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人的29條思考,關于營銷、消費和生活(1月)
受彭縈老師的啟發,記錄下每月的碎片思考,寫給自己,與你分享。
每月一篇,關于消費、營銷、品牌、內容和生活。
歡迎微信搜索“一見Sight",關注我,為你提供基于商業命題下的營銷思考。
關于消費的觀察
1)中國消費者已經進入了喝水果的階段
前陣子喜茶和威猛先生聯名推出了新款飲料「王榨油柑」,將潮汕甜種的油柑初榨成汁,每天到點就一搶而空。新穎的水果、可復用的扁平玻璃杯設計、30不到的單價、限量發售,著實得火。
再看咖啡市場,這兩月各家都推出了新單品「生椰拿鐵」,咖啡里加入了新鮮水果。所以說,中國消費者從吃水果進入了喝水果的階段,越喝越新奇。
最新奈雪又出了新飲品“可以喝的烤紅薯“,不知會不會引領出「中國消費者進入了喝點心」的新風尚(調皮)。
2)每日黑巧 VS 費力羅?
1月初,聽了每日黑巧創始人周彧的分享,他問女兒,是爸爸做的巧克力好吃還是費力羅好吃?這個問題其實是在問「更喜歡口感豐富」還是「味道純正的」?
2017年,我在Pepsi做飲料行業的CMI。那一年,喜茶、茶閣里的貓眼石橫空出世,茶鋪徹底告別「粉末」和「街頭時代」進入到「精品時代」。
撇開更好的門店設計(低臺面制茶區)、更好的設備工藝(萃茶機、冷凍工藝)和更好的包裝,更考究的原料供應成為制勝的關鍵。
選用優質鮮奶油搭配精選奶酪,芝士略帶點咸的口味與清茶調和,讓茶味在原液的基礎上更多了特別的口感,而這正是那一年消費者贊譽最多的方面。
關于營銷的思考
3)策展型零售VS傳統零售:商場需要的不是標準化商品
2021年年底,上海開了很多新的商圈,比如瑞虹的太陽宮、普陀的天安千樹,他們和已經出場2周年的TX淮海一樣,走的都是「策展+零售」的模式。
打破傳統商場的「純物理性商業空間」,更加注重不同空間的使用方案和場景的打造。通過舉辦各種主題活動,來鏈接消費者。
「線下快閃店」、「藝術集市」、「名家對話」這些年輕人熱衷參與的活動,取而代之「傳統商場中被明碼標價的商品」,成為新的流量密碼。這些是「會講故事的商品」,具有更強的敘事能力,也是高流通性的「社交貨幣」。對精神的需求所帶來的流量遠高于對商品的需求所帶來的流量。
如果說以前的商場,解決的是老百姓的剛需問題,那么這些策展型的商場,提供的是全新的消費場景,更注重用故事鏈接消費者。
4)價格共識
最近看到一篇分析,說小偷偷東西,最重要的選擇標準不是看商品的價格高低,而是看商品好不好脫手。肥皂比耳機好脫手,所以肥皂是硬通貨,更受小偷歡迎。最近看房,看出了同樣的感受,要買就買公寓。為什么?因為別墅缺乏價格共識,比較難脫手。
一個商品,有了成交才會形成價格共識,有了共識才會可能漲價。純別墅小區,如果不靠近公寓小區,一旦售罄,售樓處撤場,廣告消失,那么這個別墅區就會消失于市場。別墅數量少,換手率低,市場上就缺失價格信號,因此比起公寓更難脫手。
5)玲娜貝兒,一只具有「高情緒價值」的小狐貍
玲娜貝兒火了,火得很突然。朋友說這就和SH48一樣,握手會上的表現太好了,所以口碑好,招人喜歡。
和環球的威震天一樣,我們可以在社交網絡上看到很多用戶上傳她和貝兒的專屬互動視頻。IP會記住粉絲的長相,會因為粉絲和她表白害羞,還會因為粉絲沒有按時來看她,賭氣生氣。有用戶專門建了個短視頻賬號,記錄她和貝爾的每周見面。這樣1對1的互動,不僅給了粉絲專屬感,更給予了開盲盒的驚喜。
6)產品包裝影響購物體驗
收到一盒PR禮物,因為走的是冷鏈包裝,拆了足足5分鐘的包裝盒,而我吃完其中的產品可能也只需要5分鐘。依靠物流交付的產品,應該在包裝上做更多的考慮。
7)用戶需要的是實用、稀缺的內容
抖音刷到永達奧迪的直播間,在教拍牌策略,從軟件使用到出價策略、案例分享,足足看了半小時。這可比品牌在短視頻賬號上發TVC的黏性高啊。
8)零售業的倉儲美學
