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EDG奪冠后的狂歡看新生代的品牌營銷該怎么做
EDG奪冠以后,引起了全網狂歡。
長時間霸屏朋友圈,各大媒體平臺爭相對EDG奪冠進行鋪天蓋地的報道。貌似已經好久沒有一項運動能夠引起這么大的轟動了。
不過,盡管連續上了幾十個熱搜,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EDG是什么。
有些人竟發出了“EDG?是什么牌子洗衣機?”的靈魂拷問。這些人里極有可能也包括正在看文章的你。
高校學生隔窗吹嗩吶慶祝EDG奪冠,還有不少人舉起大旗進行游行,更有甚者直接將“倒立洗頭”等flag奔現。
因EDG奪冠引起的種種騷動甚至讓宿管大爺以為臺灣被打下來了。
其實你不懂的可能不光是EDG,甚至連最基本的YYDS、DDDD是什么意思可能都不知道。
yyds是“永遠的神”的縮寫,常被粉絲用來贊賞自己的偶像。
dddd是飯圈慣用縮寫:頂頂頂頂。粉絲常用它來在微博為自己的愛豆沖榜。以及用來評論贊同好的微博或帖子。
好了,言歸正傳
我們來聊一聊EDG是何方神圣?
為什么能霸屏互聯網?
EDG全稱是EDward Gaming,是一家中國電子競技俱樂部,于2013年9月13日成立。旗下擁有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分部。
2021年11月7日,《英雄聯盟》S11總決賽中EDG3:2戰勝DK,奪得LPL第三座S賽冠軍。
隨著EDG奪冠,電競行業也成了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尤其是18——30歲的年輕一代,他們是電競行業忠實的擁躉。
有報告顯示,中國電競用戶預計在2021年達到4.25億,從全球范圍來看,2021年全球電競觀眾將增至4.74億,全球電競賽事營收規模將達到10.84億美元。
“EDG、YYDS” 這些網絡熱詞的背后其實都是Z世代獨特的文化潮流。
說到這里可能有讀者又會問:什么是Z世代?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十幾年前,有一首火遍大街小巷的歌──《快樂崇拜》,里面有一句歌詞是“快樂到底屬于哪個年代?70 80 90 還是Y世代”?
與歌詞里“Y世代”相對應的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Z世代”,也就是1995年—2010年出生的年輕人。這一群年輕人逐漸取代80、90后,在互聯網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未來已來,在現實生活中這一群年輕人也即將成為我們的消費主流,其背后是一個隱秘而巨大的市場。
俗話說“顧客就是上帝”,這一屆“上帝”——Z世代有自己鮮明的特點:
Z世代是著名的“互聯網土著”,互聯網從他們出生甚至還在娘胎里的時候就伴隨著他們。所以他們對于網絡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他們崇尚顏值,有時候在他們眼中“顏值即正義。
他們追求個性化,認為“個性即動力”。
他們喜歡發表自己的觀點,相信每個人都有發聲的權利,質疑傳統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能力。
他們往往比過來人想象中更有家國情懷。
各路商家應該盡早研究即將或業已成為“上帝”的z世代的消費行為,推斷他們的喜好。
投其所好,根據Z世代的愛好來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
緊跟時代潮流,創新營銷方式,重視互聯網線上營銷,熟練掌握網絡熟語,與目標消費者拉近距離。
在做Z世代的品牌營銷時尤其要考慮產品的顏值及個性化的營銷方式。
提高營銷的互動參與度,畢竟Z世代的人更喜歡表達。
營銷中加入抱團元素和愛國元素,合理利用Z世代的圈子文化和家國情懷。
時光荏苒,當年《快樂崇拜》風靡的時候,熨斗先生還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初中生,如今卻被Z世代的后浪拍到了沙灘上。但我還是努力借著便捷的互聯網保持思想上的與時俱進。
有句老話說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生理年齡大了,但是思想可以一直年輕。品牌營銷雖然老了,但是營銷手段卻可以常新。
什么年代吹什么樣的風,快樂崇拜如此,營銷更是如此。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一代人都有其獨特的個性。
品牌營銷不能總是以過來人的身份去質疑新生代,因循守舊只會讓企業逐漸落后掉隊。只有與時俱進,參透新生代的興趣,投其消費者所好的品牌營銷才能事半功倍。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