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4D動態設計到導演,從學生奧斯卡到奔馳廣告,新銳先鋒藝術家田思聰的CG成長路
本科清華大學視覺傳達專業
研究生美國南加州大學動畫&視覺藝術專業
現在是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Harvard CAMLab)的研究學者
研究生畢業作品《Simulacra(擬像)》斬獲2020年學生奧斯卡另類/實驗電影類目金獎等10余項國際大獎
項目客戶囊括梅賽德斯奔馳、佳能、明星王霏霏等眾多響亮的名字
個人作品在NFT藝術交易平臺暢銷NFT作品名:SIMULACRA-01,購買者:veritaskami
Maxon、Motion Plus Design邀請她做分享嘉賓,Motion Design Awards邀請她擔任賽事評委
Maxon官方推特推文(左);Motion Plus Design現場分享照片(右)
她甚至還成為了意大利奢侈品牌TOD'S的包袋代言人
極具個人特色的視覺風格,精湛的專業能力,獨特的創意讓她成為新興藝術領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她是導演/3D動態設計師/時尚攝影師——田思聰/Curry Tian
CURRY
田思聰
導演/3D動態設計師/時尚攝影師
PORTFOLIO作品欣賞
田思聰2021導演作品合集
田思聰2020CG作品合集
《Simulacra》
《梅賽德斯-奔馳全新長軸距C級轎車廣告片》
王霏霏《Stalker窺探者??》MV截圖?
Renderbus瑞云渲染有幸與田思聰深度對話
學生奧斯卡獲獎作品《Simulacra》與在售NFT藝術作品《Illuminate the void》在C4D、Houdini、Redshift中的制作Pipeline
作為NFT藝術的創作者和參與者,她如何看待時下大熱的NFT藝術
如何在CG制作/審美方面不斷進步
多領域/多媒介創作之后,她將有什么新的創作方向
????這些你好奇的問題,看看思聰都是怎么說的吧????
INTERVIEW瑞云專訪
瑞云專訪視頻
瑞云渲染:請介紹一下自己
田思聰:Hi Renderbus,我是田思聰,我現在是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Harvard CAMLab)的研究學者,從事東亞文化研究和佛學的內容,之前有3D動態設計和導演的背景。
瑞云渲染:如何成長為兼顧導演、CG動態設計師、時尚攝影師的斜杠青年的?
田思聰:我的教育背景還是蠻常態和典型的,我是土生土長的石家莊人,我本科在清華讀的視覺傳達和新聞與傳播,但是做很多敘事和平面導向的內容;在我接觸新聞學和媒介影像的時候發現,動態的東西會給我更多的空間,在我畢設的開始我開始接觸到一些C4D、時尚攝影和實拍的內容。
田思聰平面?作品 (2016)??
?
后來去了南加州大學的電影學院讀的動畫&視覺藝術的研究生,這算是我正式開始做3D動態設計。當時覺得美國的市場更好一些,而且我很癡迷于找到一個工作,所以當時無論在求職/工作的過程中接觸到了Motion Plus Design,以及這個行業比較頂尖的人物,這個階段我成長為在MoGraph領域階級斷層不是很明顯的“浪花”。
左:田思聰在Motion Plus Design做現場分享;右:田思聰接受Motion Plus Design專訪(2020)
田思聰受Motion Plus Design邀請設計的作品《Exquisite Corpse 2020》
畢業之后我很幸運成為3D動態設計師,在美國的公司里工作了一段時間,但是我當時沒有看到一個很長遠的圖景,于是我就選擇了回國,回國后我從事了廣告業。廣告業產出的壓力非常大,在產出和學習的過程中感覺到自己的精神上稍顯匱乏,也有一些力不從心,所以我現在重新回到哈佛大學做有關東亞文化研究和展陳,以及佛學相關的項目。
《唐人街探案-曼陀羅之舞》片頭,田思聰擔任3D設計師
瑞云渲染:請問《Simulacra》的創作靈感是什么?
田思聰:簡言之,《Simulacra》是一個日本老去藝伎的心靈之旅,她的兩個ego(自我)在打架,最終圓融在一起的過程。
現在來看,它從根源來講是不健全的,它是我基于“附近性”的否定——我不太想陳述我的個人,當時我更喜歡架空和形而上的東西。于是乎《Simulacra》雜糅了很多片段式的,我喜歡的內容,比如說圓佛教、舞踏、中西結合的文化語境。
當然其中也有很多現實性的東西,因為我也想要make my name(名氣),也想做實拍和3D結合的嘗試,希望在這個方面以及3D制作方面展示我的技能,與此同時我覺得它的敘事核心需要和我的文化背景相關。
實拍&動捕
瑞云渲染:請介紹一下《Simulacra》的Pipeline
田思聰:主要的Pipeline是C4D加Redshift,里面的一些模擬會用到Houdini,實拍與3D部分合成的部分用到了Nuke,人物設計部分用到了Daz Studio,衣服用的Marvelous Designer,材質部分用到一點Substance Painter;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在C4D中完成的。
《Simulacra》幕后解析
瑞云渲染:《Simulacra》創作中遇到什么困難?