羅振宇在某一次演講中提到,什么是品牌?品牌就是消費者愿意和你的產品拍一張照并分享出去。聯想到了宜家、COSTCO和HARMAY等品牌。我們說為什么大家愿意在這些地方拍照發小紅書?第一,空間大,好出片。第二,強烈的秩序感,極度舒適。第三,消費者天然會分享有成就感的事,比如她找到了便宜好貨,第四,品牌效應。(觀點分享)
9)平臺的增長邏輯 VS 品牌的增長邏輯
工作的原因,歷經了品牌方和平臺方兩種角色,對梁將軍的觀點十分認同:
平臺是純粹的工具屬性,增長邏輯是“多快好省”,誰能夠給消費者最大的優惠和方便,誰就勝出。再炫酷的slogan,不如“天天有特價”。所以,隔三差五搞大促,是平臺增長的大殺器。
而品牌不一樣,品牌拼的不是工具屬性,而是人設。品牌的增長邏輯不是讓消費者“占便宜”,而是讓消費者“愛上你”。你可以傲嬌、可以提價,但你的粉絲對你始終如一,這才是品牌競爭力。如果你跟著平臺的邏輯走,天天促銷,就會適得其反,讓消費者把關注點放在“占便宜”上,一旦停止大促,他們就會毫不留情地轉身離開。
這周五,親歷了平臺價格戰。A平臺針對2個大牌設置了立減100的活動,于是B平臺迅速拉齊政策,從立減30調為立減100,還派人打聽A平臺會不會繼續降價。最后的結果是什么?其中一個“被降價”的大牌以“平臺擾亂市場價格”的投訴,終止了這場價格戰。
除了上游供應鏈的投訴,收購是另一種典型的終止價格戰的方式,歷史上的案例有攜程收購去哪兒。推薦閱讀王慧文老師的《清華產品課》,里面提到了上下游博弈的關系。這里引用老王的一句話:“當你違背了一個環節該有的市場集中度去追求不合理的回報的時候,你一定會被市場的力量反彈。反彈的后果就是攜程在過去十年間的股價沒怎么變?!?strong>(關注公眾號“一見Sight",后臺回復:《清華產品課》,可以獲得詳細課程文稿)
正好看到藏鋒老師關于反壟斷的觀點,也在此分享:
反壟斷反的不是壟斷地位,而是壟斷行為。評判的標準,在于是否阻礙行業的有序發展。如果違背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對國家、企業、個人都有弊的話,則會受到反壟斷處罰。
“二選一”的邏輯,在于是壟斷主體依托其市場支配地位,一來打擊競爭對手,二來限制品牌方,三來阻礙消費者多樣性選擇。
同時依附于自身強大的資源優勢,對新晉玩家進行過度碾壓式排擠。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是資源碾壓創新玩家,復制模式進行擠壓。二是對于闖入晉級賽的“漏網之魚”,進行收購攻陷。最終讓行業的馬太效應愈來愈強,缺乏創新活力。
關于品牌的思考
10)品牌是產品和營銷的共同結果
營銷,營是運營,銷是銷售。運營的核心是創意。銷售的核心是渠道。
11)1.0爆品品牌 2.0品類品牌 3.0超級品牌
喜歡刀姐關于品牌分類的一個比喻。她將品牌的不同階段/地位分為三類,1.0是爆品品牌,2.0是品類品牌,3.0是超級品牌。什么意思呢?品類品牌就是如果不是你,我就換其他的牌子。超級品牌就是除了你,其他品牌都不會買。
就好比婚姻。超級品牌是除了你,我誰都不會嫁。品類品牌是,如果我沒娶你,我也會娶其他人。
12)品牌氣味 、品牌LOGO 、品牌聲音
每次經過lululemon,都會被他們門店的香氛吸引過去,甚至隔了一層樓都能聞到。如果討論如何拓展店鋪在商場里的「影響力半徑」,我一定會這么排序:商場內硬廣投放 > 門店設計 > 門店氣味 > 門店音樂 > 門店顏值員工。氣味吸引的是門店流量,音樂和員工影響的是停留時長和轉化。
其他一些帶動銷售轉化的小妙招:
開門營業的時候,不要把門店大門朝里頭推,你得把大門朝外打開,阻擋消費者前進的路。(數據參考:中國快時尚品牌UR的大區經理邵慧寧老師說,朝外開能讓進店率提高5%-10%)
賣雞蛋餅的時候,不能問消費者“加不加雞蛋啊“ ,你得問“小伙子,加一個雞蛋還是兩個雞蛋啊”?
