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億關注量!這樣的戶外廣告才能最大化撬動社交圈的傳播勢能
導語:近年來,線上線下聯動營銷成為品牌營銷策略的一環,戶外廣告通過線上社交媒體進行二次傳播成為當下的發展趨勢。
編輯丨戶外廣告內參
圖片丨oohtoday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早已滲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社交平臺上,每個用戶都是內容的創作者和傳播者,當好的戶外廣告出現在大眾視野面前,有可能激起他們將內容主動分享轉發到線上媒體平臺,并通過不斷的轉發、討論等傳播出去,擴大戶外廣告在社交平臺的傳播效果。
尼爾森(Nielsen)曾做過一項研究報告稱,有 1/4 的受訪者表示會在看到好看的戶外廣告后會將廣告牌拍照上傳至在 Instagram 平臺上,且線下廣告與數字廣告的相結合能夠使搜索流量增加4倍。數據分析機構 Geopath的總裁 Kym Frank 表示,社交網絡和戶外廣告是兩個具有天然協同作用的平臺:技術正在改變戶外廣告,而一切視覺效果好看的照片,都在 Instagram 掀起波瀾,戶外廣告是推動所有線下廣告登上 Instagram 的頂級廣告平臺。
01
消費者主動傳播
戶外廣告引爆社交媒體
近期,百年糊涂的一則戶外廣告在行業內引起關注,同時在線上斬獲了近3000萬的熱度。
和以往傳統的TVC廣告不同,百年糊涂此次攜手營銷人甄妙一起制造了一次話題營銷,以簡潔且“自黑式”的創意文案搭配純紅色的吸睛背景,形成強大的吸引力和沖擊力。將品牌廣告從線下燃到線上,同時傳遞出“晚晚6點9,百年糊涂酒”的品牌主張,搶先在“春節營銷”埋下伏筆。
圖:大京網
在新媒體類型層出不窮,且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廣告極易被主動傳播,百年糊涂的這一創意事件就是利用好的內容和創意,以制造話題讓用戶主動去傳播。線下小范圍的廣告鋪設帶來的曝光是有限的,先在線下形成事件和話題,制造驚喜和好奇,激發用戶從好奇搜索到主動分享傳播,讓話題從B端到C端發酵,使品牌大范圍曝光和傳播,走進更多用戶的內心。
圖:大京網
戶外大屏由于屏幕大,畫面高清,視覺沖擊力和吸睛能力強,且誕生出很多新穎玩法,容易形成拍照的打卡點,吸引不少市民及游客的駐足。同時戶外大屏多位于繁華的商圈,占據了絕佳的地理位置,擁有穩定的人流量,品牌在大屏投放內容和視頻的時候,利用用戶們樂于分享新鮮事物的心理,就能激發大眾將戶外大屏內容拍照上傳到社交網絡,助力品牌實現二次傳播。
例如在2021年的重陽節,長沙五一路出現的兩塊“會聊天的大屏”引起了一眾網友的共鳴,其相關話題在10月12日當天登上了抖音熱榜榜首,“長沙有兩塊會聊天的大屏幕”相關視頻斬獲878.7w的搜索熱度;還有3788亞洲之光巨幕在12月份推出的首例裸眼3D“抓娃娃機”,以3D+交互的創新形式和沉浸式體驗,吸引到市民的積極參與,同時在微博平臺獲得不少大V和網友的分享,相關話題熱度也是超過了5000w。
除了戶外大屏外,電梯廣告近年來也在創意和文案方面逐漸出彩,同時在線上收獲了不少的關注度。如12月份以一句“寶~沒有小蠻腰,也別叫我胖子,叫我美可卓”的美可卓品牌,不僅刷屏了各大城市的電梯間,也引來了廣州地標“小蠻腰”的高調回應,用塔身印下了“好的~美可卓,我有小蠻腰,也不會叫你胖子”,這場隔空喊話在互聯網上濺起了巨大的水花,截至發文前,微博話題#叫我美可卓#積累了4.5億閱讀和13.5萬討論量。
圖:數英網
同時,品牌還聯動上@死胖子王建國@追風少年劉全有等明星大V為其話題造勢,引起越來越多的網友玩起了“美可卓句式”:“寶~沒有對象,也別叫我孤家寡人,叫我無敵是多么寂寞”“寶~沒有瘦成紙片,也別叫我胖得滾圓,叫我沒人敢看扁”....這些個性化極強又趣味十足的UGC內容撬動了二次裂變,使得“叫我美可卓”這句話,在這場大眾狂歡中滲透進大眾心智,最終實現了“美可卓”品牌的強勢出圈。
圖:數英網
02
品牌如何利用戶外廣告
撬動社交圈的傳播?
