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五本如何開會的書后,我還是覺得貝佐斯的方法是最值得借鑒的
有人說,承載廣告人青春最多的幾個地方是:深夜大排檔、廁所和會議室
我們今天不談如何在深夜找到大排檔攤位也不談如何優雅地帶薪拉屎,只談如何高效會議。
1、我們遇到的會大多是什么樣子的?
有事沒事開個會,本來文字能說清楚的事情非要把所有人叫到一起
與會者一言不發、默默處理自己工作或者直接神游到宇宙之外
會議進程拖沓,無法準時結束,我參加過最夸張的一個會,開了10個小時
討論的都是細枝末節,重要議題講得很少,在一片祥和氛圍中結束,一無所獲
2、貝佐斯(亞馬遜)怎么開會
不開沒必要的會。針對一些信息傳達類的會議,減少使用開會的方式。如果是必要型會議(如決策會議、創意會、進度管理會等),遵循“兩張比薩原則”,兩張比薩通常足夠6個人到8個人吃,貝佐斯用“兩張比薩”這個說法來限定與會人數。人多口雜的討論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只召集能解決問題的相關人員進行討論會更有效率。
不開沒有準備的會。會議資料以文章形式呈現。摒棄PPT,開會只有“一頁紙”和“六頁紙”的區別。一頁紙就是把發言的要點單面打印到A4紙上,六頁紙就是打印到六張A4紙上。如果需要補充的資料太多,如圖表、表格、相關數據等,都必須放入附錄中,附錄的頁數沒有上限。高質量的會議資料,必須清楚寫明會議的主旨和目的,結論先行,讓人能在短時間內讀完,獲取完整信息。
會議從沉默開始。會議一開始,大家各自低頭默讀手邊的會議資料。這些資料通常是在會議開始時分發?!?頁紙”的閱讀時限是5分鐘,“6頁紙”是15分鐘。瀏覽資料期間保持會場安靜,不接受任何提問。避免有人因為未讀完而導致的發問影響會議進程。
3、如何管理發起會議
項目主管就是會議的負責人。會議負責人不僅要負責召集會議,履行主持人的職責,推動會議進程,還要撰寫和發布會議紀要(實際操作中,也可以交給別人來完成)。
過程管控。與會者都讀完會議資料之后,主持人就開始征詢大家對資料的意見和想法,想辦法讓討論活躍起來。只有將所有相關人員都調動起來,讓大家從各自不同的觀點出發來參與討論,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如果討論陷入僵局,與會者的思路都繞不出死胡同,那主持人就必須適當帶動節奏。此時可以進行引導性提問,比如“不如就此展開講一講”,或“為什么你覺得應該這樣做呢”,幫助大家分析原因,開闊視野,理清思路;如果會上出現了一些偏離主題的發言,主持人就可以說:“雖然這個觀點也很重要,但似乎與當下討論的話題不完全契合,我們先把它放在擱置區,留待下次再做討論?!遍_會時負責人不僅要推進討論,還要分配好時間。比如1小時的會議要留出10分鐘來進行總結。
達成共識。理想的決策會議應當讓大家為了明確的目的展開適當討論,決定下一步該如何進行,讓大家帶著對后續行動的共識走出會議室。任務、人員、時間節點都確定了,會議才算結束。會議結束后向相關人員發送會議紀要依舊是會議負責人的責任。會議紀要必須趁與會者的記憶還新鮮時盡早發送,否則就會因時間隔得太久而產生陌生感。
以上分享核心來自《貝佐斯如何開會》,作者佐藤將之。
你有什么開會的妙招,我們開會分享一下呀~
這里是廣告咖,看一群廣告人的浮沉成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