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vertlab 陳傳洽:先搭建內部大腦,再構建“望聞問切”一體化的醫生模式
文 | Rita Zeng
不久前,在數字營銷行業深耕20年的陳傳洽加入Convertlab,并擔任戰略和企業發展副總裁一職。消息一出,不少營銷人好奇,陳傳洽加入Convertlab的原因,以及這個職位具體做什么。
據Morketing了解到,他加入Convertlab擔任的戰略和企業發展副總裁一職,屬于“專門設立的新崗位”。如今這家一體化營銷云服務商,已經進入了發展的第7個年頭,慢慢從初創公司成長為中型企業。此時,團隊規模擴大,部門間協同變得復雜,加強內部運營和管理,建立公司內部大腦中樞,成為Convertlab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工作。
而陳傳洽的加入,可以說是Convertlab加速奔跑的“信號”。
陳傳洽表示,在加入Convertlab后,會圍繞“卓越業務運營”這點展開,不單做內部的數字化,還將拓展新市場,將Convertlab在華東區域的優勢,復制到“華南”“華北”。
那么,Convertlab在2022年有什么新動作?同時依托什么支撐起“新一年”的野望?Morketing此文對話陳傳洽,獲得了當事人的直接答案。
Convertlab 戰略和企業發展副總裁 陳傳洽
01
Convertlab進入第七年
內部運營成未來重點
Morketing:在2021年底,什么契機讓你加入Convertlab?吸引你的點是什么?
陳傳洽:每一次我換工作都有兩個原因。第一,我會看賽道和個人發展。
原來我主要是做數字監測、數據咨詢等領域,但我慢慢發覺其中有一個痛點是“你會告訴客戶,你的廣告投放結果如何?但更多是一個事后諸葛亮的角色,跟生意有點遠”。
工作再往下一步,我希望選擇跟實業、跟生意更靠近的工作。而我觀察到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很多CEO都掛在嘴邊的事情,尤其在疫情來臨后趨勢更為明顯。
但數字化轉型不是一個虛幻的概念,企業可以通過IT建設,數據能力,從而讓自身做更好的商業決策,改善企業在線上、線下的生意。而Convertlab就在條道路上。
第二個,朋友關系。HR VP跟我是尼爾森的校友,就聊到我的經驗也許能幫助到Convertlab。其實我跟高鵬雖然沒有真正認識,但也算是網友,后面通過朋友的介紹,在去年11月份的時候,我們聊了三次。可以說是有點一見如故,所以兩個禮拜后我就做了決策,要過去。
Morketing:您這次擔任的戰略和企業發展副總裁崗位是新設立的?
陳傳洽:它是一個新的崗位,因為Convertlab歷史上沒有過戰略和企業發展副總裁的Title。
高鵬在全員介紹我郵件中,提到一個定位“卓越業務運營”。卓越是極致,在我看來這是非常好的意思,就是要做個好的公司。
Morketing:Convertlab為什么會設立這個崗位?
陳傳洽:Convertlab發展到現在已經進入了第七個年頭,是一個中型企業,這就開始需要有管理、運營,保持公司持續地健康發展。
那一個中型企業怎么做得更成功?這件事情的核心是運營。
Morketing:那么,Convertlab將從哪幾個方面去做公司運營?
陳傳洽:我跟高鵬有一個討論,Convertlab是一個很扁平化,崇尚創新,同時又需要很強執行力的團隊。這樣的團隊,伴隨高速增長,最有效的運營方式就是進一步的賦能每一個人,讓每一位同事都可以在同一個目標下高效協同,敏捷工作,過程中還能不斷有效的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因此我在內部的角色,有一部分類似COO。和我在管理團隊的同事們一起,加速Convertlab內部的體系建設。
其次,我又有一個CIO的身份,還管理著Convertlab內部的數字化體系,做企業內部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當然這方面還處在起步階段,沒有大型企業完備,所以我需要去搭建這方面的內部能力。
同時,我還在做人才的運營,思考以什么方法來更好地培養公司前線銷售人員或者客戶運營人員,如何去連接各個部門,讓公司運轉更高效,因為企業最終目的是降本增效。
所以我在運營側做的事情,有點像體系建設,IT配合,團隊發展這樣鐵三角的關系。
Morketing:從運營到內部信息管理,再到人才培養以及市場拓展,工作量其實蠻龐大。
陳傳洽:所以我開玩笑說這么多崗位,要多發幾份薪水。但其實我挺興奮,因為我可能比較貪心,野心大,就喜歡做很多東西。
Morketing:那從工作層面來說,會不會有很大的挑戰?
陳傳洽:會的。因為公司的文化、公司的產品對我而言都是新的。其次,如何部署數字化、協調各個部門,這都是挑戰。
包括提到的卓越業務運營,在我看來就是持續的過程。首先是企業信息化的搭建;其次要改變團隊成員的觀念,因為他們要習慣新的工作做法,需要有教育跟沉淀。而這件事情需要耐性,就跟產品一樣,要迭代,才能一直往前走。
Morketing:剛剛提了很多長期規劃,短期來看,會將重點放在什么業務上?
