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語音母公司IPO:算法社交的暗流和壁壘
近十年來,陌生人移動社交平臺的底層驅動模式幾乎完全顛覆。QQ、陌陌引領的時代,陌生人社交主要通過ID搜索和LBS(基于位置的服務),soul、TT語音出現后,陌生人社交主要靠數據匹配機制。
從單一標簽到全面的數據標簽匹配,今天的陌生人社交平臺已經完全可以依靠底層算法,驅動用戶之間的社交,完全掌握社交行為產生的主動權。
除了社交機制的改變,大數據和AI化的平臺引擎,還給陌生人社交玩家帶來了巨大的變現空間,比如就配對需求按次或按時間收取費用,在過去這是不敢想象的。
于是我們看到這幾年資本重新扎堆陌生人社交賽道,用直播、音頻、游戲、K歌、短視頻等加成,新概念社交玩家層出不窮,而且它們大多都有一個共同點:將大數據技術植入到服務模式中。
一旦用好了算法,數據驅動的用戶增長速度往往超出想象,比如soul、抖音。最近準備赴港上市的趣丸集團,其目前的核心產品TT語音過去幾年也明顯受益于這樣的技術機制。招股書顯示,2020年末TT語音MAU為1230萬,2018年MAU為220萬,期間增長了4倍多。
得益于近年游戲玩家規模增長,以及語音社交的流行,TT語音短時間內就長成了游戲語音移動社交的頭部玩家,其篤信的算法匹配和去中心化模式同樣功不可沒。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算法社交
陌生人社交賽道有一條自始至終不變的鐵律:體驗新鮮感就是用戶的G點。從陌陌到探探再到soul,陌生人社交的需求從來沒有消失,但用戶總是會追求更新鮮的社交方式和體驗。
TT語音在細分賽道內做到了不錯的規模,在于其算法和技術在社交機制以及需求滿足方面擁有非常強的主動性,能夠引導和刺激用戶的社交需求,同時帶動消費。
其一是算法的精細化。根據招股書,TT語音搭建了一個專門的匹配系統,該系統可以為每個用戶貼上超過70個不同維度的標簽,便于為其創建虛擬玩家的身份。
在游戲社交場景中,用戶往往會對配對用戶的性別、等級、經驗等有比較清晰的需求,TT語音這樣的精細化的標簽,能夠更全面地描述并定位用戶,從而提高匹配的成功率以及匹配后用戶間的社交關系穩固性和親密度,刺激用戶使用打賞類增值服務。
其二是技術的容錯率。招股書顯示,TT語音的音頻技術可以支持同一個聊天室內最多有10萬名用戶在線,而且除了日常語音聊天,TT語音還可以滿足觀影、看劇場景下的語音聊天需求;2021H1,TT語音平臺上每天平均發起超85萬個語音聊天室,涉及游戲、K歌、脫口秀、角色扮演配音等不同場景。
如此大規模和復雜場景的音頻交流,既考驗平臺的技術能力,也關乎用戶的實際社交體驗,更與即時消費行為密切相關。TT語音的技術在場景、規模方面的上限,能夠有效提高整體平臺的運營容錯率,從而支撐起不斷增長的超千萬月活。
不論是算法的精度,還是技術的上限,都是撐起TT語音多元語音社交場景各種社交行為的基礎,算法機制托起了高效和體驗感社交,自然也容易刺激用戶生產內容并積極付費,可以說TT語音這種算法社交充分掌握了用戶社交的主動權。
定位修正
雖然是在提供音頻社交服務,但TT語音對自我的定位并不簡單。從招股書來看,TT語音認可的兩個標簽,一個是游戲,一個是語音,而且向往去中心化的社交互動模式。
TT語音顯然想同時蹭到游戲社交和語音社交兩個細分賽道的概念,這樣比單一的語音社交或游戲社交有更高的估值空間。
TT語音到底屬于什么平臺?最靠譜的鑒定方式是從收入比例來看,招股書顯示,2020年TT語音營收中,增值服務達到13.57億,占比高達90.9%,音頻娛樂、游戲及其他兩項業務收入占比分別是4.3%和4.9%。
所謂增值服務,就是在語音聊天室內用戶可以自由贈送虛擬禮物的權利,而TT語音則從中進行提成,主播分成比例是50%,公會分成比例在10%到15%之間。