田思聰:我現在回頭來看,敘事方面其實是沒有什么困難。更大的困難在于我當時是一個one-girl team(一人團隊),《Simulacra》就是爆肝一直都在做。之后的職業規劃方面我不會再一直做這些craft(手工活),我需要和其他人合作。
而且我的創作方式比較點狀,會把自己的時間break down(拆分),比如我今晚要做一個鏡頭,但我可能甚至不知道這個鏡頭是什么。之后的創作中我會把自己的重心更放在視覺敘事方面,而不是解決技術的問題。
瑞云渲染:請介紹一下在售的NFT作品《Illuminate the void》?
田思聰:靈感是因為受Motion Plus Design的邀請,他們的主題是“Ignition(點亮)”。我自己是很追求“二元性”這個關鍵詞的,點亮另一方面和黑暗(darkness)有關,再基于一些女性肢體、語言權利方方面面的內容;在產出方面它又很受視覺驅動,我的想象中它有點像薩繆爾·貝克特或者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的作品),就算觀眾并不關心作品背后的故事,它仍然可以擁有羅蘭·巴特般藝術品的aura(光環)。
《Illuminate the void》
所以在創作中心部分都在于打光和材質,創作的pipeline和上面說的差不多。一個Houdini的藝術家協助我做了模擬的部分,比如身體上的生長和一些煙霧的效果。在Houdini中完成之后導出到C4D中做渲染,渲染部分還是用到的Redshift以及之前說到的代理。渲染部分我找了一個朋友幫忙,因為作品中有很多SSS(次表面散射材質),所以渲染耗時較久。
瑞云渲染:作為一個創作者,您怎么看待NFT藝術?
田思聰:NFT藝術的商業運作方面對于我完全是陌生的信息,但是在參與活動中我發現很多跨界的作品以及很多厲害的藝術家,我不知道這是因為陌生感帶來的,還是其本身具備有價值的秩序。我現在已經在沒有什么宣傳的背景下賣出了6個作品,尤其前幾個作品出售速度非常快,而且我迄今不認識買家。所以我作為一個藝術家會覺得,NFT藝術除了可以作為一個賺一些小錢的工具,這個藝術本身的價值是自己和社會都應該去反思的問題。
NFT作品名:Supreme Pole-02;購買者:veritaskami(左)NFT作品名:Supreme Pole-01,購買者:veritaskami(右)
NFT作品名:SIMULACRA-01,購買者:veritaskami
因為我之前的作品賣的非常好,很多人會說:你為什么就只賣6件?因為作為一個做CG的,我工作的時間也很長,我也做了很多個人的作品,我可以選擇把這些作品都拿出來售賣。但我一直在反復的審視NFT藝術,我認為NFT藝術還是一個給大眾帶來的平臺,讓大家意識到digital artist(電子藝術家)有自己的社會語境,(同時電子藝術)也是擁有羅蘭·巴特所說的aura,讓大家開始意識到藝術品的價值。
NFT作品名:SIMULACRA-02,購買者:veritaskami
NFT作品名:Supreme Pole-03,購買者:aoi_vault
NFT作品名:THE IMITATION STONE 01-The Impurity of the Body,購買者:aoi_vault
所以思來想去我覺得我只有這么一些作品適合作為藝術品來呈現,而非daily practice(日常習作),我不太能接受我把daily practice放出售賣。所以NFT藝術同時也是我創作的motivation(動力),讓我思考我接來下想創作的是什么,想要追求的是什么;那么,我在二三十年之后,我再重新審視這些作品,(希望)它依然還是能立得住的,而不是變成了一個非常諷刺的社會現象。
瑞云渲染:如何在CG制作/藝術審美方面不斷進步?
