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造反”的云鳥科技,此次影響究竟有多惡劣?
哈嘍大家好,我是宇宙第二反套路、防忽悠、揭秘商業和資本真相的鐮刀粉碎機柴妹,快點擊下方卡片關注我吧~
根據發布該微博的員工介紹,10月30日,CEO韓毅突然通過電話會議通知高管,公司一分錢工資都不會發,即將進行破產清算。
而這位官媒背后的小編,已經被拖欠了兩個月工資。
不僅是他,云鳥全國3000多名員工,被拖欠工資近億元。
這則微博發出后,瞬間掀起軒然大波。
但沒過多久,該賬號就被不知名原因銷號,內容也被刪除。
由于微博賬號被銷,云鳥科技小編只能選擇在微信公眾號發文。
昨天,小編在文章中十問CEO韓毅:
①全國3000多名員工和19000多名在職司機,司機服務費和押金涉及過億,這筆錢該如何償還?
前幾個月,一向低調的云鳥科技突然超乎尋常的開始擴張,員工數量從2000多人一下暴漲至3000多人。
這么多人的工資,以及全國19000多名司機的押金和服務費,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②公司拖欠工資后直接強硬裁員以及工資分六個月分期發放,當員工不服并揚言將其告上法庭時,韓毅絲毫不怕員工走司法程序。
如果說云鳥科技快速擴張并沒有讓員工發現什么不妥的話,那么9月30日那天,就是轉折點。
那天本來該是發工資的日子。
可公司卻將其推遲到了10月8日,雖然有員工表達了自己的擔心,但大家都想著先過完假期再說。
誰知國慶假期后來到公司,卻得到了公司裁員超1000人的消息。
當時不少人發現問題,但云鳥科技卻對此辟謠,表示只是正常的業務調整。
對于裁員,云鳥科技給出的說法是,可以發工資,只是要分期。
CEO韓毅直言,如果員工不服,可以走司法程序。
對此,云鳥科技的小編認為,司法程序動輒三個月起步,普通人根本耗不了那么久,所以韓毅才會如此有恃無恐。
③明明承諾員工,工資會分期發放,可10月30日卻突然宣布公司破產,工資一分不發,司機押金一分不退。
關于這一點,柴妹發現網上有很多人在呼吁維權。
10月30日,韓毅直接通過電話會議宣布公司破產,而原本承諾的分期工資也再無音信。
事發后有記者采訪到一位加入過云鳥科技的貨車司機,對方表示,想要成為云鳥平臺司機,首先要繳納4000-1.5萬元不等的押金。
而平臺上的訂單很少,司機們幾乎賺不到什么錢。
云鳥科技一句經營不善導致破產,難道就不管這些人的血汗錢了嗎?
④當小編在微博上公開此事獲得部分媒體支持時,賬號卻被修改密碼之后注銷,難道是韓毅怕了嗎?
關于此事,小編特意在文章中貼出了證據。
在微博賬號被注銷后,坊間一度傳出小編收了錢才會刪內容,甚至被人罵是韓毅的棋子、被質問良心是否過得去?
可事實是,賬號和內容,都是被“不知名勢力”刪除。
⑤全國超50家分公司里的員工和司機維權,甚至鬧到了地方政府,韓毅準備如何處理?
⑥韓毅說沒錢發工資才會申請破產清算,又為何還能繼續開新公司?
韓毅在云鳥科技申請破產清算時,理由是經營不善,所以沒有錢給員工發工資、給司機退押金。
但就在公司破產不久前,韓毅卻自己出資創立了一家新公司。
沒有錢給公司員工發工資,卻有錢創立新公司?
韓毅此舉,實在是太蹊蹺。
⑦韓毅在云鳥科技內部推薦的互利籌集資多少?人均投進去幾萬?期限多久?什么時候可以讓大家拿回屬于自己投進去互利籌的錢?
重點又來了。
咱們在文章開頭說過,云鳥科技此次事件的惡劣程度幾乎可以和ofo相媲美。
原因就在這。
云鳥科技除了拖欠員工工資和司機押金之外,還在內部搞了一個類似于p2p的東西,叫互利籌,是云鳥科技內部推出的一款理財產品。
有云鳥科技員工表示,公司會將互利籌的資金認購額度分攤到每個分公司,例如成都50萬,鄭州60萬,然后由員工來認購。
公司領導也會動員大家認購份額,并承諾到期可以取出。
有的員工往里面投了幾萬元,甚至幾十萬。
可是現在云鳥科技破產后,有大量員工發現互利籌里面的錢取不出來了。
而關鍵在于,互利籌的資金流向是一家叫驛路星辰的公司,根據資料顯示,這家企業由香港云鳥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可驛路星辰沒有開展金融業務和服務的資格。
也就是說,云鳥科技內部這個互利籌,本身就不合法。
還很可能涉嫌集資詐騙罪。
既然如此,云鳥科技為什么要辦互利籌?
員工投進去的錢,又能否拿回來?
至于第八問和第九問,內容跟前面大多相同,咱們便不再贅述。
最后一個問題,韓毅究竟是真的創業失敗還是早有預謀?
對于這個問題,柴妹把事情經過捋一遍之后也覺得疑點重重。
按照公司情況,韓毅早在幾個月前應該就知道資金周轉不開,可那段時間,公司不僅沒有及時止損,反而瘋狂擴張招募大批員工和司機。
另一邊,公司還進行了法人更換、股東變更等操作。
尤其是在公司發不出工資的情況下,韓毅卻跑去注冊了新公司?
這種種操作,實在太引人懷疑。
而員工們投入互利籌的那些錢去了哪兒?
恐怕也得問問韓毅。
云鳥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個致力于“同城供應鏈配送”的互聯網平臺。
從成立之初,云鳥科技便始終將自己定位為“共享商業模式”,也因此頗受資本青睞。
曾被稱為“物流行業的ofo”,兩年前和網易有道、人人車、貨拉拉等公司并列排在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第264位。
說到這里有件事值得一提。
多年前,云鳥科技還是ofo小黃車在全國多地的單車調度供應商。
而ofo爆雷后,不僅拖欠了萬千用戶的押金,還拖欠著云鳥科技高達1.1億元的款項。
因為這事兒,云鳥科技自2018年后便再不復往日高調,只能無奈收縮業務,大幅縮減開支。從原有的30多個城市分部,瞬間收縮到只剩4個。
自那之后,云鳥科技也曾想過自救。
多次傳出與58同城、京東、美團等企業的收購緋聞,但卻都沒有結果。
而同城配送賽道入局者眾多,所有企業都想從中占據一席之地。
遭受重創又失去資本支持的云鳥科技,根本無法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后來,云鳥科技從自營轉型為輕資產加盟模式,意圖靠收服務費活下去,但自從2018年便再沒有收到融資的云鳥,已經走到懸崖邊緣。
如今,云鳥爆雷已成定局。
大量的維權和投訴成為公司破產后的主旋律。
只是這一次,希望大家的維權可以成功。
不要讓云鳥成為下一個ofo。
END
主筆 | 小柴
編輯 | 四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