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人就活該加班?
年紀越大,越容易膚淺地把加班和猝死劃上等號。
經常可以看到有人在朋友圈里曬凌晨和公司大樓的合影,仿佛忙到后半夜才是對于工作的尊重和對人生的淋漓盡致。
如果你是剛進入一個領域,需要快速達到行業平均水平或者剛剛參加工作,希望借由鍛煉提升自己的專業,加班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你已經在一個領域里待了好幾年,依然忙碌地無法呼吸,那你應該停下來問問自己為什么。
不過不要用“總得把眼前的事情處理好”這句話當作借口。眼前的工作確實重要,不做可能你會因此丟了項目甚至項目,但是改變有些時候并不是“一刀切”甚至不是下一分鐘就要執行,你自己得記得,如果不找到一個突破點,你將終日陷入忙碌。
不管是個人還是公司,如果想持續成長,那么每天都要刻意拿出一部分時間去做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這就是投資思維的最后一點。用窮人思維考慮問題的人看眼前,用富人思維考慮問題的人看長期。投資思維可以幫助你從當下最優發展為全局最優。
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真的需要那么忙嗎,我的時間被充分利用了,還是被浪費了?
弗里德(作者)說:解決方案不是多花時間,而是少扯淡;是減少浪費,而不是增加投入。你需要大幅減少干擾,去緩解持續不斷的焦慮,并避開壓力,把大塊時間用在高價值的、縝密的工作上。
也別再拼死拼活地賣命工作了,充實地好好干上一天活兒,日復一日,這就足夠了。
你可以陪孩子們玩耍,同時依然是個成功的企業家,你可以擁有個人愛好,你可以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你可以坐下來好好讀本書,你可以跟另一半一起看一部傻乎乎的電影,你可以抽出時間來做一頓像樣的飯菜,你可以出門去散個長長的步。
你可以時不時地,敢于做一個徹底的普通人。
6年前讀《重來》的時候,驚覺一家公司竟然可以這么酷,工作竟然可以這么做。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竟忘了里面的一些內容,最近再讀《重來3:跳出瘋狂的忙碌》,發現其實basecamp(作者創辦的公司,類似于國內的teambition)一直以來都保持著酷基因,幾年的時間大家都保持著成長,如果需要總結定義,那就是:一個冷靜的公司是選擇的結果。
這里是廣告咖,看一群廣告人的浮沉成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