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上的13億種春晚
在這里,看見一個真實、豐富、多元的中國。作者丨熊劍輝華商韜略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客服微信:hstlkf
華商韜略·華商名人堂 ID:hstl8888圖片:網絡
中國有世界上最多的渴望改變命運的人,春晚與快手,給了他們向上的階梯。
春晚,中國最宏大年度超級流量池,全天候、全平臺、全年齡段包抄式“打擊”,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必爭之地。
2015年之后,央視春晚“發紅包”的特權,就由BAT輪番包攬。
2020年,春晚終于迎來一位不同尋常的新伙伴——快手。
12月25日,官宣終于到了,快手成為2020年春晚紅包獨家互動合作伙伴。BAT之外,春晚舞臺終于出現了新勢力。
快手還是首家牽手春晚紅包活動的短視頻APP。
這次,快手快了一大步。
其實,快手已是不折不扣的春晚“老司機”。2019年2月,快手成為春晚“官方內容分發平臺”,拿下央視春晚、央視元宵、歷屆春晚的短視頻版權。
期間,除了春晚新節目,費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毛阿敏的《思念》、李谷一第一次演唱的《難忘今宵》等,都在快手上點擊量暴增。
借快手的寶地,當年的春晚紅透了,老春晚也狠狠翻紅了一把。
快手上的“老鐵”們自制的“春晚模仿秀”等內容,也成為與春晚雅俗共賞的UGC內容。比如,7位“快手老鐵”接力演唱的《難忘今宵》,一度引發央視《新聞直播間》的關注。
這種新奇特的春晚傳播方式,讓短視頻和主流媒體強強聯手,營造出濃郁而富有特色的節日氛圍。
當下中國,手機已超越電視,成為大家溝通與了解外界資訊的最常用渠道。對許多人來說,通過快手了解世界,用手機看春晚,是再正常不過的選擇。
“上快手,看春晚”,祖國山河“666”,成了遍布大江南北“老鐵”們的新民俗。
這一次,以絕對主角備戰春晚的快手,成立了專項工作組,籌劃以AI、大數據為支撐,全面發揮大小屏互動優勢,推出全新“紅包雨”等多種互動方式,以期打造出一屆“互動性高、趣味性強”的新春晚。
這個合作,不只是讓快手3億用戶看見春晚,還將激發用戶記錄分享自己的春晚,讓快手最終裂變出13億種春晚。
當年,春晚是萬人空巷,普天同慶中國年;今朝,春晚是萬人低頭,為美好生活雙擊。
對此,總臺央視副總編輯彭健明表示:春晚,就要讓人民群眾開開心心、快快樂樂過大年,要增強快樂感和幸福度。春晚和快手握手,是傳統與未來的交融、文化與科技的結合。2020年的春晚,將成為新時代的國家名片和文化盛宴。
春晚,始終是時代發展的一面鏡子。
求變與善變,則是春晚基因。
1983年2月12日,春晚一誕生,即迎合“求變”的民心與大勢,締造了出道即巔峰的傳奇。
這一年,簡短的春晚開場動畫,就不惜工本畫了一個月;侯寶林、馬季、侯耀文等人的相聲,王景愚的啞劇《吃雞》,一并成為難忘的時代經典;而李谷一從開場《拜年歌》唱起,一晚共唱7首歌,創造出至今無人打破的春晚紀錄。
春晚成為每年全國人民有盼頭的娛樂盛宴,初代的新民俗。
1984年,陳佩斯、朱時茂的《吃面條》,無意間成了“小品”藝術門類的開山之作。
1987年,費翔邊唱邊舞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成為了80年代的潮流標桿。
1990年,初出茅廬的趙本山,靠著小品《相親》一炮而紅,從此“春晚小品王”登堂入室。
1995年,趙麗蓉、鞏漢林的《如此包裝》,讓“麻辣雞絲”在十幾年后,依然是微博上辨別中國人的“國民切口”。
