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2022:愿你從容,自洽,不后悔
今年的新年賀詞比以往時候,晚了幾天。因為縱有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
想必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年,大家各有各的辛酸苦辣,無從與外人道也。春節成為了一個暫時回避的港灣。
想必你也收到了很多“恭喜發財”了。但大家都發財肯定是不可能的。這個世界上就不可能所有人都發財。
我想祝大家從容,自洽,不后悔。
因為從容的人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才會寫出:獨立小橋風滿袖的千古詩篇。而焦灼,煩躁的人是無法感知到風兒的,也不可能感受到除了功利的目的之外的人生快樂有哪些。
又因為自洽的人最快樂,自洽的人不糾結,他找到了自己的閉環。我們一定要明白:屬于你的自洽未必是別人的真理。每一個人最終回望人生時,能夠給自己打多少分,就在于你的時光是否花在了自洽的邏輯上。不必在乎別人怎么看,怎么想。
又因為不后悔是一個結果,你勇敢得選擇了你想做的事情,你做了,也許失敗了,但是你不會后悔。沒有比活在悔恨中更痛苦的生活了。
2021年是冰與火共存的一年。有人如火如荼,有人冰凍三尺。一方面是很多實體店做不下去,很多網店也做不下去。包括不限于餐飲,服飾,服務業。很多服飾類網店的退貨率突破70%,直接導致過去的盈利模型崩潰了。很多品牌大規模關店退租,包括海底撈等等。某種程度上,海底撈的斷臂是值得尊重的,因為他敢于承認,他過去獨特的服務理念和模式,在中國的土壤上,未必能夠適應到每一個小地方。他引以為傲的培訓和組織力,也不能被過度神話,也是有邊界的。
但另一方面,亦有很多黑馬快速擴張。上海淮海路,由于高昂的租金,作為地標的存在,過去一直被國際品牌(尤其是鐘表珠寶等等)壟斷門面,而今天,這一現象已經松動,更多的中國新品牌涌現。他們拿下了最大的面積,設計出了老零售不能理解的新布局,他們不再以陳列更多的產品,賣東西為唯一核心,而是以體驗感為核心,使其成為品牌的重要組成和展示部分。
當然也有人比如鍋圈,以更小的門店,更多的終端,賣更大規模的高性價比的產品,本質上經營的是供應鏈和一張網。
中國零售消費,與中國的人口情況一樣,呈現出高度的復雜性,多樣性,多元化。高端與平價齊飛,社交貨幣與自我取悅共存。
所以,什么是好企業?就是找到自己的路,做到理念,模式與戰術動作自洽閉環,就會從容不迫。
這一年,我去了很多地方。我越發感覺到天地之大,不是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理論,可以概括的。生活,有千萬種。我看到有人一生一世守在水庫邊上。
我看到黃河上游,水是清澈的,陽光折射下是有彩虹的。亦看到山東段奔騰不息的仿佛已經是泥漿。
我看到,贛江豐水期的【秋水共長天一色】,亦看到枯水期,江心出現了一個個小島。
當我們談到美學,我們總是先想到江南和一線城市,但在河南焦作的修武縣,我看到了另一番基于美學再造縣域經濟的范式。中國那么多縣城,有的靠物產資源吃飯,有的依托于地理優勢形成了產業,但更多的地方,需要一些更大膽的設想,才能走出一個不一樣的路。
所有當下紅火的理論,都有其時代的特性和適用的條件。不要迷信任何一種慣性,哪怕他曾經幫你賺到過第一桶金,你陷在了里面,就是一種束縛。
【流量為王】基于流量獲取比品牌塑造效率更高的時代。【資產為王】基于快速的城市化的階段和貨幣膨脹階段。【現金為王】基于高度不確定的時代。歸根結底以【適應】為王。
嚴復翻譯了《天演論》對中國近代各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人們常說《進化論》“進化”的翻譯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進化意味著:你得更高,更壯。但是最強大的恐龍滅絕了。最簡單的細胞幾乎穿越了所有周期。演化才是更為準確的,適者生存,講的是適應。適應可能是物種讓自己更簡單,需要的能量更少。
世事【無常】,也體現在了事物的變化,根本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每一個人都只是被時代造就了吧了。
其實,過去的幾十年里的創業,除了少數精英,大多數都是因為想過好日子,吃苦耐勞干出來的。
過去,就是一個人就能起步,拉幾個人就能開始了。我第一個辦公室,就是合租了一個工位。對,一個。。
后來,我在一個孵化器里,租了一間房間。已經是感覺創業環境大為改善了。那時候,第二天門店要開業,當晚就睡公司。園區的營運經理每次看到我就說:你就是創業的料啊。。
運營經理老陳人特別好,我有很多包材沒地方放,他還在園區里找了一個倉庫給我暫時放。后來因為領導來檢查發現了,讓我拖走了。只能堆在辦公室里。
大一暑假,我實習的互聯網企業邀請一些實習生去北京總部。那年京滬線高鐵剛剛開通。但經常出故障,停運啥的。于是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我出發前買了三個肉夾饃。
我是提前一天去的北京,我記得很清楚,那個漢庭酒店沒有窗,但是他自己畫了一個窗,還裝了一個窗簾。
第二天一早我坐公交去了前門,故宮。晚上我趕到了中關村,我記得新東方的logo巨大閃爍。
第三天,我們集體去了歡樂谷,那時候我還是一個瘦子。
我當時定了一個計劃,后來這個計劃破產了。我說:每次去北京都要留一些時間去看名勝古跡。
計劃破產的原因,也許是去太多次了,也許是沒有那個心境了。
我最近就是覺得人很渺小。據說,人體每小時都有幾百萬個細胞死去和新生。我們其實是和細菌共生的關系。舉個例子:每一個人都是一座山,細菌,微生物,乃至病毒是山上的樹,我們共同組成了這個生態。
每過七年,你渾身除了大腦里拓撲體沒有變,其他都換了一遍了。
我們都知道未來會很難。我覺得反反復復說那些焦慮的 東西是沒有卵用的。
有時候,我會想想過去,想想一個工位就可以創業了,沒有倉庫預算就開始開店了,帶著三個肉夾饃就去北京了。
我覺得現在的一切,都比過去好,如果有比過去差的,或許只是我們沒有那股勁了。
所以,一切都變難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低垂的果子都吃完了。現在是考驗我們,爬樹,造梯子,不恐高,體力好的時候了。
春節前的最后幾個工作日,來了一些老朋友,有我的小學同學和鄰居。他做了人民警察。我們聊了很多,仿佛還像小時候一樣。
有很多年前,我剛創業時候的朋友,當時她采訪過我。她說要對那些人做一次回訪。她說有人失敗了,歸于平淡。有人被騙了,回憶很慘淡。有人做大了,資本不允許他接受采訪。像我這樣沒有改變夢想,沒有改變心性,還有所發展的很少。她說,本來那天下雨不想來了,還好來了。
最后再一次祝大家從容,自洽,不后悔。
<end>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