手續已完成,正以單報方式啟動城規調整。
新的紅星花木博覽園,將集花卉苗木展示、花卉博覽、觀光休閑、新興科技等功能于一體,成為中部地區具有影響力的現代花木文旅綜合體,形成全省花卉苗木精品示范交易中心、網上交易中心,實現花木品牌戰略,助力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打造。而以后的全省花木博覽會會址,也計劃長期落在紅星花木博覽園。
這就意味著,跳馬不僅將是湖南周邊主要的綠化苗木種植地,還將成為長沙主要的花卉集散地。在一筆筆訂單的刺激下,我相信,只要新紅星花卉市場在跳馬正式開放,不管是來自紅星花卉市場的商戶,還是跳馬的本地居民,都將認識到花卉產業的價值,助力跳馬成為在花卉和苗木兩大領域均有產業鏈優勢的花木產業重鎮。
屆時,跳馬種植的盆栽、設計的盆景,不僅可以在往后的省花博會中大放光彩,還將可以真正在花博會中打通交易的閉環,通過直接線下購買或線上下單的模式,讓游客們直接將盆栽帶回家。
本屆花博會,由于缺乏普通平價的零售盆栽,總感覺不接地氣。如果未來的花博會放在新紅星花卉市場,跳馬本地+湖南本土+省外的花卉,將百花齊放,成為更具影響力的花博會。
雨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雨花區將高起點、高標準建好紅星花卉新市場,建設集種植、銷售、科研、觀賞、交易等于一體的花木全產業鏈,打造“永不落幕的花木博覽會”。并以花木博覽會、紅星花卉市場遷建為契機,加快花木產業品質化、高端化、數字化,提振全國花木之鄉的品牌影響力。
可以說,新紅星花卉市場落地跳馬鎮,勢必推動跳馬花木產業的變革,在透露出政府對于跳馬重視力度的同時,也真正預示著,一個百億級產業在跳馬崛起,絕對不是空喊口號,這將徹底提升跳馬綠心的土地價值,推動跳馬苗木產業的升級與發展。
(3)通過參與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建設項目 跳馬迎來“起跳”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憑借著花博會與新紅星花卉市場兩大平臺,跳馬本身的苗木產業已經擁有極大的發展潛力。除此以外,規劃建設中的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讓跳馬成為了長株潭一體化的重要參與者。
10月11日,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總體城市設計方案征集資格預審公告》,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面向全球征集總體城市設計方案。公告透露,綠心中央公園將按照“國際視野、國內頂尖”的總體要求,“湖湘特色、國內領先、世界影響”的總體目標,打造成“具有世界影響的城市群生態綠心、彰顯湖湘特色的長株潭中央客廳、人民美好生活的高品質共享空間”。
據媒體報道顯示,政府將會按照“國際視野、國內頂尖”的要求,遴選出最優設計方案,于2022年4月底前正式公布。按照總體規劃,綠心中央公園總面積約391.17平方公里,而控制建設區面積僅為15.25平方公里,將把更多的空間留給生態廊道、園藝博覽園、花卉博覽園、湘江風光帶、森林康養基地等生態功能區。
其中,按照現在的規劃,屬于綠心中央公園的石燕湖森林公園、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花卉博覽園、金屏融城科創小鎮均在雨花區跳馬鎮。待到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建設完成,這將會是國內唯一一個大型城市群綠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綠心,將長株潭一體化推向新的階段。
