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夾縫中的破局之道
英特爾在桌面CPU市場中一家獨大,廣大玩家用戶體驗受制于每代產品有限的性能提升和頻繁更換的主板芯片組,“天下苦英特爾久已”,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AMD再次雄起。
自2017年銳龍發布以來,只能在中低端市場茍延殘喘的AMD,再一次對英特爾形成實質上的威脅,粉絲超一千萬的數碼自媒體LinusTechTips在評測AMD產品時如此評價:“AMD陣營的優勢,絕對不只有價格。”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AMD依仗技術優勢逆襲英特爾
只要討論個人芯片和服務器芯片市場,就一定會提到美國超威半導體公司(簡稱“AMD”)。作為1969年就創立的老牌半導體公司,AMD在CPU市場上的發展卻一直籠罩在英特爾的陰影中,截至2013年底,其CPU的市場占有率也不過剛剛超過20%。就在這樣艱難的處境中,AMD于2014年迎來了其歷史上首位女性CEO——蘇姿豐(Lisa Su)博士。
2019年7月7日,隨著使用zen2架構的3代銳龍正式開售,AMD的發展勢頭變得不可阻擋,營收與市場份額一路高歌猛漲。在蘇姿豐博士的帶領下,AMD同時與CPU巨頭英特爾、GPU巨頭英偉達開戰,在6年內達成了股價增長60倍的驚人成績。基準測試PassMark平臺公布的2021年度第一季度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06年來,AMD以50.8%的市場份額第一次在桌面CPU市場中戰勝英特爾。
這樣的優異成績,離不開AMD在技術方面的進步和巧妙商業策略的結合。一方面是AMD在CPU上技術大幅進步。2017年,AMD首發基于Zen架構開發的銳龍1000系列CPU,為桌面CPU市場的風流涌動埋下伏筆,并在2019年發布銳龍3000系列CPU(下稱“三代銳龍”)時徹底爆發。
相較于上代老型號,基于Zen2架構的三代銳龍超線程全系下放,不僅在專業軟件方面的表現普遍更勝一籌,而且在游戲方面也有了驚艷提升;同時,得益于7nm制程工藝,三代銳龍在功耗方面也有良好表現,例如規格為8C/16T的R7-3700X默認TDP功耗僅有65W,使其在不超頻使用時比同期英特爾產品有更良好的使用體驗。
另一方面,AMD定價策略表現出極大野心。相較于同期競品,三代銳龍的價格普遍大幅低于九代酷睿,例如:與售價409美元的I7-9700K對標的R7-3700X首發價僅329美元,性能卻直逼定位更高的I9-9900K——“性能比你強,價格比你低,怎么跟我玩?”一直以來穩居市場龍頭的友商英特爾,居然擺出一副完全招架不住的樣子,直到次年5月才發布十代酷睿作為回應。
需求增長促使市場上揚
AMD在市場上取得的相對勝利,可歸結為自身技術與商業路線的正確結合,但驚人增長不能忽視近來半導體芯片市場整體的變化。
首先,在新冠疫情依舊肆虐的背景下人們外出減少,居家辦公成為不得已的選擇,大眾對于電腦的需求劇烈上升。從AMD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當季度經營收入相較于上季度環比增長259.5%,主要得益于包括銳龍、霄龍處理器和半定制產品的銷售增長;而同時期英特爾也在整體收入下降4%的情況下,以PC為主的業務仍取得1%的逆勢增長——這足以證明需求增加對整體市場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其次,業務重心發生偏移,因“挖礦潮”出現的高性能計算芯片需求侵蝕個人PC市場,加劇其供給不足的狀況。標志性的虛擬貨幣比特幣(下稱“BTC”)一年增幅407.5%;以太幣(下稱“ETH”)一年增幅858.5%. 在如此瘋狂的市場中,結果之一就是顯卡產生了超高的溢價,其實際售價普遍高于所謂的“官方指導價”或“官方建議價”,同時還帶動了二級、三級等次級市場劇烈波動。
最后,根據3DCenter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7月以來,因幣市市值跳水而大幅下跌的顯卡價格現在正以緩慢穩定的趨勢上漲,2021年10月顯卡價格是半年來新高:AMD顯卡均價是官方建議零售價的183%,英偉達顯卡均價是指導價的172%.。各方消息指出,芯片短缺問題可能會延續到整個2022年,短期內估計是看不到顯卡價格回落了。財大氣粗的礦老板可能不會在乎這點“小錢”,卻讓廣大個人PC用戶叫苦不迭。
