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職場不開心!騰訊的招聘新廣告,夠猛夠有味兒!
以前聽到不務正業總覺得是個貶義詞,不過在多元個性語境加持下的如今,品牌想要出圈首先要學會的就是不務正業。
內卷風氣的持續蔓延,讓品牌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盡可能觸達更多元的用戶圈層,而看似不務正業的聯名跨界玩法自然也就成了品牌與消費者深度交互的有效手段,而更有不少如騰訊般的大佬級品牌直接將這種不務正業的腦洞玩法直接帶到了招聘廣告中,創意清奇有梗有料的玩法很難不讓人側目。
最近,一向善于整活的騰訊在一系列諧音梗招聘廣告后再出奇招,全篇沒有一字臺詞卻說盡了職場的戳心事,一連串靈魂發文在讓人大呼“扎心了老鐵”的同時也將騰訊自身的優勢展現得淋漓盡致,在令人對騰訊工作浮想聯翩時將“來騰訊”的訴求做了一場精準傳達。
讓人拳頭緊握的職場困境
你經歷過幾個?
滿懷著憧憬走出校門,我們通常會幻想著:第一份工作究竟會是什么樣子的呢?希望同事都很好,希望自己可以大展拳腳,當然也希望每天都有新收獲。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通常非常露骨,騰訊這支新上線的招聘廣告就用一種生動形象的玩梗手法一步步揭開職場里的那些殘酷真相。
雞同鴨講的同事和老板
定義一份好工作,同事和老板很重要,一群好同事是團隊協作與創意迸發的基礎,而一個能夠有效get到你highlight時刻的老板更是達成職場自我價值實現的關鍵,不過或許每個人都更容易遇見影片中出現的這種場景。
你在臺上激情演說,但底下的同事老板卻始終和你不在一個頻道,你說你的,他說的他的,雞同鴨講的溝通模式無疑最讓人崩潰。
層層壓榨的成績與報酬
有人說:職場有時候仿佛就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封建王朝,官大一級壓死人,職場小白往往就只能給老人們端茶倒水復印資料,而在這支影片中顯然呈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一個小職員,背上不僅有著繁重的業務,還有上級領導,上級領導上面坐著個老板,你做的往往不僅是一個人的工作,還有領導和老板的那一份,層層壓榨剝削下來你還有力氣施展抱負嗎?
無聊到爆的乏味工作
想讓一個人崩潰,最簡單的就是讓他日復一日地機械重復同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
人人都說能夠上班摸魚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好工作,但要是讓一個人天天都在這種摸魚生活中度過,想必每個人都會無聊到爆炸。
三大場景也分別對應著在騰訊能夠得到的不同收獲,同頻同調的同事能理解你的真本事、沒有剝削讓你能夠將力氣花在該用的地方、打破無聊讓興趣驅動工作,仿佛都在說“來騰訊,想你所想”。
而整支影片非常的短小精悍,就只有三個簡單的職場小片段,但想必不管是哪一個都可能會讓職場人成功觸發痛苦面具,篇幅雖小但內容卻足夠有料,更重要是你會發現在影片中騰訊還把年輕人的玩梗氣質拿捏得死死的。
例如為展現和同事老板一直不同調,真就讓每個人的頭上頂著個雞頭和鴨頭;而為生動地呈現職場小白遭受的層層剝削,面部猙獰的細節刻畫,背上由資料和領導老板組成的大山著實讓人震撼;而形容工作的無聊則是用上了真正意義上的爆炸,夸張渲染又兼具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梗文化,的確腦洞夠大!
構建個性人設
讓品牌真正活起來
雖然市面上各大品牌為更有效地搶占用戶心智而時常大打出手,但某些時候你會發現它們的營銷鏈路也存在著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例如以往招聘廣告上玩法。
一個有內涵有格調的人設,充滿意識流的拍攝手法,側重輸出品牌的價值理念,各種驕人成績的羅列,以及遠眺星辰大海的概念化升華結尾,以一種極具逼格的大視角烘托出品牌的強大實力。
不過隨著Z世代個性文化的愈演愈烈,這種流于調性而缺乏用戶痛點洞察的招聘廣告玩法吸引力逐漸下降,在注意力極度分散的年代里,用一種所謂不務正業的心態營造差異化認知鏈路,才是品牌破圈的關鍵。
諸如表面賣奶茶背地里一年搞出上百場跨界的網紅喜茶,不好好做粽子天天以沙雕賣萌內容取勝的五芳齋,沉迷于各種馬克杯無法自拔的星巴克,不好好當快遞大佬偏要進軍奶茶界的中國郵政,無一不是如此。
如果仔細觀察,騰訊這支招聘廣告正是用一種“不務正業”的心態來吸引大眾注意的,作為中國互聯網公司三大巨頭之一,困窘于品牌體量與影響力,不自覺地就會與大眾產生距離感,如果依舊采用這一高端逼格質感的玩法,無疑將進一步拉遠二者間的距離。
今年秋招時期,圍繞著“秋招了”的主題上線了包括河南話、上海話、陜西話、外國話、外星語在內的一系列堪稱招聘廣告界泥石流的沙雕諧音梗廣告,什么“汽油著了”、“秋燥了”、“球找到了”、“chill Zhao”硬得李誕可能都要跳出來扣錢了。
而再往前追溯,騰訊去年的秋招也同樣精彩,諧音梗、C++情書、代碼簡歷什么沙雕什么腦洞大來什么,真就將這股魔性之風吹吹拂到了品牌各個領域。
甚至為了將諧音梗的基因不斷延續,騰訊還推出了系列“避免頭疼,請快投騰”的又一神仙力作,以各種生活中的頭疼時刻強化“投騰”概念,也在一次次的土味、沙雕、魔性、無厘頭中讓品牌的年輕化人設更加立體鮮明了起來。
結語
隨著Z世代們逐漸步入社會,不難發現以往高冷十足的大品牌們紛紛開始放下身段,以一種更為個性化的手段尋求與年輕人的有效溝通,唱跳rap、土味、沙雕、洗腦、走心層出不窮,讓招聘季成了品牌們才藝展示的大舞臺。
而透過表象的熱鬧氛圍剖析諸多品牌的營銷底層邏輯,營造一種年輕個性氣質的同調共振是基礎,在年輕人的職場觀念中,一個良好的公司氛圍、一群有趣的同事和能夠達成自我價值實現的工作是他們優先考慮的關鍵。
而招聘廣告作為求職者了解品牌的最關鍵環節,品牌自然希望將最年輕化的一面呈現到大眾眼前,因此剝離以往刻板生硬的招聘模式,以品牌調性為基礎構建個性化的內容矩陣,成了越來越多品牌的制勝法寶。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品牌影響力加持下,歡脫的玩法也需要注意尺度,既能展現品牌年輕化特性又能呈現品牌實力的玩法才是能夠真正賦能于品牌增長的關鍵,而騰訊無疑是最近在招聘市場上一朵靚麗有趣的奇葩。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