田思聰:CG制作方面一個核心是如何“投機取巧”——很多人看到我的工程文件之后會發現它非常簡單,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我的材質非常復雜,我其實很少用Substance Painter去勾材質,而是用程序化的材質讓它看上去很organic(有機)。當然如果要做非常高精度的內容還是需要用SP,但初學者而言,用一些比較討巧的方法是無妨的。
《Supreme Pole》
在《Simulacra》的場景上,我很多文件沒有經過清理,掃描的文件也會很重,從Houdini中導出的模擬也很重,所以在文件整理方面需要有一個嚴謹的pipeline,比如Redshift的代理,每一個對象都是一個代理,可以連接到C4D當中,避免軟件中來回導,最后渲染的文件文件很重。構建文件的秩序非常重要,為的是最后得到的需要渲染的文件是非常輕的。
《Simulacra》
在技術層面我會鼓勵大家自下而上地思考,當你可以短期內可以找到一個比較巧妙的方法給自己自信,后面還是可以改變一些事情的。先達到這個門檻,在挪用的過程中學會技能,掌握技能之后再自上而下地思考。
《Supreme Pole》
我覺得“審美”二字有一些玄學,非常空泛,我覺得其實它是“形聲之外,復有可觀”、“Beyond the shape and form(超越形式與風格)”,我會覺得審美是求而不得,說簡單不簡單,說難不難的狀態。最重要的是Be focused(專注),不論是舞者、佛學研究者還是CG藝術家,其實并無捷徑,做得好的人他們拒絕了很多事,把時間花在上面;也沒有這么多追隨時代潮流的內容,而是他們真的想做這件事。這也是我欠缺的部分,給大家的建議就是,如果沒有現實困境的話,少想多做。
《Supreme Pole》
瑞云渲染:后續有什么創作的計劃?
田思聰:個人的作品在做,之前做一些商業的作品,以導演為主導的作品,以及3D和實拍結合的作品。
?《雙生(佳能EOS R5 8K宣傳短片)》
除此之外,現在的工作內容比較學術導向,目前在做一個希望能在學術界更能立得住的作品,它有非常豐沛的視覺語匯,但我的視覺語言更多地為文本和敘事服務,視覺作為一個手段而非標簽本身展示給大眾,當然它的手段一定是鋒利的、有可看性的,讓大家看到還是會“Wow”的作品。除此之外,就是一些daily practice,如果有一些新的玩法,我也會再看看,比如劇場方面,但主要還是以3D和實拍相結合。
瑞云渲染:對您影響深遠的藝術家有哪些?
田思聰:因為我的思維是更基于文本的,所以我關注的是更classic(經典)的作品,比如建筑的雷姆·庫哈斯,做實驗劇場的Robert Wilson,Peter Greenaway,Dimitris Papaioannou,或者是現代舞編導家Pina Bausch,哲學方面的拉康,尼采等。綜上所述,我覺得這是一個人“占社會便宜”最快的捷徑,你在短時間內能得到大量的社會信息。
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 ? 雷姆·庫哈斯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舞臺設計:Robert Wilson
《魔法圣嬰》,導演:Peter Greenaway
《The Great Tamer》,導演:Dimitris Papaioannou
《春之祭》,編排:Pina Bausch
拉康(左),尼采(右)
但是我最近會覺得影響我最深的是我的“附近”,所以我現在也在寫作,寫作是一個重新整理的過程,讓我意識到我的成長環境,不論好壞,對我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影響。
瑞云渲染:請評價Renderbus瑞云渲染的服務
田思聰:我周圍很多人(藝術家)都在提Renderbus,我體驗后覺得各種Pipeline非常make sense(實用);工作人員也非常細心,Renderbus的同學也一直在幫我解決(技術)問題。
瑞云渲染:還有什么想對CG愛好者說的?
田思聰:保持客觀非常重要。創作其實和你的生活顏色,以及方方面面的方法論并沒有一個直接的聯系,但我愈發覺得它對你的影響非常之大。在你沒有建立起一個好的秩序的時候,你可以通過創作來消解,這是一個方法;但另一方面,當你遇到創作方面的困難的時候,也可以想一想別的方式,這個困難不一定是困難本身,它可能是你其他生活語境里不正確的投射。遇到困難莫著急,也有可能是其他方面出現了問題,不要給自己壓力太大。
《Design-Semi Permanent 2019》
當然也要一直創作,光說不練對于我們做CG的人來講還是不太行的。我就是“土法煉鋼”一步一步來的,所以不要著急,想做好還是能做好的。
《Sa?sāra》
多跟周圍的人交流,現在的大神也非常多,多交流聽聽別人咋想的。也非常感謝今天Renderbus瑞云渲染邀請我來交流,我們可以隨時相互學習!
文章圖片、視頻源自網絡#掃碼關注我們#
關注Renderbus瑞云渲染看有趣、有料的CG內容
◆這C4D玩得太6了!靈動詮釋宇舶表限量版陀飛輪全藍寶石腕表的冰肌玉骨
◆14億播放量是如何煉成的?《游俠戰紀》、《觀海策》導演與您分享他的斜杠成長路
◆國產科幻驚悚電影《太空群落》視效制作大放送
◆十年匠心制作,讓國漫精致到羽翼豐滿!《老鷹抓小雞》導演與您分享幕后制作故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