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蝶變
沒有小富即安,要么生存要么死亡。
作者丨孔令娟
華商韜略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客服微信:hstlkf
華商韜略·華商名人堂 ID:hstl8888
圖片:圖蟲創意、網絡
一向溫和、低調的快手創始人宿華、程一笑在6·18發了一篇戰斗檄文,直指快手組織松散、態度佛系、肌肉無力反應慢,快手要開啟守護未來的戰斗模式。
如此公開懟自己的企業家不少,任正非最典型,“華為的冬天”的言論廣傳天下。過去,很多人認為他杞人憂天;現在,幾乎人人稱頌他英明神武。
但相對任正非的主動“危言聳聽”而言,宿華、程一笑多少有些是被逼出來的。
2013年,生在湘西大山,長在小鎮,讀書在清華,到硅谷轉了一圈后,回到宇宙中心五道口的宿華開啟了第3次創業。
靦腆的他說話都不看對方眼睛,卻要做一個社交軟件。
也許是越宅就越渴望與人交流,也越能體會到社交的痛點。宅男領域可謂是社交大師輩出,facebook的扎克伯格、騰訊的張小龍、陌陌的唐巖都是宅男的優秀典范。
當時,“天通苑的張小龍”程一笑正在做Gif快手,已經開始向社交轉型。投資人于是把二人撮合到一起,因為他們有共同的愿望:做一個記錄生活的東西,讓人們通過記錄而連接。
宿華的外公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沒留下任何照片書信。所以他一直有個心愿,讓每一個人都留下更多記錄,讓后人能夠看到。
“就像動畫片《尋夢環游記》里面講的,一個生命的完結并不是死亡,被遺忘才是。”
如何與豪門里的微信、QQ和微博錯位發展,小門小戶的他們思來想去,決定做一件事:記錄普通人的短視頻。
這在當時是一片空白,讓他們切入了一個廣闊的藍海。
2013年起,互聯網向移動端轉移。BAT投入數百億元遍地布局,地圖、搜索、打車、網文……到處閃現他們收購投資的身影。
大佬們在一二線城市寸土必爭,打得焦頭爛額,而他們奮戰的舞臺之外,三四線甚至更下沉的城市和鄉村里,另一個群體卻因通訊基礎設施普及,在輿論場和消費場上開始崛起。
結果,BAT在一二線城市嚴防死守,頭條、快手等依靠著龐大的下沉力量斜刺殺出。等到大佬們回過神時,小鳥羽翼已豐變大鵬。
這其中,快手算是最順的。
從古至今,精英一直占據著表達的主流和輿論場。互聯網逐漸降低表達門檻,從微博到自媒體到UGC,但直到快手的出現,它才算是完全被拆除。
宿華和程一笑都堅信:好產品一定是簡單的,對用戶是平等的,人人都可以使用。
快手APP首頁只有關注、發現、同城三個欄目和拍攝的圖標,從幼童到老人,都能隨手就拍,記錄自己、表達自己、傳播自己。
所以,雖然快手不是為低線城市和人群設計的產品,但確實解除了這部分人的表達封印。
他們如潮水般涌來。2017年以前,快手沒做任何推廣就攢到了4億注冊用戶和4000萬日活,成為短視頻領域的老大。
因此,創業黑馬社群大會的頒獎詞說:“與其說是快手發現了一個隱秘的巨大的人群,不如說是這個人群發現了快手。”
快手真的是被發現的,因為它長期被放養。直到2016年6月,在應用商店搜索“快手”會出現其他產品,他們只好花錢把它買回來,這算是最初的市場投入。
宿華本人也不向周圍人推薦自家APP,他隱匿在數億老鐵中,每天關注一個少林寺武僧打拳,看得自己都想遁世了。
