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中國版海報看哭日本觀眾,這屆中國設計很能打!
首發:你丫才美工
那些舶來電影的海報,怎么都被做成了這個樣子?
最近被《小偷家族》刷屏了朋友圈,上映沒幾天,豆瓣評分就達到了8.8。
是枝裕和導演裹上溫情的家庭故事,炸至金黃,國內外的小孩都看哭了。
海報作為電影的“臉面”,總是最容易被人挑刺,可這次《小偷家族》的中國版海報卻被網友一致好評。
其中一個版本使用了浮世繪風格的背景表現海灘的電影場景:一家子在海里玩得很開心,而奶奶正拿著一把傘照顧著全家人免受風雨。
另一版則是一家人在浴場看煙花的場景:海報四周被濃艷炸開的煙花環繞,讓人隔著屏幕都聽見了煙花的聲音。一家人緊緊依偎在一起,幸福的細節分外動人。
手繪手法的運用讓海報看起來格外有親和力,不僅準確傳遞出了原版海報的情感,更是在表現電影的內涵上更甚一籌,成功將外來電影本土化升華了。
但其實舶來電影的海報設計常由于地區文化不同而變得非常困難。因此撲街的例子也不在少數,連日本也難逃厄運......
作為設計強國的日本,在平面設計上一直給人十分精致的感覺。電影海報常常令人驚艷不已,襯線體、書寫體的巧妙使用總讓海報real富有人情味和獨特的文化韻味。
是枝裕和電影海報雖然簡約
但依然非常有靈性
BUT!可以稱得上是設計強國的日本,在設計舶來電影的海報時竟然也頻頻撲街了。
講述中年單身孤僻癥男子走出心理困境的《處子之山》在日本設計師手里秒變勵志青春戀愛電影:
這還都不算最狠的,來看看最近的高分電影《頭號玩家》的日本版:
Excuse me?這是奧特曼出新系列了?還是高達又重出江湖了?
如果你說因為歐美和日本市場差太多了,掉進“雷區”很正常。那么我們來看看中國的《妖貓傳》:原版海報瑰異繁盛的氣勢,到了日本奇妙的漸變、一言難盡的光霧。仿佛甲方的需求就在耳邊:要粗!要大!要醒目!要紅金配色!完全失去了原有的瑰異感。
預告海報也難逃厄運:中國原版是瑰麗的紋飾,日本設計直接堆疊了火焰素材和金屬大字不說,那旁邊的半透明字是用word打上去的嗎?
不過也是能夠理解的,日本市場本身對這些電影就不怎么感興趣。如果海報不突出內容,突出大牌突出主題就沒人看了。這就導致了字一堆,排版亂,瞎拼貼的問題。
其他地區也是一個道理,因此舶來電影的海報制作還不止日本撲街…
講述了一個純愛故事的《空氣人偶》
(導演也是枝裕和)
日本的海報是醬嬸的
到了美國就完全變了味道
又粗又大的氣泡字
搭配上隨處可見的城市剪影素材
仿佛是街頭促銷活動的易拉寶
最可怕的還是香港的海報
街頭小黃片的封面感油然而生
這真的不是找打印店做的嗎?
混亂的字體搭配排布仿佛是第一次接觸PS的自己,什么好看就什么往上放 。左下角的男主更像是偷窺充氣娃娃的變態,完全看不出是個純愛故事了。
相比起游走在尷尬撲街邊緣的這些海報,近年中國大陸在舶來電影海報的設計上越來越出色。不僅是這次的《小偷家族》,之前巧妙加入中國元素的《伴我同行》也獲得了不少好評。
水墨版本
設計這兩次海報的正是近幾年大熱的黃海團隊,黃海的海報設計在傳遞電影內涵上一向拿捏的非常精準。
比如《我不是藥神》中的印度文化元素
《影》里揮毫的文人氣質和俠客氣質的沖突
《黃金時代》中陪伴了主角一生的
筆墨字跡元素
這些海報里明星并不是吸引眼球的主角,而更是這些氛圍元素的配角。
可以見得,中國近幾年在電影海報的設計上已經崛起。這兩年在國外設計網站的首頁上,也出現很多優秀的中國設計作品。
So!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中國設計也能達到國際頂尖水平
還等什么?曙光就在前方
趕緊抓緊改稿吧!
說不準設計界的明日之星就是你了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你丫才美工(ID:Ymeigo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