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營銷之明星扎堆開店,扎堆倒閉,為什么都喜歡跨界餐飲?
近年來,迄今主流明星開店數量累計已超過300家,火鍋店則是明星們的開店首選。其門檻低,有時候只需找好合作的底料、蘸料商就能解決主要問題。
前幾天,賢合莊“倒閉”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一時間不知道是歡呼的網友多還是惋惜的網友多,但明星火鍋店輪流出事,讓人覺得好像也不過如此嘛。
一
賢合莊:
一家傳言快“倒閉”卻又異常“火爆”的火鍋店
6月9日,有媒體稱據企查查APP顯示,近期國內多家賢合莊火鍋店變更企業狀態,由存續變更為注銷。企查查顯示,目前有關賢合莊餐飲店已有30家注銷。
有消息稱,賢合莊在福州大本營的門店全部“失守”,其中開業不到半年的福州賢合莊倉山萬達店已在今年5月閉店。
對閉店原因,該門店負責人稱,門店開業后“火爆只持續了一個月”,利潤率太低,再繼續下去只能是虧本。
隨即,當日下午,賢合莊官博發出聲明表示,這些消息純屬捏造,福州地區僅一家賢合莊,福建省內其余門店均在正常運轉。
但網友似乎并不買賬,順勢總結出“盤子大,東西少,花錢多,吃不飽。”的消費體驗。
無風不起浪,一直以來,賢合莊的負面消息可以說是接連不斷,屢次因“翻車”上熱搜。
比如,今年3月天花板“塌頂”事件,就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
4月11日,賢合莊發布致歉聲明,稱已和顧客達成和解。陳赫也表示“全面排查整改,安全問題絕不姑息”。
但陳赫的這條道歉微博,遭到了網友的“圍剿”,從份量、服務、衛生、裝修都吐槽了個遍。
從顧客的反饋來看,也真是讓人懷疑,不知道吃的是明星效應還是真材實料的味道?
二
明星跨界餐飲成為你來我來大家來
如今,大部分明星都搞起了副業,例如開火鍋店的井柏然、黃曉明,開奶茶店的楊穎、關曉彤,還有開服裝店的李晨、羅志祥,各行各業遍地開花。
去年7月,鄭愷火鍋店剛開業就因抄襲上了熱搜。吼堂老火鍋發文稱鄭愷所開設的火鳳祥鮮貨火鍋的設計風格及裝修方式涉嫌抄襲。
17年,包貝爾“辣莊火鍋店”被爆料鴨血是用牛血兌水而成。負責人說是被送貨商騙了,但送貨商表示自己送的是牛血店家早就知道。
韓寒投資的餐飲店“很高興遇見你”,在全國開有數十家門店,但多次因無證經營和食品衛生問題而遭遇關停。
早期李冰冰和黃曉明等六位明星合開的“熱辣壹號”,已經全部關門。郭德綱的“郭家菜”、趙薇的“樂福餐廳”等也都先后倒閉。
除此之外,孫藝洲的“灶門坎鹵味燒烤”在北京兩家店皆顯示“歇業關閉”,還被爆出拖欠貨款。
真正把時間精力投入到餐飲界少之又少,最有代表性的就屬任泉,他曾說過經營餐廳的要訣是事必躬親,從把控預算、選址、購材、施工到品菜,都由他獨自完成。
原來任泉在大學畢業后就考過廚師證,1997年,他獨立創業,在學校旁開了一家蜀地辣子魚餐廳,具體到菜單都是他自己定的。
他說餐廳第一個月就賺錢了,第三個月食客就開始排隊,十幾年來店鋪都是人滿為患大排長龍。
之后,任泉又陸續投資了1969酒吧、蜀地傳說、蜀地時代等餐廳。
三
扎堆跨界餐飲的背后
是資本與流量的親密無間
雖有不少前車之鑒,但仍有百分之七十的明星會繼續選擇投資開店,這到底是個人愛好還是急著變現呢?
自帶流量的明星已經提前鎖定好客戶
明星集流量與關注度于一身,相比常人,他們開的店就自帶光環。賢合莊開業時,陳赫就邀請了不少圈中好友前來捧場。
賢合莊迅速擴張兩年多就開了800家店,據媒體粗略統計,按照每家近40萬的加盟費計算,就拿下了高達3.2億的加盟費。
明星自身效應可以輕易吸引流量,帶動熱度,但流量也是把雙刃劍,一旦有負面新聞爆發,同樣會讓明星陷入公關危機。
資本加持讓“流量”開始變現
火鍋店看上去是明星在運營,實際上有專業的團隊在操作。據媒體報道,陳赫的賢合莊火鍋自2015年成立后,由于后續經營不順,一度面臨閉店危機。
直到2019年底,賢合莊與四川至膳餐飲集團達成合作,由后者負責品牌運營、招商以及供應鏈管理,才幫助賢合莊扭虧為盈。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福建省賢合莊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有并控制著成都市賢合莊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至膳旗下品牌還有譚鴨血、坎二哥、燒江南,以及關曉彤的奶茶品牌“天然呆”和孫藝洲的“灶門坎”等。
有人說,“賢合莊好像是這幾年資本市場急功近利的一個縮影。”重營銷,輕服務;重流量,輕產品;重速度,輕品質。
借著明星背書,如果按“一天一家”的速度繼續擴張下去,賢合莊可能會成為門店最多的火鍋店。
但這種蒙眼狂飆的結局只有兩種,要么是瑞幸,要么是樂視。
所以這么多的明星跨界餐飲,卻沒能成為行業標桿,無非是大家都想趁著“明星效應”去試試水,卻發現光有流量沒有轉化率。
歸根結底,想要長期留存還是得將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打實,提高性價比,提升品質,做好服務。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