屆時,依托于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所帶來的影響力,在長株潭逐步實現綜合交通一體化之后,跳馬作為長株潭的交界之處,將依靠強有力的地理優勢,讓花卉苗木、休閑民宿、鄉村旅游、生態康養這些核心產業輕松輻射廣大的長株潭用戶,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綜合來看,圍繞著湖南省花博會、新紅星花卉市場、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跳馬起跳的基礎底座已經即將完成,一個全新的跳馬正在誕生。
“起跳”預熱時 給跳馬的發展建議
筆者認為,以各級政府對跳馬的規劃情況來看,跳馬已經逐步擁有了強大的頂層設計,成為了全國鄉村振興標桿案例,并有打造多個百億級產業的潛能。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上級政府給跳馬搭建了一個既能實現百億級收入又能保護綠水青山的大舞臺,但到底能取得怎樣的成績,關鍵還是得看跳馬自身的行動。這,不只是雨花區和跳馬鎮領導們的事情,更是所有跳馬人自己的事情。
曾經,有的人抱怨政府給跳馬的撥款不夠、支持不夠,還有人抱怨綠心的規劃阻礙了跳馬拆遷,影響了他們暴富。但我想說,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與其一味地尋求撥款和拆遷所帶來短暫快感,不如強化自身認知、能力,自力更生,創造自己的可持續造富之路。
盡管會面臨一定的風險和爭議,但筆者還是希望能談談對跳馬發展的一些建議。整體來說,花木產業,依舊會是跳馬人參與度最高的產業。從花木產業鏈最下游邁向百億產業,我們急需新思路、新模式,新技術,新人才。
(1)推動人才扶持 “留下來”、“引進來”雙頭并進
做企業、發展產業,都離不開人才。跳馬鎮,嚴重缺人才,尤其是年輕人才。截至2019年末,跳馬鎮戶籍人口為69205人,直接或間接從事花卉苗木產業的有5萬人,但其中年輕人占比極少,大多數跳馬年輕人畢業后都在外工作,鮮少有在跳馬全職參與花木產業的人。
以筆者幾百名同學舉例,沒有聽聞有一個人全職從事苗木種植領域,有少數的同學因駕駛吊車、挖機工作間或參與苗木產業,但大多數人工作與之無關。
跳馬需要怎樣的人才?電商、園藝設計、銷售、新媒體、短視頻、直播……等等。
上述這些工作大都與互聯網掛鉤,從業者以年輕人居多,從業門檻相對較低但做好不容易,想要吸引專業年輕人才,需要標桿案例。比如在電商這個領域,以筆者此前在阿里巴巴調研結果和與部分商戶溝通的情況來看,依靠1688銷售B端綠化苗木實現年收入幾十萬到上百萬的人也不在少數,對個體戶而言這不失為一個能解決銷路的渠道。
然而,耳熟能詳的電商對于普通跳馬苗木從業者而言卻意味著高門檻。從拍攝到店鋪設計,再到店鋪運營,這就已經難倒了許多苗農。
好在改變已經發生,在本次花博會和疫情期間,跳馬就出現了少數依靠短視頻賣出自家綠化苗木的案例。
可以肯定的是,跳馬苗木產業的發展,不能只依賴于傳統線下,線上價值同樣重要。通過各類線上平臺如1688類B2B平臺、抖音快手類短視頻平臺、社群、網站、公眾號等端口獲得的客戶,是跳馬發展B端綠化苗木和C端盆栽花卉業務的一大助力。
因此,讓年輕一代跳馬人留下來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此外,吸引花木產業的專業人才也同樣重要。跳馬鎮的產業升級,對花木產業的技術研究創新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園藝設計人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個大型的產業,需要有成熟的龍頭企業,一家企業的發展則需要高端人才的支持。在跳馬,想要完成百億產業的目標,勢必需要走出多家億級、千萬級營收的企業。而這樣的企業單純依靠種植是很難發展起來的,需要多元綜合化的服務。
