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太古可口可樂|熱愛自然的每一個你,都是消碳合伙人
6人團隊、7個日夜、7316公里,
從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田間地頭,
到云南太古可口可樂的生產車間。
去聆聽每一位消碳合伙人的心聲,
不錯過每一幀自然鮮活的景象,
只為把故事講述給熱愛自然的你。
在日益嚴峻的能源和環境挑戰面前,「碳中和」這一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關鍵議題,在越來越多的場合和語境下成為焦點。
對企業尤其是實體企業而言,作為生產制造的社會公民,如何在全球碳中和的進程中履行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企業發展和品牌進化的必修課。
在此背景下,iPlus助力太古可口可樂,以碳中和為核心打造「消碳合伙人」可持續發展項目,旨在通過社區碳中和、企業碳中和、個人碳中和的三維創新模式,探索在當前語境下,企業如何更好地成為生態文明的踐行者、碳中和的行動派。
作為可口可樂系統全球銷量第五大的裝瓶集團,太古可口可樂公司在內地、香港、臺灣和美國四大市場制售約60種飲料品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業務所在地的環境和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在「消碳合伙人」項目設定之初,雙方認為,圍繞碳中和的CSR項目,應該是切實且長效的,是復合而非單一的。從這樣的頂層思考出發,我們希望通過太古可口可樂覆蓋全球的組織能動性,喚醒企業價值鏈上的每一位伙伴,并通過社區改造、公眾教育等多觸點的項目運行方式,激勵每個個體成為消碳合伙人。
這樣「1+N」的復合發展模式,在項目推進中也得到充分體現。今年,iPlus助力太古可口可樂以云南為起點,率先打造「消碳莊園」復合型社區發展項目。伴隨項目正式落成,從原料供應商到產品經銷商,從西雙版納的村民到全國消費者,都成為太古可口可樂「消碳合伙人」的一部分,真正實現了合伙人的概念落地。
倒淌箐村,位于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這里不僅生活著34戶村民,還生活著亞洲象、印度野牛、水鹿等國家級保護動物。今年8月,全國首座消碳莊園在這里正式落成,消碳合伙人的故事從這里正式出發。
iPlus團隊充分發揮“整合能力”,從項目選址到實地考察,從方案設計到落地執行,全程參與云南消碳莊園的規劃和建設。通過與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西雙版納州熱帶雨林保護基金會等重量級消碳合伙人的共同努力,如今,社區轉型已初見成效。
截止目前,云南消碳莊園已完成230畝生態友好種植計劃,并有300個蜂箱落地投產,這些碳匯價值高、經濟收益好的作物,為當地村民構建了可持續的生計發展模式。
不僅如此,消碳合伙人們通過林業固碳、光伏改造等途徑,有效減少當地社區碳排放,并與國內領先的碳中和認證機構廣州賽寶深度合作,探索以鄉村為單位的碳匯價值測算體系,推動當地經濟作物完成碳中和產品認證,最終打造一座碳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鄉村振興三位一體的復合型社區發展項目。
今年9月,消碳合伙人首期集結儀式在西雙版納野象谷正式舉行。借勢全球生物多樣大會云南召開的輿論關注,iPlus團隊撬動CCTV、CGTN、中新社、彭博商業周刊、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觀察報、公益時報等數十家媒體到場參會,并通過全域媒體的高頻報道、央視黃金時段的海量曝光,為消碳合伙人的首次亮相打造輿論峰值,全面加速太古可口可樂CSR在政府、合作伙伴、消費者等多維度的認知進化。
11月,首支「消碳合伙人」公益微電影正式上線,消碳合伙人「線上圓桌派」正式拉開帷幕。影片從云南消碳莊園村民的故事出發,通過社區碳中和、企業碳中和、個人碳中和的三重視角,全景呈現了太古可口可樂的消碳初心,和首批消碳合伙人的共同努力。
并通過中國日報、中國新聞周刊、中國青年網、中國環境報、三聯生活周刊、新浪公益等頭部媒體官微報道,撬動全國各地環保藍V對影片主動轉載,全面發酵消碳合伙人項目的CSR樣本價值。
截止目前,視頻播放量已突破100萬,共吸引10萬+網友對#消碳合伙人#話題進行廣泛熱議,通過踐行「消碳合伙人」公眾教育,iPlus助力太古可口可樂沉淀消碳先行者的企業口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