這么來看,TT語音本質上是一個語音直播平臺,和喜馬拉雅、荔枝這些在線音頻平臺存在重合的服務。
而且從歷史的業務動作來看,趣丸集團想要讓TT語音擺脫游戲陪玩的單一標簽,將其進一步培養成綜合娛樂語音社交平臺,具體有兩點。
第一,業務增減。2020年下半年TT語音推出了音頻娛樂服務,將語音社交從游戲延伸到卡拉OK、線上約會、脫口秀等場景,雖然目前這些場景的聊天室數量占比并不高;趣丸集團逐漸對獨立于TT語音外的業務,比如游戲分銷進行精簡,但同時又把錢投向電競團隊運營且在海外探索語音社交市場機會。
第二,資本收購。2021年4月,趣丸收購了語音社交平臺Uki。值得注意的是,Uki仍然處于虧損狀態,2021H1給趣丸貢獻的收入和凈虧損分別為1256.4萬和820.5萬。
可以看出趣丸集團目前在業務方面也存在一些矛盾:一是是否完全以TT語音為主,其他業務全部靠邊,二是是否全面向語音社交傾斜,擺脫游戲依賴。這其實都是定位問題,目前TT語音處在業務和規模快速擴張的過程中,難免需要不斷地根據外部環境進行戰略修正。
擴張暗流
不論如何定位,趣丸當前的核心戰略一定有擴張這個關鍵詞,而且是以TT語音為中心進行業務多元化嘗試。招股書提到,趣丸也在嘗試付費會員和廣告服務等變現渠道,比如TT語音今年7月推出的付費會員模式。
趣丸的目的很明確,通過業務擴張和變現渠道擴張,來為整個集團打開長期的增長空間。由于目前TT語音是趣丸的核心產品,所以我們的落點主要放到TT語音上討論。
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TT語音的擴張會面臨三個方面的明顯挑戰。
第一,用戶規模增加對付費率的稀釋。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付費率分別是7.3%、7.1%、5.3%,下滑明顯。而2020H1、2021H1的付費率分別是6.7%和5.1%。
對于2020年付費率的下滑,趣丸在招股書中給出的解釋是推出音頻娛樂服務后需要一定時間培養用戶的付費習慣,結合2020年和2020H1的付費人數看,這個解釋是成立的,也證明新業務變現難度更高。
第二,新業務增長對整體毛利率的稀釋。根據招股書,2020H1、2021H1集團毛利率分別是67.2%和58.9%,招股書給出的解釋是新業務,也就是音頻娛樂服務的推出。細究一下,音頻娛樂業務實際上盈利能力不如增值服務,因為加入了公會分成角色,所以實際上是攤薄了整體的毛利水平。
第三,用戶和聊天室規模增長會加大內容審查難度。招股書提到,TT語音曾因內容問題被監管部分處罰過。目前TT語音也有專門的內容審核團隊,但音頻內容審核的難度要大于文字、視頻,尤其在技術層面,平臺數據持續增加會帶來更多的內容風險。
壁壘修煉
某種程度上趣丸的TT語音有著賽道的自然基因優勢,因為游戲陪玩和陌生人社交在用戶比例和需求上存在一定重疊。
但陌生人社交也是一個很難建立壁壘的賽道,因為你必須討好每一代的年輕人,不創新和原地踏步很容易被時代拋棄,這也是為何二十多年來沒有一款陌生人社交軟件成長為超級巨無霸且容易沒落的原因。
現在算法又成了比拼的關鍵,誰能用算法造出最合理高效的配對機制,誰能靠算法做一張完美的內容過濾網,誰能用算法創新出更多社交玩法,誰就是長期的贏家。通俗地說,除了營銷和資本手段,玩家最應該專注于技術壁壘的建立,這是能決定未來變現天花板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趣丸的TT語音雖然在細分領域暫時領先,但放到更大的賽道,和喜馬拉雅、soul等相比,在用戶體量方面仍然有較大差距,而它們之間的競爭關系會越來越直接。要確保這些強悍的對手未來不構成嚴重威脅,TT語音必須盡快鑄造出自己的獨特壁壘。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