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300W個商家分類,你敢么?I 產品運營筆記:談談商戶運營體系(美團點評)
好久不見,最近忙于項目和幣圈,好久沒有分享了。
本次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商家運營體系的搭建。
以下為思考框架:
1.商家運營體系是什么(WHY)
2.商家運營體系如何搭建(方法論)
3.商家運營體系案例分享(如何應用)
一. 什么是商家運營體系
所謂體系,指的是若干有關事物或思想意識互相聯系而構成的一個整體。
據此,商家運營體系也絕對不僅僅是教科書中的商家分層,更多的是指與商家運營相關的所有工作。
成長與權益是相互匹配的系統,成長需要達成目標,目標對應任務,完成任務即可獲得與之配套的權益。所以,一套相對完整的商家運營體系包含:商家的成長(分層)體系,商家成長的任務體系,以及與之配套的權益體系。
①商家成長體系,與商家未來成長和優化的方向相掛鉤;
②任務體系,與商家要獲得成長所需的行動相掛鉤;
③權益體系,與激勵商家按照平臺的引導去成長相掛鉤;
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二.商家運營體系如何搭建
正如上述所說,
商家成長分層體系、商家成長任務體系以及權益體系三者缺一不可。
因此可見商家運營體系的大家是一套繁雜的系統工程,會涉及到:BI、產品、市場、財務、法務等多部門。整套體系的對應功能更是包括3個操作系統中臺,用戶端、商家端、配送端。
用戶端:供消費者自由瀏覽商家并挑選商品等服務,在線自行下單、支付、評價等操作功能;
商家端:供商戶對門店及商品進行在線管理,包括開店、對賬、訂單處理等操作功能;
配送端:供配送用戶完成訂單配送的相關操作,包括搶單、任務管理、結算提現等操作功能;
這里有個總的指導思路和大家分享,切記做任何業務策略的前提一定一定是基于數據,絕對客觀理性;
因此,整個體系的搭建總體思路:以整體數據為依據,搭建合理模型,再整理任務體系,最后進行權益匹配。
以美團和大眾點評為例
全平臺商家超過300W家,請問如果給你這300萬家商戶,你如何做商戶分層?
(1)以數據為根基,搭建用戶分層模型
想要完成這個工作,你會面臨2個問題:
①商家分層的依據是什么?
②如何對商戶進行分層?分幾層?
①商家分層的依據
如果讓你給10個人進行分類,你可以依照身高、性別、年齡、體重排列。之所以可以有這么多解決方案,是因為你可以根據客官因素或顯而易見的特征進行組合。
但是,商家如何分?它不過是一個虛構的商業組織,由成千上萬不同品類、不同量級的商戶構成。
所以,此時你就需要找到一個衡量你商家的量化指標,數據化的指標。
那么這個指標是什么,這個指標一定不是單一指標,而是由若干因素組合,再加上權重之后算得的結果。
所以,總結如下,商家分層的依據是:由影響商家成果的最核心的因素組成,并結合各個因素不同的權重比例,最終算出該商家在平臺規則上的表現。最后,將這個表現在數據上最終展現為該商家的平臺成長得分。
② 如何對商戶進行分層?分幾層?
成長得分的計算方式可以如上入手。
接下來會面臨第二個問題:分幾層,怎么分?
商家的分層可以看作是金字塔模型??梢源址譃轭^部、腰部和底部三層;三個層級的用戶占比一般為:底部45%,腰部,35%,頭部20%。
實際的業務場景中,為了精細化運營,往往會分的更細。如:
1、底部商家里面會再拆分為:某業務領域的底部活躍商家及沉寂商家(比如欠費,斷約等);
2、腰部一般不做再細分;
3、頭部商家會拆分:頭部商家、KA上級、SVIP商家等;
商家分層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平臺會依據自身情況進行評估調整。但是,頭部商家一定適用二八原則,為平臺貢獻80%的頭部商家,絕對是你的重點商家。
(2)商家任務體系如何設計
商家的金字塔分層模型搭建好之后,在整個商家模型落地時,更多是在運營策略層面,需要對每個層級的用戶去配備相應的運營動作。
這些動作在前端產品化的呈現就是任務體系。
以大眾點評商戶后臺為例,如圖所示:
(3)商家權益體系如何搭建
商家分層做好,商家成長的任務體系也健全后,接下來如何推動這個模型快速的轉起來,就需要用到利益的刺激,在商家運營體系中,往往顯性化,以產品的形式在前臺呈現,在視覺上往往也會重點突出。
商家的權益體系設計遵循一個原則:層級越高,可享受的權益越多。
接著上述大眾點評的案例,我們來看看完成其任務后能獲得什么獎勵?
大眾點評的商戶需要完成信息豐富度、商品豐富度、服務能力、平臺貢獻四大板塊的任務,才可提升店鋪經營評分。而提升店鋪經營評分,可以為線上商鋪帶來更多的免費自然流量,例如:
①金牌商家(月末評分≥90):金牌標識+1月免費廣告曝光資源位;
②銀牌商家(月末評分≥80):銀牌標識+2周免費廣告曝光資源位;
③銅牌商家(月末評分≥70):銅牌標識+1周免費廣告曝光資源位;
三. 商家運營體系案例分享
接下來,以阿里釘釘的B端用戶體系為例,分享一整套完整的商家搭建體系。
我們先看看釘釘的用戶分層的底層邏輯框架:
第一步
從組織架構完善,企業信息安全,辦公溝通效率,移動化OA協同四個核心因素為基礎,每個因素所占權重不一,最終計算出每個組織的釘釘指數(可量化的數據);以釘釘指數為主軸,分成不同的組織等級。
第二步
依據釘釘指數的分層,配備運營策略,具體落地上分為產品和運營兩塊。產品上:前端顯性化告知需要提升釘釘指數,要做什么;運營上:針對不同層級推送不同的運營策略和市場活動;
第三步
權益體系刺激整個體系完善。不同的釘釘指數的組織可享受的免費功能,增值業務的折扣,線下活動,線上培訓等不一。
寫在最后:沒有任何一套商家運營體系是完美標準的,需要大家在運營落地過程中不斷調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