在分享了戶外廣告刷屏社交媒體平臺的案例后,我們不妨來梳理一下,品牌在投放戶外廣告時究竟如何利用戶外廣告、制造什么的內容才能激發用戶的主動分享,進一步引爆社交圈呢?
首先,巧借節日營銷,實現品牌關注。每一個節日是品牌營銷的“兵家必爭之地”,節日本身自帶極大的流量,能夠成為品牌的超級符號,加深消費者的記憶。在節日文化主導之下激發全民參與,這種自發式的營銷氣氛烘托,能給品牌營銷活動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很好的幫助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記憶。
品牌需要找到契合節日的載體,站在用戶的角度,建立品牌與節日的情感紐帶。利用戶外廣告為用戶打造足夠的儀式感和氛圍感,通過鏈接品牌特質和節日內涵,讓目標用戶提升節日參與感,品牌才能獲得用戶發自內心的認可和正向的傳播力。同時,品牌還可以打造自身專屬IP,搭建場景化營銷,讓消費者既能感受關于節日的獨特文化屬性,也可以參與其中,帶入生活與社交場景,形成廣泛的傳播。
其次,利用粉絲經濟,做好飯圈營銷。社交網絡發達的今天,粉絲群體的能量難以想象,而粉絲們自發形成的飯圈文化背后的高粘度和組織力的優勢也是任何營銷形式所不容忽視的。并且粉絲擁有強大的消費購買力,據Questmobile報告顯示,以00后為代表的Z世代消費觀正從產品消費轉變為情感消費,Z世代粉絲愿意為偶像及其代言產品買單。
我們發現出現在戶外廣告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多,品牌樂忠于攜手代言人亮相于戶外LED大屏,并定制相應的創意互動活動時(如參與打卡抽獎,助力解鎖上刊上屏等),這樣能最大化聚合粉絲群體,能更快地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增加消費者好感度,促進購買行為等;同時,也能最大程度激發粉絲群體自發分享轉發或者二次創作,將品牌與偶像綁定進行傳播,有助于引爆話題熱度為品牌帶來二次流量。
去年7月5日,百雀羚發起了一場以#放肆愛 開懷笑#為話題的征集,邀請粉絲積極參與線上討論,由粉絲完成5W+條熱愛宣言后,品牌將點亮王一博全新裸眼3D巨幕,與粉絲實現破次元互動,截止日前,這一話題也收到了1.6億的閱讀量。7月22日,百雀羚攜手品牌代言人王一博驚喜“空降”武漢裸眼3D大屏,一時間掀起“武漢網紅地標”打卡新熱潮,也完成了用戶的心智占領。
圖:武漢hot
最后,提升互動體驗,拉近品牌與用戶的距離。互動營銷是能夠最快搭建起品牌與用戶的橋梁,融合了互動環節的戶外廣告,比起傳統的畫面廣告,更具吸引力,用戶的參與度也更高。在整個互動的過程中,也極易引起用戶對體驗過程的評價、討論,在社交平臺制造大量UGC內容。通過用戶的自發行為和流量號召效應,提升品牌在全網的關注度和出圈可能性。
今年9月份,長安福特在重慶制造了一場以“盲盒”為錨點的戶外場景營銷活動,打造了一個相當于57萬個小盲盒的超大盲盒,并應用新技術搭建了一個“元宇宙”空間,同時還設置了AR游戲互動環節,大幅提升了用戶的互動體驗,吸引到不少網紅大V的打卡,成功為#巨型盲盒驚現8D魔幻城#、#年輕人的新爆款# 雙話題完美蓄力,收獲總閱讀量4.2億,總討論4萬+,進一步擴大了其宣傳勢能,完成了年輕消費者的心智占領。
同時,隨著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戶外廣告也賦予了更多元化的玩法,戶外廣告的終端設備能夠成為互動的載體,更有效地形成移動端的二次傳播,例如掃碼或直接引導進入到社交媒體頁面,從而充分激活了社交終端的活躍度,助推品牌樹立形象,帶來實際的銷量轉化。
作者:張小煜丨視覺:深海
初審 :易寒、曉一
終審:吳彬、吳有科
監制:歐陽宇
歡迎行業相關人士、業界大佬投稿
投稿郵箱:tougao@zhaoguang.com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