這里也成了無數孤獨人的精神棲息地。
接尸人王亮一天最多運送過23具遺體,其中5個車禍、2個自殺。大量負面情緒讓他從來不笑,唯有在快手才能緩解一下。他告訴粉絲朋友:
“生命真的太脆弱了,所以好好珍惜每一天。”
即使這樣的佛系,依靠人口紅利和獨特性,快手依然在2017年年底注冊用戶超過7億、日活過億。這讓大佬小佬都流口水的流量,對他們來說,來得太容易。
也正是這個容易,讓他們放松了警惕,沒有認識到競爭的殘酷性。
短視頻賽道上從來不缺玩家和資本。2013年開始,秒拍引領了第一波短視頻浪潮,此后微視、美拍、小影、小咖秀都曾在江湖上刮起過一陣陣旋風。
但這一切與快手無關,它的佛系運營和非主流用戶群體,讓其長期被主流忽視。要不是2016年6月自媒體人X博士的一篇熱文,還不知道它要隱藏到何時。
不過2016年9月,它真正的競爭對手終于誕生了,今日頭條同時上線兩款產品:火山和抖音。
快手給了頭條做短視頻的靈感。許多人對快手的第一印象就是:這不就是視頻領域里的頭條嗎?用戶下沉,同樣以機器算法為核心,同樣宣稱技術導向。
火山是頭條用來對標快手的產物,無論是頁面設計,還是視頻內容。但快手的特質令火山很難以快手的方式超越快手。
快手是普惠化、去中心化運營,根據內容相關性做推薦,頭部網紅和普通人一樣能得到流量分配。
這鼓勵了普通人記錄自己、表達自己,他們的熱切程度也超乎外界想象。與其他平臺內容集中在頭部相比,快手只有30%來自頭部,70%來自普通用戶。
其他平臺KOL和粉絲之間是明星和粉絲的關系,但在快手,他們是平級朋友關系。老鐵之間有溫度、有信任度,有忠誠度。如今快手已經成為熟人和陌生人共存的社區。在三四線城市和鄉村,快手更是他們的朋友圈。
這樣的社區氛圍需要長時間運營和維護,不是短時間就可以達到的。所以,砸錢復制其他視頻容易,但復制一個快手則是很難。
火山最開始嘗試像快手一樣運營效果并不好,最后還是轉向了和抖音一樣:運營KOL。
抖音和快手除了在軟件活躍度上可作比較外,其產品定位、邏輯、玩法完全不一樣。這也導致快手依然像以往一樣,以不變應萬變的方式應對抖音的挑戰。
但抖音和快手畢竟都在同一個短視頻江湖上行走,勢必要在用戶和商業上形成爭奪。
用戶方面,人的需求是多層次的,而且需要不斷刺激。快手和抖音重合用戶不斷上升,已經高達40%以上。
快手也不要想著可以和抖音平行發展。抖音把slogan改成“記錄美好生活”,和快手的“記錄世界,記錄你”異曲同工,就是要向其領地進發的標志。
快手雖然具有先發優勢,但有了強大的競爭對手還不奔跑起來,那就是幫別人教育用戶、為別人鋪路。
今年5月,快手宣布日活達到2億。但抖音在年初就已超過2.5億,去年年初他們才只有3000萬,一年增長量超過快手過去8年積累。
商業化上,外界都替快手步伐緩慢著急,但是他們自己卻一再表示要克制、按照自己的節奏走。除了不想過多打擾用戶影響生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不缺錢。
日活達到一億后,快手開始小步商業化。雖然它把直播功能隱藏在個人主頁里,但在濃厚的社區氛圍下,直播依然帶來可觀的收入,快手IP的帶貨能力也在各平臺中首屈一指。這也是為什么快手去年體量落后抖音一大截,但運營收入依然與其相當的原因。
不過未來呢,等到抖音經過數年積累,也擁有快手特質的時候呢?快手給對手留下了喘息之機,但對手會給他留嗎?
