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風味人間》更香的是黃海的海報
穿過晝夜、四季和三餐,《風味人間》又雙叒叕來了!
12月14日,《風味人間》官宣第三季正式回歸,自從第一季開播首集成功突破2億播放后,陳曉卿導演又再一次向我們呈現了美食紀錄片的魅力。
《風味人間》系列一戰封神,如今已成功上線兩季。
第三季區別于前兩季,首次從中國海洋與海鮮入手,堪稱趕海屆天花板。這一季的海報依舊是由海報設計大師黃海打造。眾所周知,黃海出品,必屬精品;甚至有網友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足以驚艷BBC、震撼好萊塢,撐起中國電影海報設計的一片天”。
先來看下由黃海操刀的第三季官宣海報:
海報以“海”為題,整體畫面采用以大襯小的方式造成視覺上強烈的對比。
船行于海、海融進魚、魚包裹著沙灘的畫面也完美貼合「大海小鮮」這一大主題,海底的貝殼似海浪又似魚群,整體意境優美,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
與上一張海洋氣息濃重的海報不同的是,黃海老師又創作了一組以「莊稼」為主題的海報,海報表達了祖國波瀾壯闊的海域既滋養了稻谷,也匯聚成了我們飯桌上精心烹飪的佳肴。
海納百川,滋養萬物;一張方寸餐桌,一瓢盤中春秋。
《風味人間》第三季正式海報
風味第三季預告海報同樣震撼人心,翻涌而起的海浪上匯集著晶瑩剔透的魚群。
魚融于海、海聚魚群,海的咸腥撲面而來。
《風味人間》第三季預告海報
除《風味人間3》外,黃海的作品當然不僅于此。今天我們就從紀錄片、電影節海報、影視海報三個方面來盤點一番。
在風味第二季的海報中,食材回歸到了大自然,粽葉化作碧綠的田地、飄過的云......大片的留白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想,仿佛這是一片世外桃源。
新鮮多汁的三文魚回到了大海,魚肉的紋理構成了海浪的模樣,白色的脂肪是浪花,紅色調的海面像夕陽灑下的余暉,大海的廣闊與人類的渺小形成了強烈的視覺差,也形成了空間上的通透感。充滿意境與創意的表達完整地體現出了中華民族的農耕文化。
劇集海報也是由食材構成,人與自然的和諧被描繪得相得益彰。
第一季以生菜為山巒的概念海報一經推出就引發了網友熱議,這以假亂真的效果堪稱“神筆馬良”。
隨后的水餃云、包子月的意境再次引來網友如潮點贊。遠看是自然景觀,近看讓人大吃一驚,生菜的鮮嫩、餃子的Q彈、包子的鮮香與景致無縫銜接,這不正是大自然贈與的人間風味嗎?
劇集海報中則更突出“人”的部分,背影和正面都看不到人物表情,但能從人物的穿著打扮知道這期的主題。
《我在故宮修文物》系列海報,完美契合主題。
“大歷史,小工匠。”
“擇一事,終一生。”
海報中蘊含著獨屬于中國的東方神韻展露無疑,在我們面前被完整呈現的文物背后是文物修理師用時間填補的縫隙,也正如網友所說:這些文物殘缺的部位都鑲嵌著一個正在工作的小小修復師。
《如果國寶會說話》系列海報也將這種美學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一面鏡子連接了古代與現代,鏡子里的文物完好無損,代表著古文化的欣欣向榮,鏡子外的文物歷經時間的滄桑卻也依舊被人們所看到,穿越的美學與構思令人拍手叫絕。
今年第八屆烏鎮戲劇在前不久也正式官宣了。
此次戲劇節的主題為「茂」,“茂”有繁茂、茂盛之意。黃海老師將對電影未來的期盼與祝愿投入海報中,于是誕生了「豐茂之光,如筍新生」為主題的視覺海報,一盞盞舞臺燈光依次點亮,匯聚成筍,照亮水鄉烏鎮戲劇節的舞臺。
2019年第22屆上海電影節的主海報也讓網友們眼前一亮,并感概到電影節終于脫離“領導審美”了。定睛一看,原來是黃海出品,也就可以理解了。
海報的靈感源自經典動畫《大鬧天宮》,它是上海美院的代表之作,畫面中大圣拉開水幕探出頭來,水幕寓意上海電影節拉開序幕;大圣頭上的緊箍咒由數字“22”組成,大圣的局部輪廓又正好與上影節的獎杯“金爵杯”形狀相似,海報整體充滿著巧思與創意。
2016年金馬獎主視覺的公布也是秒上熱搜,海報中年輕的張震拿著手電筒,照向自己和黑暗。海報在向楊德昌作品「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致敬,也帶出“電影之光:回看來時,照亮前行”的期許。
影視海報就是黃海老師的主戰場了,有人曾說他這一生大概是為電影做嫁衣的一生,因為我們目前所看到出圈的電影海報幾乎都出自他手。
他經手的海報對電影有多大影響呢?