13)穿越經濟周期
依靠單品爆款迅速崛起的品類創新品牌,都應該在穿越經濟周期后,迅速成長為生活方式品牌。雖然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也有被顛覆的風險,但遠沒有產品品類的變化周期快。
14)消費者更愿意為品牌理念付出溢價
提到快樂,你會想到哪些品牌?迪士尼、可口可樂首當其沖,這些品牌通過建立場景、塑造視覺形象、聲音效果,建立起和快樂的綁定。而這,比起那些依靠平臺促銷火起來的淘品牌,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溢價買單。
15)2021年品牌營銷議題及解決思路總結
1月把2021年所有的廣告和創意項目梳理了一遍。2月將總結成文。歡迎大家點擊關注下方公眾號。
關于內容的思考
16)點、線、面
寫作之難,在于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的語法結構,轉換成線性字符串。
17)短視頻 VS 電影
導演小策在First影展上采訪賈樟柯導演,探討了短視頻導演和電影導演的區別。他們提到,成長于流量時代的短視頻創作者,往往集宣傳拍攝于一體,而電影是個一個高度分工的行業。短視頻導演將個性化表達放在了第二位,觀眾喜歡才是內容生產的基本準則,但電影導演不一樣,他們更多表達自己喜歡的東西。
其實,電影在剛發明的時候,也是單鏡頭的紀錄片,這就有點類似現在的短視頻創作。慢慢才有了情節,一場戲一個鏡頭,一個空間一個鏡頭,最終變成十幾個鏡頭組成的電影,整個電影語言就豐富起來,承擔了更復雜的敘事信息。這就有點類似現在的VLOG。
18)分享多抓魚門店負責人思凡的一句話,共勉
在街邊長大的小孩,勇敢而自由。但也要學會長大,并學會全能技能,來直面社會的考驗。第一家店在街頭,后面才能在全球站穩腳后跟。
關于生活的記錄
19)有三種原始力量:種地是人類骨子里的愛好、吃飽是人類骨子里的安全感、感知冷暖是人類最原始的能力。
20)邏輯越簡單的東西,受歡迎面就越廣,生命力就越強,比如桑塔納。
21)中午和山東的朋友吃飯,他很認真的感慨“上海的米飯太不頂飽,餓得太快了!”我心想餓得快還和米飯品種有關?他說“我們山東吃的都是一熟的米,上海的米都是一年二熟三熟的米”。你們山東人民的胃可真厲害!
22)中午一個人飛奔到公司樓下的湘菜館,點了個魚頭,這是什么,這是對手工藝人的贊美!
23)吃上了很想吃的炸雞,獲得了瞬時的快樂,這是什么,這是情緒回補要付出的體重代價。
24)今天在燒鳥店,把雞能吃的部位都點上了,雞脖肉、提燈、雞心、雞皮、雞中翅、雞軟骨、雞胸肉,這是什么?這是對雞的認可。
25)吸引我的妹子分為兩類,大女主和溫柔美人!大女主說的每句話都在理,溫柔美人說的每句話都會心一笑!
26)人生沒有一樁幸福不要付出代價的,東邊占了便宜,西邊就得吃虧些。所以,要想心安理得的享受,那就得付出了長時間努力去換得那個東西,比如金錢,比如榮譽。
27)最近在重新練習手繪,一年沒有提筆,手很生疏。接觸了一個全新的畫種。美式插畫。高度的提煉和概括,抽象的線條和勁道的筆觸,像極了擁有新想法時亢奮的自己。
28)萬物都標好了價,一分價格一分貨。借用百大頒獎主題詞,喜歡就要加油啊!
29)一度認為自己不會把對內容作品的喜愛上升到創作者的喜愛。直到何同學的出現,甚至會計較他露出的鏡頭秒數、甲方給他按的臺詞、穿的衣服。我想,我的青春回來了。
微信公眾號關注一見Sight,探討營銷策略與品牌創意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