36年來,春晚最大“釘子戶”馮鞏,35次雷打不動地登臺,一句“我想死你們了”的開場白,成了與《難忘今宵》齊名的春晚標配。……
那時候,春晚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綜藝節目,是明星們朝思暮想的超級舞臺。
2001年,春晚總導演王冼平,光“小條子”就收到43張,上面全是“各路神仙”力推的大小明星。
春晚,締造了平民上升的神話。
一個《不差錢》,讓小沈陽在一夜之間紅遍中國;一曲《千手觀音》,讓聾啞人邰麗華盡人皆知,并成就國寶級經典。
春晚被時代造就,卻也伴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的豐富、審美的提升,漸漸失去了“唯我獨尊”的強勢地位。網絡春晚、山寨春晚、地方春晚……“春晚”供給端分外充裕。
為此,春晚比互聯網巨頭們更早開始擁抱互聯網新潮流,擁抱網絡新新人類。
2015年,春晚第一次實現“電視+網絡”同步直播。不但春晚節目通過網絡傳遍了全世界,還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引發了話題風暴,使春晚成了一場全民參與的娛樂大事件。
2016—2019年,BAT的入局,更讓春晚成了“全民一家親”和“全民搶紅包”的狂歡。
以2019年為例,春晚大膽創新了融媒體傳播形式,實現電視、廣播、網絡、直播、短視頻的多樣態、多終端、全覆蓋。不但把年輕人從小屏帶回了大屏,還通過發紅包、帶話題的方式,把中老年人從大屏帶到了小屏參與互動,真正打造出一屆多維度、融媒體、全社交融合的全民盛典。
數據說明一切。
2019年,春晚創下收視傳播新紀錄:海內外收視觀眾達11.73億,較2018年提升4200萬;網絡直播、點播用戶達5.27億,大增9600萬。
這場獨一無二的國家大聯歡,始終在充滿韌性地不斷突破,迎接時代的挑戰。
2020年春晚總導演楊東升,更明確了春晚的“兩大宗旨”:一是提高藝術性,二是提高老百姓的滿意度。
于春晚而言,沖擊和裂變是存在的,但最終不過是觀賞渠道的遷移、偏轉。只要中國在崛起,春晚的收視率和影響力非但不會下降,反而是鮮花著錦、更勝往昔。
那時,春晚是一頭連著1號大廳,一頭連著被一家人圍起來的電視熒幕。
現在,春晚是一頭連著1號大廳,還連著千家萬戶的大屏小屏。
2009年,執導春晚多年的總導演郎昆,說過一番意味深長的話:
“千萬不要小看春晚里的一首歌、一支舞、一個雜技魔術甚至一句臺詞。雖然它是給老百姓看的,但它是國家文化意識的一個傳遞。在大年三十這個合家團聚的日子里,國家有話要說,國民有話想聽,它的關鍵點在于,能否找到說和聽的完美契合點。”
每一屆春晚,都是一段時代故事、中國交響。
春晚與快手的強強聯合,融合的不僅是傳播形式,還是人民的精神文化與生活新方式。全新的定位,不僅要外展于形,更要內合于心。
而這正是快手最擅長的。
在快手,人們既留下私人的家族記憶,也彼此共享生活與文化的影像記憶,了解可能與自己斷無交集的平行中國。
點贊、觀看……人們在不經意的行為中凝結對于國家、民族、個體間的精神共識。
這一點,其實很春晚。
2011年快手成立。宿華提出的公司使命是:提升每個人獨特的幸福感。實現的方式,就是要讓每一個人都擁有記錄生活的權利。
作為一個生在湖南湘西土家山寨里的男孩子,他長久追尋的問題是:幸福究竟是什么?如果一個人沒有被記錄下來,他是不是真的就消失了?
這樣離奇的荒蕪感,早年浮現在宿華父親工作的檔案局里。一個由清朝設立至今的縣,只留下1000多頁的縣志。那么多活過、笑過、存在過的人,都像不曾存在過一樣。比如,宿華從未見過的外公,他一張照片、一件衣服都沒有留下。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悄無聲息的普通人?