陳傳洽: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這也是上一家公司教會我的——要專注。要不斷地Say no,而不是不斷地Say yes。
在26歲的時候,我跟尼爾森全球的CEO聊天,他說“你的最大的毛病是你太貪心了,你要做減法,你要學會說No”,所以兜回來MarTech市場,大家都說“卷”,每個人都認為自己什么事情都能干,但我不認同,天下沒有一個人能干所有事情,你總是有長板跟短板。
所以我短期要做的就是,“聚焦最想要的客戶,最想要的賽道,最想要的區域”。
我現在還分管華南生意。Convertlab總部在上海,在華東“土生土長”,聲譽很好。但我們其實在華北、華南,很多當地客戶對Convertlab不像上海客戶那么清晰和了解,因此,我們今年會進一步思考如何提升影響力,今年會有一個落地點。
02
搭建內部中臺,提高對內對外效率
Morketing:您剛才說,我們正在做內部的數字化,是從0-1階段?
陳傳洽:不能說是0,已經有上一些系統,但還不是100。
Morketing:所以您是如何分階段去做這件事情?
陳傳洽:它是秘密,也不是秘密。
數字化是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客戶用Convertlab的產品去做營銷自動化,總會有痛點,比如生意下降,怎么去扳回;會員太少,怎么增加.......有一堆生意問題出現。
我的切入點從這出發。Convertlab內部的所有業務部門,都是我的“客戶”。所以第一件事情,我會當“醫生”,做問診,跟業務部門去聊,他們現在最大的痛點是什么,先解決最大痛點,再逐步瓦解其他痛點。
緊接著,梳理流程,有問題往往是流程有問題,要先梳理明白流程對不對。在這個過程當中,將有一些固化的流程進行自動化。比如運營同事每天要做一些報表,是否可以通過系統做自動化,解決他的效率問題。
解決流程問題,再根據新痛點,進行迭代,階段性解決不同的問題。
最后,將利用BI,或者中臺,打造“大腦”,通過數據、算法能力,做智能化的決策,就像CDP一樣,我也在幫公司內部搭自己的業務中臺。
Morketing:內部搭建好“大腦”,對Convertlab的意義是什么?
陳傳洽:客戶滿意度。
行業很“卷”,每個人的PPT都很漂亮,有各種Tech stack,但在客戶的角度,它不可感知,10個Tech stack都一樣,分辨不出來。
我去年一直在研究DTC品牌,其中有個觀點我很認同,就是所謂的體驗感。反推到Convertlab,即“讓客戶感受到在合作過程中的無縫銜接”。
一般與客戶合作,它往往要對接銷售、交付、研發等不同部門,讓客戶感受到Convertlab相比其他友商而言,我們的內部協作最高效,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對我們服務的認可。搭建好內部大腦,我們首先收獲的,就是客戶可以立即“體感”到的服務能力和質量。
Morketing:剛剛說的更多是對外視角,那對于部門內部而言,重要意義是什么?
陳傳洽:感謝你提到的對內視角。我有一次跟團隊吃飯,講我們現在的目標想要完成,難度很高,但在這個過程中,我怎么讓團隊8點能下班,這是我對內的目標,也是大家工作高效的印證。
03
廠商需要更聚焦在核心業務
Morketing:您聊職業規劃是說到數字化可以讓生意更加落地,同時很認同數字化領域未來的發展。在您看來,如今在數字化領域有哪些地方是大家做的還不夠好的地方?
陳傳洽:一,大家不要什么都想要,要專注自己最強的地方。
原來大家躺著都能融到資,但現在外部的投融資環境不太好,導致大家會想“什么都做”,但實際環境越不好,企業越需要聚焦。
我們去對比美國和中國的MarTech生態圖會發現,美國的每一個公司都很專注,The Trade Desk就是一個例子。你問The Trade Desk要不要做CDP、DMP,當年的答案永遠都是NO,我就是一個DSP,且只是做品牌類的DSP。
二,不要偏離目標,要聚焦客戶成功。
我認為IT、MarTech企業的初心都是“想幫客戶解決問題”。所以在做每個客戶項目的過程當中,不要偏離客戶成功這件事情。
比如,客戶上線系統后,改變了什么?舉一個例子,我當年在廣州住過幾年,珠江新城有200家美容院。這些美容院無論是讓微商發圖,還是其在線下門店的廣告,核心都在講“醫美前,醫美后”,前后對比是很重要。
而數字化轉型也是如此。如果我是一個客戶,上了這套系統后,改變的體感夠不夠。假設某品牌基礎會員有500萬個,但因為做了某件事后,我的綠卡會員從500萬變成1000萬個,這肯定有體感。
Morketing:那Convertlab怎么做客戶成功這件事情?
