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公關案例:無印良品起訴無印良品,商標糾紛對品牌影響有多大
近日熨斗先生被一條#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獲賠40萬#的熱點新聞震驚到了。
“無印良品起訴無印良品”這是什么瓜?我有點吃不明白。
仔細研讀判決書豁然開朗,原來此“無印良品”非彼“無印良品”。
不少網友跟我一樣,之前還一度認為兩個無印良品公司相關聯的。
不得不說北京的無印良品除了名字,連裝修風格都跟日本的無印良品差不多。
細查發現兩家公司的商標爭奪由來已久,但大多時候都是以日本無印良品維權獲勝告終。
此次北京無印良品獲勝,有不少網友表示“李鬼告李逵還告贏了?!?/p>
也有網友認為無論誰山寨誰,無印良品的品牌效應都不如從前了。
一、商場如戰場
關于品牌商標的爭奪一直以來都是商場中的大戲,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年商業巨頭們打過的商標戰。
首先來聊一聊近期熱度很高的李子柒和微念。
李子柒停更三個月后起訴微念公司。這些年李子柒這個IP早已成為了資本家眼里的香餑餑,而微念作為資本方想方設法實現其利益最大化。
但是從央視采訪中看出李子柒(本名李佳佳)的態度很明確,她不想將“李子柒”這個IP過度商業化。這顯然與資本逐利的目的背道而馳,從而引發了她與微念資本的對決。
只是不知道“李子柒”這個IP后期會迎來什么樣的宿命。
再來說說如今成為各類教材經典案例的加多寶VS王老吉。
當年鴻道集團租賃廣藥集團當初并不知名的“王老吉”商標,并將其發揚光大。
而后廣藥集團收回王老吉商標,使得原本在業內處于絕對霸主地位的王老吉涼茶被一分為二,商標歸廣藥,但涼茶配方為鴻道集團所有。
這一商標案的落幕,使得鴻道集團精心培育多年的王老吉品牌不再屬于自己,失去了企業的核心。
在此情況下,鴻道集團痛定思痛,推出來加多寶這一品牌來自救。后來關于紅罐包裝的問題再次與王老吉對簿公堂。
涼茶市場沒有輸贏,當年加多寶和王老吉的紛爭使它們完美地錯過了涼茶的黃金時代。這對整個涼茶行業都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提到品牌商標,不得不提的還有知名的國酒茅臺商標事件。“國酒茅臺”商標被宣布于2019年6月30日前被停用。
從最初茅臺和其它酒企互不相讓,到茅臺發布取消起訴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并發布致歉聲明,再到后來宣布放棄“國酒茅臺”商標,延續十幾年的“國酒茅臺”商標大戲正式落下帷幕。
這些為了爭奪商標而對簿公堂的商業對決,引發不少公眾的關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但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企業的美譽度。
大概沒有哪個老百姓會喜歡天天官司纏身的品牌吧。
二、商標已經成為企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產
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為了商標這區區幾個字而如此大動干戈真的有必要嗎?
商標爭奪這類事件通常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往往會陷入羅生門的怪圈。
經過奪標大戰后,企業的名氣短期內得到了提升,但不少企業因此形象受損,日漸式微。個中是非對錯我們不予深究,今天熨斗先生就帶大家來扒一扒商標保衛戰里的門道。
首先商標是公司的品牌核心資產,是公司形象的集中體現,是公司最具辨識度、知名度和代表性的資產。
可以說商標就是品牌的代名詞,商標對品牌來說舉足輕重,所以商標爭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商標爭奪戰的本質其實是一場品牌保衛戰!
三、擁有商標可為自己品牌以及產品披上一層保護衣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大環境和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關于商標與知識產權的紛爭只會越來越強烈。
商標爭奪大戰傷筋動骨,付出良多。為了不使自身陷入其中,企業唯有從眾多案例中吸取經驗教訓:
企業應當牢牢樹立品牌意識,堅持創新,創立屬于自己的商標。
更加注重商標、著作權等IP類產權的保護,自己的商標要及時注冊加以保護。避免因注冊不及時而讓別有用心的人鉆了空子。
勇于合理維權,商標被盜用要積極溝通,及時維權,必要時訴諸法律。
希望所有企業都能勇于創新,為自己的品牌塑造更多IP的同時,尊重他人知識產權,為企業品牌和社會的良性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