于是,宿華希望快手,能讓這樣的遺憾不再發生。
“快手要做的,是一面鏡子,記錄世界記錄你。”他表示,這正是快手的價值觀。
2018年,春節前夕。
農民工劉大師夫婦,正式結束了他們在福州工地一年的辛苦勞作。他們拿到了工錢,摘下了頭盔,興高采烈地準備返回重慶feng都老家過年。
快手上,他們的身份是“工地最美夫妻”(快手ID:LL888888)。在工地上,他們肩挑手扛、爬高攀低,用短視頻記錄著生活的喜怒哀樂;又以油桶作鼓、木棍為棒、笤帚當吉他,彈唱著自編的歌曲《工地十年故事》;返鄉路上,不斷分享著歸途的見聞、團聚的喜悅,以及平凡生活中的幸福。
這些再普通不過的影像,被《人民日報》客戶端的“再艱辛的路途,也阻攔不了想要回家的心”視頻所收錄,成為一個時代的影像記憶。
“工地最美夫妻”的春節故事,遠非個例。
很多人通過快手,第一次窺見同一個春節下的人生百態。
在快手上,沒有吃餃子元宵還是湯圓的南北分歧,只有一股為了生活喜悅而昂揚的熱乎勁兒,它感染著人,凝聚著人。
“過年不重要,過好每一天才重要。”說出這句話的是快手用戶“女漢子小劉妹”(快手ID:503216166)。
她有個不一般的身份:女卡車司機。
2019年的春節,小劉妹是在路上度過的。一路上,她不時會停下車,通過快手看一會兒春晚直播。
卡車窘迫狹小的一方天地,成為卡車司機和卡嫂們行走的家。有些卡車司機的春節,就是在車上享受一家三口流動的團聚。
▲開往新疆的路途上,卡車司機一家三口的團圓飯
過去一年里,因為快手,卡車司機和卡嫂這個群體成為輿論的關注對象。很多老鐵陪著他們看到了中國的大好河山,被一個小家庭面對生活悲喜的堅毅與熱情所感染。
而在藍天碧海的馬爾代夫,當地人熱情喊出“萬事如意”的中文吉祥話,并將大紅燈籠高高掛,讓中國客人頗感驚喜;阿聯酋迪拜塔上的“恭賀新禧”,讓無數海外游子淚目。
全球歡度春節的背后,是中國崛起的宏大故事。
一個人是個體,兩個人就是家,13億人則是中國。
通過快手,個體的人被看見、被連接,成為展示中國的鮮活另一面。
普通人正在成為網絡大舞臺的主角。卡車司機、社會學家、搖滾樂隊……都開始用快手剪輯MV。
在政務快手號里,大年夜緊急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用RAP說唱提醒旅客安全的公安干警,雪線之上戍邊衛國的解放軍戰士……大過年的,多少人職責所在。
這既是郎昆所說的“國家文化意識”,又是2020年春晚總導演楊東升點名表揚的優點:快手非常接地氣。
快手的這種“國家文化意識”自覺,來源于民眾,天然而質樸,絕不矯揉造作。
真實鮮活的正能量,僅通過快手傳播,便足以溫暖一個新年;要是再通過“快手+春晚”傳播,便可溫暖全世界。▲快手上的彝族合唱團
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疆域、13.95億人口,文字太抽象,面貌太多元。只有每個人都呈現出自我的真實與豐富,人們才能真切感受到中國的精彩和遼闊。
2020年全面小康的大背景下,快手上的百姓故事,無疑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三年前,云南德宏村醫段應洋,僅僅因為好奇,用快手跟拍了鄉親們懸崖采蜜的驚險場景,不想,竟意外帶火了一座邊陲村莊。昔日里無人問津的野蜂蜜,如今是老饕們垂涎欲滴的香餑餑。
2018年春節,貴州黎平蓋寶村扶貧第一書記吳玉圣,把村里7個快手姑娘召集起來,打造了“浪漫侗家七仙女”的新IP,每天直播就能進賬1000塊。嘗到甜頭的蓋寶村,如今決定把“七仙女”的品牌拿來做侗族服飾、搞旅游基地,進一步做強做大。
2018年,通過快手銷售商品的用戶中,有115萬人來自貧困縣,全年銷售額高達193億元。
快手能記錄、能娛樂,還能開辟一條脫貧致富的新途徑、一條普通人上升的新通道,亦如點石成金的春晚。
春晚看中快手的,也是這種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的特殊體質。讓更多人擁有更多的機會,這也是春晚和快手強強聯合的價值與意義。
今天的人們用快手,足以見自我、見天地、見蒼生;1000多年以后,歷史學家或通過快手,重見春晚的輝煌,窺見塵世的悲喜。
END
投稿、約稿、商務合作及建議
敬請聯系:010-65580525
zy@hsmrt.com 周總監
◆◆◆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
“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轉載授權敬請聯系小客服微信:hstlkf
我就知道你在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