一條賽道里,少林拳和八卦掌是不是一個套路不重要,關鍵是誰的武功高,誰能戰到最后。互聯網效應下,沒有小富即安,要么生存要么死亡。
歸根結底,這是思維的不同。張一鳴是以公司CEO角色從全局上把握整個戰局,而宿華是從產品經理的角度打磨快手。
快手在運營和商業上推進緩慢的另一個原因是宿華心中對權力的恐慌。
他曾講述過一個“勇者斗惡龍”的故事:村莊旁有一條吃人的惡龍,村莊派了勇士去殺掉惡龍。但勇士殺掉惡龍后,住在那里身上也慢慢長出了鱗片,成了新的惡龍。
快手的注冊用戶已經超過8億,不僅是一個產品,還具有社會屬性,甚至成了社會學家的工作軟件。兩個人的地方就會涉及到權力分配,何況這數億人,權力的黑洞只會更大。
衡量一個人,應看他如何處理權力。
“我相信每一個偉大的團隊都需要理解科技的力量,也理解人文的力量。”掌握了資源分配的規則和機制的快手擁有權力,但它把自己的普惠價值和社會責任看得無比珍貴。
為了防止被權力操控,快手做了很多機制性建設。但活在自己世界里、對競爭回避的態度,也會讓員工開始佛系,反應變遲緩,與用戶的連接感知變弱。
內向的宿華本就不擅長管理,谷歌工作經歷又讓其相對自由開放,這導致快手組織松散、管理薄弱。
有太多企業不是被對手打倒,而是死于管理落后上。如今的快手已經從幾個人的公司發展到8000多人,排好兵布好陣才能發揮最大戰斗力,否則內部混亂就可能把企業拖死。
因此,外部挑戰并不可怕,也許組織和管理問題才是快手的最大危機。
宿華和程一笑由此警醒并自省,措辭嚴厲的內部信成為快手的蝶變宣言:“如果說,一直以來,我們想成就一款偉大的產品,那么,現在,我們更想成就一家偉大的公司。”
其實從去年底開始,宿華和程一笑就已經反思,在年會上,他們表示將把追求極致作為公司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宿華還從能力建設、工作效率、工作態度三方面闡述如何追求極致。快手要以最快速度推進產品和公司迭代,還要自上而下夯實組織方式、推進OKR制度。
在內部信里,宿華和程一笑再次強調,要將變革組織、優化結構,把追求極致、唯快不破的理念貫穿到每一項工作之中。
根據QM數據,去年短視頻月總使用時長同比上漲1.7倍,全面超越在線視頻,成為僅次于即時通訊的第二大行業。抖音和快手在體量和日活上遙遙領先,短視頻進入雙雄時代。
快手目前日活已經達2億,而宿華和程一笑的下一目標是:2020年春節之前日活達到3億。這意味著:
在剩下的7個月里,快手要增加1億日活。
雖然任務艱巨,但從快手近期走勢來看,這目標并不夸張。
2018年第二季度,快手增長一度停滯。但下半年與MCN機構合作、啟動商業元年等一系列操作后,快手重新快起來,尤其11月份以來,日活增長了7000萬。
快手對內容創作者充滿了誘惑,因為它的流量分配非常健康,而不是像很多平臺一樣95%以上集中在推薦上。因為社區氛圍濃厚,快手有三分之一流量來自關注和同城,這表示憑借私域流量也能保證內容基礎曝光量。
長尾效應使得快手用戶收益更均衡,去年1600萬人通過快手獲得收入,頭部和腰部都能得到良好回報。
快手也成為社交電商里的一匹黑馬,QM數據顯示,快手購物助手在去年底就已進入移動購物小程序月活前十,達到1206萬。
6·18期間,快手與京東營銷合作,這次合作不僅是為了賣貨,更是互拓增量。
要想實現3億目標的日活,需要快手擴大用戶群體,從五環外向五環內進發,從低線城市向一二線城市升級,與京東的合作效果良好,證明了他們的潛力依然巨大。
宿華和程一笑在內部信中說:“松散的組織、佛系的態度,‘慢公司’正在成為我們的標簽。這讓我們寢食難安。”
他們要求快手人,傾盡所有、并力向前,去戰斗。在戰斗中:
“打出內心的勇氣,最難的最痛的時候也睜著眼睛面對,用閃電的行動去回應;打出彼此的信任,在黑暗中,敢把后背交給對方,敢把托付交給對方……”
他們相信,此前慢思考、不見快行動的快手沒有把握好自己的優勢,但只要動作起來,效果就不一樣。而且不需要變成他人,只要在自身基礎上進化就能更好。
宿華和程一笑說,快手的使命是,“帶領每一個人走進未來的數字世界……不要落下任何一個角落,不要落下任何一個平凡人”。
這,又何嘗不是不再佛系的野心。
《宿華:快手七年一劍背后的初心》騰訊大學
《快手,中國互聯網里的非典型與逆向成長》虎嗅 xiyao
《浮生一日》《每日人物》易方興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轉載授權敬請聯系小客服微信:hstlkf
◆◆◆
投稿、約稿、商務合作及建議,敬請聯系:
010-65580525
zy@hsmrt.com 周總監
◆◆◆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
“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我就知道你在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