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衛視和1688?太會整活兒了叭...
河南衛視,一種傳播現象
從牛年春晚的《唐宮夜宴》為始,豐腴的唐朝少女穿越大唐,到元宵奇妙夜的《芙蓉池》,繁華笙歌,美輪美奐;從清明奇妙夜的《紙扇書生》,在河南嵩陽書院、少林寺等經典古跡前乘興而舞,重回審美巔峰的北宋,再到端午奇妙的《洛神水賦》(原名《祈》)火爆全網,憑著“游若蛟龍”的視覺體驗,#河南衛視殺瘋了#霸榜熱搜,并成為中國文化輸出的一張名片。
河南衛視幾乎以一己之力,讓中國傳統晚會走出了舒適圈,以創新大膽的形式,融合3D、5G、VR、AR等現代科技元素,演繹了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也贏得了年輕人的關注。
繼追劇、追更之后,年輕人每到中國傳統節日之時,紛紛蹲守在河南衛視前,追起節日晚會,這也創造了一種傳播現象。
就像相關主創人員坦言:“堅持做文化的我們,遇到了正在等文化的受眾。”“殺瘋了”的河南衛視,背后是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底層支撐:
天時:短視頻的興起,讓創新型的爆款節目獲得極大關注,進而反哺整個“奇妙夜”系列節目的勢能;
地利: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便是秦磚漢瓦,河南作為中原文化的中心,有著厚重的文化素材和底蘊;
人和:出生于國家經濟快速成長期的年輕觀眾,有更為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和文化自信,也掌握著社交媒體話語權,具有傳統文化符號的優質內容,有了破圈的土壤。
作為收官之作,重陽奇妙游給“中國節日”系列節目“撒花完結”,但河南衛視對傳統文化符號和記憶探索的歷程,卻仍在繼續。
10月18日晚,河南衛視就以“天工開萬物”為新起點,融合了不同朝代的審美,從中國傳統制造工藝角度,講述有關中國工匠與手工藝的故事。
此外,河南衛視也進一步引入更多元的創意,與1688一起搞了點大事情,以《天工開物》為創意主題進行內容共創,探討古法手工藝和現代工廠的演繹和傳承。
當古典遇上現代,當作坊式的匠人,連接起規?;a的流水線,到底會碰撞起怎樣的火花?
手藝人,守“藝”人
一個國家的制造業歷史,也是一部文明史。
作為擁有璀璨制造文明的中國,自古便享有盛名,具有代表性的茶葉、瓷器和絲綢等商品,曾暢銷海外,成為那個時代的“硬通貨”,并在某種程度上,輸出了東方特色的生活方式。而在這背后,是無數手藝人的傳承、精進,造就了早期中國商品的美譽。
在河南衛視與1688的聯合宣發視頻中,便以《天工開物》中所提及的“天有五氣,以有五行”為開篇,分別摘取書中有關陶埏、五金和乃服的工藝描述,以舞蹈的形式,將古時的手工藝呈現出來,傳遞“萬物皆可找工廠”的傳播立意。
更多的畫面細節,則在河南衛視官微釋放的一只花絮短片中,在其中能看到舞者,“裹”上了“大地色”,踏著泥漿翩然起舞,也能看到染坊中高飽和度的顏色碰撞,既有“瓷”瓶乍破水漿迸的畫面,也有對金飾的微距抓拍。
估計,這屆網友又要感慨:沒點文化,真不敢看河南衛視了。。。。。。
此次,《天工開萬物》或將再一次上探中國美學。
在有關舞者的預告視頻中,相關主創人員強調“我們自己的審美標準”,并將以“龍門金剛”代表的粗獷之美、“天馬”代表的想象之美,以及“工坊”代表的工匠之美、色彩之美,用視覺語言去傳遞中國的美學體系。
陶瓷、染坊和銀飾,以及不同風格的審美拼搭,藏著“天工開萬物”的流量密碼,傳統手工藝與1688平臺上的現代工廠的聯動,成為節目的一大關注點。
工匠與工廠的奇妙聯動
手工藝文化,是技術傳承,也是藝術審美,兩者相互統一。
正如青銅器、陶瓷、染織、刺繡等中國傳統手工藝,它走向商品化的過程中,背后一部千年以上的技術進步史、審美變遷史,手藝人的創新和靈感,匯入到制造技藝的演進史中。
因此,手工藝的造物史,是一部科技史,也是交融了各民族審美特性,逐步形成的中華審美傾向的發展史。
在生活化的語境中,手工藝也是成熟的商品,通俗文化影響著它的生產方式、產品樣式、傳播手段、消費方式等,進而走進民眾審美,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因此,中國工廠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傳統制造技藝的升級演繹。
而作為阿里巴巴旗下供應鏈平臺,1688支撐起了龐大的供應鏈,覆蓋了原材料、工業品、服裝服飾、家居百貨、消費電子等行業大類共173個一級產業帶,約占全國一級產業帶數量的70%。
此次,河南衛視與1688的合作,致敬手藝人的同時,也是對中國工廠的“打call”,這背后折射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對于社會而言,守護手工藝和“技藝”,是對傳統文化的保護;
同時,好的手工藝品,也是好的內容,正如一眾奢侈品品牌都在強調手工的意義和內涵。河南衛視與1688的合作,同樣以產品創意延伸文化內涵,借由一線衛視和宣發資源,形成傳播力的內容,讓更多的人關注并守護“工藝文化”。
對于品牌而言,高效的傳播,能夠兼顧to B和to C;
在大眾的認知中,工廠是后端供應鏈的問題,品牌往往把它歸類于To B的范疇,而1688卻能夠將它運用到To C的傳播中,將中國工廠融入營銷體系,通過“天工開萬物”讓工廠融入到大眾化傳播語境中。
讓工廠走上臺前,強化1688萬物皆可找工廠的大眾化心智占位,這何嘗不是一種品效合一的營銷策略呢?
對于工廠而言,為1688源頭新廠貨商人節造勢,發現更多的生意可能;
如果說河南衛視與1688的合作是“空中投放”,那么深圳禮品展主辦方勵展華博攜手阿里巴巴1688,于10月21日-24日舉辦的1688源頭新廠貨商人節暨第29屆深圳禮品展則是“地面配合”,這也是繼今年四月之后,雙方的再次合作。
“天工開萬物”的傳播勢能,也將帶動對展會的關注度。
本次1688源頭新廠貨商人節暨第29屆深圳禮品展,規模將達30萬平米,6,500家展商,共13,000個展位展出,反哺1688背后強大的工廠生態,并為廣大中小微型企業打造“線下+線上”一體化的交易機會,為企業采購、選品、洽談提供高效平臺。
讓生產,變成生意
中國工業從1~100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進階過程,這其中包括眾多因素,也會有很多類似1688一樣的平臺、工具在協助企業成長。“生產”和“生意”在1688平臺上實現了打通,再通過展會發現更多生意可能,將客戶資產數字化,最終服務于“生意”。
不同產業、不同階段、不同需求的企業,都能準確地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讓生產與生意,不再充斥著復雜和繁冗的環節。
或許,正如《天工開萬物》宣發視頻中,勾勒出手工藝背后的美感,1688對中國工廠的發聲、提效和數字化轉型,相信也將對現代生產方式起到積極的作用。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