陳傳洽:我研究過很多成功的公司,以及閱讀相關數據,發覺核心,就是我剛才講過的“問診”。
我很喜歡醫生這個比喻,某種意義上Convertlab就是客戶的專科醫生,先幫客戶把脈,再了解客戶在營銷領域的痛點,比如挖掘到3個痛點、50個痛點,優先先處理關鍵的1-2個問題,再不斷根據客戶的生意現狀,進行迭代,從而持續幫助客戶解決問題。
Morketing:此外,2022年,Convertlab在服務層面會做一些新規劃嗎?
陳傳洽:作為一個企業,你永遠都在掙扎一件事情,我們以前叫“wow”,“wow”的意思就是你讓他驚喜,但是驚喜的服務是客制化,你不能規模化。
可在服務的大前提下,你又希望爭取規模化,不然公司也難以盈利,因為你不能100個客戶100套服務。
而且在中國幾乎沒有企業會只用一個工具。如果我們售賣DSP,賣完拍拍就屁股走了,讓企業自己去探索,在中國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后續環節中,需要咨詢服務、交付服務,我們會做服務產品化。讓他能感知到剛才說的“wow”,同時公司效益上也能獲利。
另外就是產品矩陣,我剛才一直在講,不能什么事情都做。因此基于Convertlab核心客戶的需求,加上自身能力,進行匹配,從而規劃今年、明年、后年的產品研發。
Morketing:具體而言,在產品層面,我們會更聚焦服務什么行業?
陳傳洽:實際全中國會用到營銷解決方案的客戶有限,這是個有窮的局,不是個沒窮的極。
那在這個有限的極里,你挑什么類型的客戶?Convertlab實際服務過很多泛零售行業企業,因此你基本上可以猜到,今年我們希望在泛零售里做更多的客戶。所以我們肯定會從產品、服務、市場,去琢磨,泛零售行業需要的營銷策略是什么。
包括剛才所說的,希望將華東的優勢,復制到華北跟華南。我們也歡迎所有的友商一起來探討,畢竟行業都是講競合,可以優勢互補。這個年頭要抱團取暖,不是贏者通吃。
04
MarTech行業將迎來“洗牌”
Morketing:疫情這兩年,大家都說企業對數字化的認知與需求變高了,在您看來,大家對數字化認知這件事情大概分幾個階段?
陳傳洽:第一個階段,擁抱數字化。企業是否有建立面向消費者的營銷觸點,比如廣告、微信小程序、抖音、電商等渠道。這些營銷觸點如同“水電一樣”,是必須品。目前很多企業都開始做這件事情。
第二個階段,建立中臺,把這些營銷觸點連接在一起。
先不講決策,先做連接。連接的目的是什么?減少重復投放,也就是減少用戶打擾,減少預覽浪費。如果你通過10個不同的廣告平臺,來觸達消費者,他就被觸達了10遍,等于浪費CPM,如果你能把10個變成3個,肯定省錢。
第三個階段,是智能決策,當然這背后還有一些更復雜的東西,比如知識圖譜,機器學習等。
值得關注的是,甚至有一些用戶的標簽不是我們提供給客戶。因為實際有些客戶已經很領先,他公司本身就運營得非常好。比如消費品公司,是否對品牌消費者旅程有定義。
假如你是個服裝品牌,你如何定義自己客戶的旅程,你的核心消費群有幾個畫像,細分下來,有5套,10套,100套不同的畫像,這些不同畫像的消費者,生命周期如何,如果品牌對這些不清晰,你就隨便給他上一套系統,后期很難解決核心問題。
Morketing:您覺得現在國內的MarTech發展到了什么階段?
陳傳洽:我很喜歡讀歷史,歷史的長河永遠不變,它是永恒。
原來MarTech的發展是百花齊放,從公司量級,從業人員、解決方案都是越來越豐富。
但受設備ID帶來的挑戰,資本方愈發理性等外部環境的影響,MarTech已經迎來“優勝劣汰”的階段,有一個洗牌的過程,不同領域的頭部,會慢慢地冒出頭來,撐不住就掛了,哪些隨便講故事的人會被淘汰。
良幣將驅逐劣幣,而這也逼使所有的創始人,或者管理層,需要更加聚焦。
Morketing:在這個階段下,提供什么價值的MarTech企業不會被淘汰?
陳傳洽:為生意賦能,或為人賦能。技術不能偏離這個核心需求。要回歸理性,了解你最核心的客戶需求點,真正幫他解決問題,客戶會很愛你,也會更成功。
其實,有很多企業在做MarTech,但客戶實際愛的就是一兩個。甚至如果有一個服務商能幫我解決問題,哪怕你有很多的缺漏,哪怕你犯錯了,客戶都會保護你,因為好的真的不多。
END
歡迎大家進入Morketing營銷圈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入Morketing營銷圈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信息!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