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綠色環保喊話,談談那些環保營銷的破題之路
綠色環保怎么玩。
近來環保公益呈現出百花齊放、各顯神通之局面,我們在此基礎上,觀察了一些企業品牌在環保營銷上做的一些“新花樣”,引發我們對綠色環保出圈的思考。
有的品牌從一根小小的塑料吸管率先做出改變,十分影響口感不說,還有種吃紙的感覺,但這種敢于自我犧牲產品體驗,肩負起綠色環保的責任,正一點一滴的潛移默化的改變著社會大眾的飲食習慣。雖然紙質吸管因難用被消費者把品牌一遍又一遍的“噴”上熱搜,但還是要為這樣有情懷的社會企業點贊。綠色環保,從企業培養新的消費習慣開始。
來自臺灣國立聯合大學的建筑系的D&A Lab師生設計的主題:每插下一次吸管,同時也是在傷害一只生物,很有警示與教育意義。
有的品牌本身就是尾氣污染大戶,但作為國際大品牌,為了給自己品牌加分,也為了彰顯企業社會責任,不管怎么說也要搞出點名堂,可以標榜自己在綠色環保上的努力,自己的產品搞不了,那就搞點有噱頭的周邊,比如立個海洋項目搞過濾污染物,竟也引發了社會大眾的喝彩。其實,如果能在自己的產品上多使使勁減少污染氣體排放,又何必博人眼球呢。
(英國搞出的海洋垃圾桶,別又成為了污染源....)
當然,環保不是一筆糊涂賬,企業還是要追求盈利與產品競爭力的,所以,他們也只能打打擦邊球,這也能夠理解,只是希望他們一直在鉚足了勁干,別勁搞些虛的,把可行性的技術推廣開來造福生命,要真環保,才能對得起社會對他們的偏愛。這是從參與社會公益打擦邊球的方式,推廣企業一直在踐行綠色環保的承諾。
當然,在綠色環保上,還是要說一下一直走在前列的服裝行業,最不可思議的就是垃圾回收利用,尤其是潮牌,一件垃圾做的潮物,竟然也能買到上萬元,雖然簡直匪夷所思,但由蘇黎世設計師兄弟Daniel 與 Markus 創立的Freitag卻結結實實的做到了。
他們采用回收過來的舊卡車防水布、被丟棄的自行車胎以及汽車安全帶這類“破舊”的材料,通過他們天馬行空的環保理念設計,做出了紅遍全球的各種包款,簡直是匪夷所思,即酷酷的把錢賺了,也賺到了社會名聲,成為最牛叉叉的環保營銷手段。
對現階段的綠色環保而言,干這件事情的本身,或許就是一件具備高溢價又是一件非常酷的事,除了給自己帶出身量銷量外,是一種探索,其本身的象征意義遠遠大于實際意義,屬于小眾圈層。雖然我想說,如果未來成為一種生活的日常那就好了。
當然對一些科技巨頭而言,綠色環保就是先進的技術,他們對綠色環保的定義或許就是清潔的能源消耗與再生資源的重復利用,換句話說是一邊污染一邊自我治理。說的有點直了。
但你說對一家百年企業「日立」而言,綠色環保是什么呢,是未來。
因為環保是未來,而對未來,人們又很難達成共識。也許,很多人對綠色環保公益的想象仍停留在多植樹造林、少用塑料制品、減少尾氣排放、碳中和...但也正因為未來,卻也充滿了許多的想象空間。
這是環保營銷的另外一種新的思維模式,不是從改變消費習慣、也不是自我標榜、也不是個別人的生活理念,而是從策略端口提出的一個新的問題,綠色環保的最終結果是什么。因為結果才是我們堅持前行的動力。我們堅信綠色環保的未來一定是美好的,但具體是什么樣的,其實我們并不清楚,如果你不描繪出來,也很難得到他人的認同。
這也許就是百年企業的魅力所在,但他的沉淀所積攢的智慧與思考,描繪出來的未來景象,會引發社會探討環保的終極意義是什么。
通過上古神獸夢貘吸食空氣中不好的東西,然后再吐出一個五彩斑斕而又炫麗多姿的未來世界,這個世界不僅僅是只有綠色,而是眾多色彩與生靈的和諧相處,也是夢貘運用金木水火風勾勒出的奇幻世界。
萬物和諧,用行動創造。
火眼金睛,創萬物和諧
落地生根,創萬物和諧
風和日麗,創萬物和諧
飲水思源,創萬物和諧
日歷100年現場 萬物和諧引發對環保未來的熱議
綠色環保的營銷之路、創意之路,因為站的高度不同,帶來的對當下及未來的思考也呈現出多樣化的探索。
沒有唯一的答案,也許才是綠色環保真正的答案。也期待,會擁有更多的答案能出圈。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