跳馬的發展,同時需要高校、科研機構與跳馬政府的深度合作,只有內外結合不斷補齊人才短板,才能走出更多現代化企業、龍頭企業,加速跳馬實現百億級苗木產業的小目標。
(2)推動種植精品化 打造高端產業鏈
目前,公開資料顯示,雨花區跳馬鎮花卉苗木種植面積達13萬畝,直接或間接從事花卉苗木產業的人員5萬余人。區內園林企業、綠化公司、苗木合作社、苗圃達到400多家,成規模化的苗木基地達28個。產品通過“線上宣傳+線下成交模式”銷往國內10余個省市,花卉苗木年產值逾13億元。
根據這個數據,跳馬苗木年均畝產10000元,人均產值不足26000元。數據背后暴露出了跳馬在苗木產業鏈中的尷尬地位。
很明顯,目前跳馬屬于苗木產業的最下游,主要依靠苗木種植創造經濟效益。處于這個鏈條,從業者將會經歷多環加價,最后導致許多個體種植戶會產生“我干的活最多最累最臟,但賺的錢最少”的印象。這是典型的高投入低產出商業模式。
這種情況體現在市場上,就是產品缺乏差異性、稀缺性。為了避免讓苗木成為“柴火”的結局,只要有人想買苗農就會賣,最終導致產品沒有議價權,產品價值被一壓再壓。
如今的局面是,跳馬人很難只靠種植苗木養活家庭,只能再通過傳統泥工、木工、油漆工等手藝活討生活。種植苗木的價值得不到體現,其商業化發展也會面臨重重困難。
但這種情況是能通過線下培訓與定向造型服務補貼結合等方式進行改善的。如果能夠推動苗木精品化種植,整個跳馬的花木年均畝產將得以提升,也將激勵出更多跳馬本地人全職種植花木,往花木匠人、新農民方向發展。
(3)聚焦產業綜合發展 挖掘多種新型業務
苗木產業不僅有花木種植,還有許多關聯業務,如工地綠化栽種、苗木養護、綠植租擺等。
一般來說,要進行綠化施工的工地在購買了苗木以后,會讓供貨方一并進行苗木栽種。而這也是許多跳馬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但目前跳馬村民的栽種配套服務呈現出強度大、收入不高的特點,比如一些村民從早上5-6點開始上車前往工地,大多數晚上7-8點才能到家休息,工資以120-140元/天不等。
苗木栽種雖然難度不大,但需要專業知識與熟練程度做支撐,如何提高栽種收益,保護從業人員的利益是需要承包單位進行多方位思考的。聚焦種植配套服務,綜合發展或許可以成為一個突破口。
在苗木栽種方面,企業在培養專業栽種人員的同時,還要為其進行專業養護知識的培訓,提高個人生產價值,使主要從業人員由“勞動型人才”向“勞動技術型人才”轉變。這樣一來,不僅從業人員的收入得以提升,跳馬企業“專業”“全能”的形象也得以樹立。
產業綜合發展不僅指向苗木產業,綠植產業也要給予更多關注度。如綠植租賃就是一項入門相對較低,對銷售能力、植物養護水平要求都不算太高的行業。
綠植租賃主要是指針對企事業單位的辦公室綠化需求,通過向客戶出租相關綠植產品,并定期澆水養護換新的業務。據筆者了解,目前該行業里月收入過千萬的企業不在少數,且市場可操作性強,門檻不高,非常值得關注。
目前的綠植租擺行業由于缺少品牌,全國租擺市場都還處于雜、亂、小的階段,因此具有巨大潛力。
發展綠植租賃的好處在于其主要面向小B端客戶,不僅回籠資金更快,同時還能有更高的產業溢價。
但值得注意的是,跳馬企業在發展綠植租賃業務的同時,不僅要注重專業性,還要抓住市場需求,如隨著市場對植物美學的要求提高,越來越多的企業提出了植物墻、花鏡等新型需求,這對于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會。
其實,關于跳馬的建議還有很多,筆者只給出了萬分之一。無論建議如何多變,其核心是積極地以新思路、新模式、新技術、新渠道、新人才、新體系去形成自身競爭護城河,從而擁抱全新的未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綠色資源看跳馬的長期價值,跳馬花木產業的百億級目標,一定可以實現。
文|小謙筆記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