“雙英”戰AMD
AMD擁有CPU和GPU兩大業務,因而與英特爾、英偉達同時展開競爭。實際上,同時對陣兩大巨頭,AMD仍然面臨巨大壓力。
首先是來自CPU領域的壓力,面對AMD的競爭,英特爾的銳氣源于其技術儲備。“AMD的領先已經結束了。”近日,英特爾CEO帕特·基爾辛格在為Alder Lake處理器產品預熱而接受CRN訪問時表示,“英特爾將全方位回歸。除了在封裝技術和制程工藝上的領先,英特爾在軟件、AI、圖形、能效比等方面也都將占據優勢地位。在接下來的幾年里,英特爾將極為激進。”
英特爾的底氣源于其市場地位。2021年中報顯示,英特爾營業收入高達393.04億美元,約為同期AMD營業收入的5.4倍。除此之外,持激進策略的帕特致力于將英特爾業務進一步擴展到全球其他地區,包括:于美國亞利桑那州耗資200億美元新建兩座晶圓廠;計劃以超過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半導體企業SiFive;以及還有傳聞言,英特爾或將收購估值約300億美元的美國半導體代工廠格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何況是仍然擁有全球80%處理器市場份額和業內最好軟件資源的英特爾?
其次是來自GPU領域的壓力,在AMD努力尋找市場突破口的時候,英偉達仍占據著絕對市場份額。顯卡是電腦中用于輸出和轉化顯示信息的重要部件,除開集成在主板或CPU上的內置顯卡,在獨立顯卡領域中,得益于2020年個人PC市場的火熱和挖礦潮期間虛擬貨幣價格一路瘋漲,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一年間,英偉達市場份額由73%提升至82%,進一步將AMD市場份額壓縮至兩成以下。
除此之外,英偉達的技術同樣處于領先地位。AMD于2021年6月推出了FidelityFX超分辨率技術 (下稱“FSR”) ,希望能夠作為英偉達深度學習超級采樣 (下稱“DLSS”) 升級技術的替代方案。可同時兼容“友商競品”的FSR是一款非常具有競爭力的技術,但目前僅就畫質相較于DLSS而言還是略顯劣勢。在GPU領域的乏力,甚至讓一心支持AMD的“A推”們都難以喊出中氣十足的“YES”。
回歸用戶體驗才是決勝關鍵
整體來看,AMD借銳龍和霄龍處理器巧勁重回大眾視線,讓廣大玩家不由自主地喊出“AMD,YES!”,盡管形勢有所好轉,但AMD仍不能松懈下來。
一方面虛擬貨幣終究只是虛擬的,沒有國家信用和實體物料作支撐,僅憑其具有的特性,在現有政治經濟條件下,是不能代替現有主權貨幣的。它至多變為一種比其他商品更適合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門類,挖礦潮正是在這基礎上進行的擊鼓傳花般的投機行為。
另一方面挖礦潮終將褪去,與挖礦息息相關的顯卡市場和飽受其害的個人PC市場,屆時也會再次反彈。對礦老板來說,在挖礦潮最火熱時,一張高端顯卡僅在3-4個月內就能回本,剩下賺取的,不僅是挖礦效益,還有顯卡本身的殘值。那時候,顯卡廠商就要直面自己釀成的苦果——略少于出貨量的無法分辨的低價二手顯卡,足以對現有產品造成劇烈沖擊。
最后面對如此窘境,似乎除了加速產品迭代更新和使用某些特殊的技術手段外,再沒有更好的方法了。因此,忽視眼前利益的克制行為是一種對未來的負責。
在風起云涌的市場中,無論新技術看起來多么絢麗,無論大餅聞上去多么誘人,無論礦老板能掏出多少現金,最終的產品與服務終究是要落實在用戶身上,是用戶直接為產品買單。
在以人為本的時代,重視用戶體驗是一種必然要求,依托優秀產品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良好體驗才能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才能增加用戶對產品的忠誠度,實現共贏。但無論如何,在AMD依舊令廣大用戶興奮不已的時候,希望不要讓他們喊出那句反過來的口號“INTEL,YE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