如此前全網刷屏之作《黃金時代》,電影還未上線,海報就先一步出圈。
海報中的墨點如浮萍般灑落,四個燙金大字「黃金時代」與周邊肅穆的黑白背景相互襯托。形單影只的文人在那個年代的炮火與磨難中,鍛煉出了這股象征著堅韌的一抹金。
還有前段時間影評翻車的《第一爐香》。
張愛玲的原著、楊德昌的錄音、黑澤明的服化、王家衛的攝影、侯麥的剪輯、奧斯卡頂級的配樂再加上許鞍華的執導,這些堪稱頂配的陣容都沒讓《第一爐香》香起來,但黃海的設計海報卻讓網友直呼“真香”。
海報中穿戴著手鐲的這雙手,一只精心裝飾,另一只則樸實無華,暗示著女主角葛薇龍和姑媽的命運鎖在了一起,最終淪落為社交名伶。
《小偷家族》中國版海報不僅獲得導演的盛贊,也獲得國內外網友的一致好評。英國獨立電影雜志“Little White Lies”評選出2018公映電影最佳20張海報,中國設計師黃海設計的《小偷家族》中國版海報位列第一;美國媒體The Film Stage評選了2018全球電影海報25佳,《小偷家族》排在了第13位。
這張「希望不散」主題海報,使用的是浮世繪風格的背景。海報解讀同樣要看完電影后才能有所感悟。
畫面中呈現了電影里從沒去過海邊的孩子在沙灘玩耍的場景,海報出現的傘是奶奶在為他們支撐,奶奶去世后,暗示著沒有關系的一家人即將四分五裂。
黃海設計的《龍貓》中國重映版海報在上述提到的英國“Little White Lies”評選中排在第10名的位置。
海報中黃綠相間的灰調草地像是龍貓松軟溫暖的懷抱,小梅和姐姐的向前奔跑卻有種消逝的意味,略帶感傷和童趣的氛圍交織,讓人回到了曾經肆意玩鬧的歲月。
海報有時候不是線索越多越好,但是一定程度上它是一部電影的縮寫。《千與千尋》重映時,這兩張分別表達了「初心」與「成長」的作品,也契合了宮崎駿創作的初衷。
繼《小偷家族》、《千與千尋》、《龍貓》后,宮崎駿又再一次為日本影片設計中國區海報。
海報以大海透亮的藍色為基底,翻卷起的海浪呈現「太極」的理念。三個少男少女在海浪中串聯起彼此的生命,他們看似前往不同的方向,但實則被海流帶向了同一個地方。不論從畫面呈現還是內涵來看都具備中國傳統的東方韻味,與此同時畫面又還能保持夏日的清新感。
黃海大師的作品遠不止于此,中國的大制作基本都有他的影子,《我不是藥神》、《大魚海棠》、《少年的你》、《捉妖記》等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影片海報均出自他手。
有人說在黃海之前中國就沒電影海報設計師;還有人說他是一個人承包了國內一半電影海報的男人;更有人說,他以一己之力將中國電影海報拉到了世界頂級水平。
看完這些作品后,我們才發現這些評價并不夸張。黃海曾說“東方之美無人呈現”,于是他就將作品揉入東方美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而他的這種風格與電影又無一不契合、無一不協調,那種不用多說一句話,一切盡在畫面中的表達方式也使越來越多人因為他的一張海報去看了一場電影。
馬上就要到2022年了,小編十分期待他的新作。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