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士邦 | 防艾公益24年,遠比營銷更重要
20世紀90年代,在一個封閉落后的小山村中,村民們迫于生存的壓力,走上了賣血賺錢的道路。與此同時,一種叫做“熱病”的世紀絕癥正在悄無聲息,卻又肆無忌憚地蔓延。
這是電影《最愛》的劇情。
影片將目光聚焦在這群艱難地掙扎在溫飽線上的群體,描繪了在偏僻的山村里,因為信息的匱乏和生存的壓力,從而誕生的一系列悲劇。
這一切悲劇的源頭,就是艾滋病。
如果說過去滋養艾滋病的搖籃是社會的落后、是人們的無知、是在巨大生存壓力下的走投無路。那么更可怕的,是在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當下,在社會知識水平普及的時代,人們對于艾滋病的認知依舊模糊。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個“世界艾滋病日”。
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2020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僅在去年一年,我國艾滋病死亡人數為18819。艾滋病毒,是致死性最高的傳染病毒。
有人,正在致力于改善這一情況。
從真實出發,記錄6047個故事的側面
“14%的用戶從未接受過性教育”
“僅有17%的用戶認為安全套最重要的作用是防艾滋病”
“72%的用戶都有過不戴安全套的性行為”
“人們對安全套「可防病」的重要性的認知率僅37%”
......
今年11月,在杰士邦與丁香醫生發布的一份《性安全認知與行為調研》報告中,我們從6047位丁香醫生活躍粉絲的真實故事中,看到了這些出乎意料的結論。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調研之下,真實的數據所體現出的性安全認知缺失令人汗顏。特別是對于安全套使用認知的巨大偏差,也使得「防艾」之路變得艱難。
醫學上明確指出:艾滋病主要存在三種傳播途徑,分別是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其中性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但只要正確使用質量合格的安全套,基本就能阻斷經性途徑傳播的HIV病毒。因此,我們需要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態度去看待安全套。
當艾滋病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話題,公開的討論、理智的審視以及多方的參與就顯得十分重要。在通過對6047個真實故事的深度剖析后,丁香醫生與杰士邦總結出了多條關于性安全相關結論。不論是對“性”的健康認知,還是年輕人對性的觀念,都為我們描述出了當下社會中亟需我們面對的痛點。
讓高?!阜腊?/strong>不再是刻板的說教
在長期的社會文化因素影響下,從“談性色變”到“談艾色變”,對于性與艾滋病的話題,人們多少還是懷有回避的心理。這就為防艾教育的推行增添了許多阻礙。
而更令人心痛的事實是:艾滋病年輕化趨勢的愈發明顯。
在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抗艾滋病藥物產業發展動態及市場前景趨勢報告》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截止2021年6月底,僅僅6個月,中國艾滋病發病人數已突破2.86萬例,其中有10%的患者是青年學生。
青年的艾滋發病人數逐年升高、“大學生感染艾滋”的報道屢見不鮮,讓社會將更多關注的目光投向了高校群體,防艾及安全套使用的校園教育迫在眉睫。
當代年輕人,是最理性也最感性的一代。他們不喜歡刻板的說教,但卻能夠被科學的知識所說服,更易于被感性的內容所打動。
這就需要有人牽頭走進高校,將安全套使用的重要性以科學、輕松又正向的方式傳遞給青年人們。
其中,以全球領先的安全套企業杰士邦為例,近年來其一直都在嘗試用更加輕松、活潑、貼近于年輕人的形式在高校內推廣防艾事項。從與涂鴉藝術家Keith Haring(凱斯·哈林)IP合作科普防艾觀念,與丁香醫生聯合開展社會調研再到全國范圍內,在多地疾控中心的專業指導下與青年自愿者協會、校紅會等機構共同在近50所高校開展校園防艾公益活動。
我們看到了,高校的防艾普及正在逐漸朝著科學、輕松、感性的方向發展。通過丁香醫生等權威平臺理性報告數據的輸出,能將青年人拉出防艾的新信息繭房,為安全套的使用「去魅」,而感性的趣味宣傳,則更易于被當代的年輕人所接受。
「防艾」是一項全民話題
在中國,“艾”是一味中藥。
但自1987年4月3日首例艾滋病傳入我國后,“艾”逐漸地成為了“艾滋病”的代名詞。艾滋病在大眾眼中就像洪水猛獸,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折磨,更是因飽受異樣目光而被套上的人性枷鎖。
我們需要更理性地看待艾滋病,學會用更加科學的方式抵御它的到來。這是一個全社會、全人類的話題。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防艾知識、防護性安全,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品牌紛紛投入防艾抗艾的公益活動,致力于讓兩性親密關系可以朝著更健康、更美好的方向發展。
細微之處,方能體現善舉。
在杰士邦與天貓醫藥健康共同開展的線上公益活動中,只要用戶點擊助力,杰士邦就會向中國預防性病艾滋病基金會捐贈10元錢,以及10只安全套。
以恰當的方式,在最適合的地點,確保真正給予所需人群更加精準的幫助,這才是一個品牌社會責任感的最佳體現。
一個成功的、長久的品牌,僅僅傳播產品的賣點還遠遠不夠,真正能夠打動人心的是品牌背后更深層次的社會價值與更深層面的意義。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品牌才能夠深入人心,經久不衰。
<end>
編輯:呂佳彤、潘瑩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