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未來變現要靠戶外廣告?這部美國大片其實早有答案!
“
導語:火爆傳媒圈和科技圈的“元宇宙”,究竟只是資本市場的噱頭?還是新的藍海?
”
編輯丨戶外廣告內參
圖片丨搜狐
火爆傳媒圈和科技圈的“元宇宙”,究竟只是資本市場的噱頭?還是新的藍海?元宇宙會是下一代廣告形式?還是科技界的造夢預言?基于數字科技創造出的虛擬世界,離我們的現實生活還有多遠的距離?透過美國派拉蒙影業拍攝的這部電影,來看看元宇宙與戶外廣告的結合。
&
前言
萬物皆互聯,造夢元宇宙
在游戲、社交等傳媒公司的發力下,“元宇宙”這一概念也成為了2022年的熱門詞匯,掀起傳媒行業新一輪的傳播觀念革命。這種基于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基于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
由斯嘉麗·約翰遜領銜主演的電影《攻殼機動隊》運用數字化拍攝手法,向觀眾展現了一個充滿科幻色彩并光怪陸離的未來世界。鱗次櫛比的摩天高樓和巨型3D虛擬廣告,直射戶外廣告既遠既近的未來感,“元宇宙”商業化大幅展現在觀眾視野中。
戶外廣告與元宇宙相結合,無疑是接觸年輕一代的強大工具。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攻殼機動隊》是如何詮釋“元宇宙”與戶外廣告的融合。
萬物皆觸屏,裸眼看世界
戶外廣告視覺盛宴
電影一開場就是讓人眼花繚亂的城市科技感,虛擬場景和音效非常震撼。投資7個億的影片中,大到廣告牌,小到過街燈信號,經過虛擬投影立體巨型戶外廣告的渲染,讓電影里的物品效果更符合未來都市的設定。
立體視覺發展的頂點,即“裸眼可見神奇”。正如電影中前衛的全息影像表現出的立體肉眼可見。在未來,所有的虛擬影像也都將直接呈現在視網膜上,讓真實與虛擬處于“傻傻分不清”的狀態。
電影中展示的護手霜、基因公司、護膚品、健身房廣告,相較于以往電影常用的靜態或者2D廣告,全息3D投影的迫視感更強,廣告更具互動性。更加形象地介紹了產品使用、產品形態、產品效果。
上圖為護手霜廣告,巨大的藝伎投影立體出現在真實的城市樓體上,和觀眾親切互動,將護手霜滋潤手掌的情緒烘托得更濃厚。
基因公司廣告將廣告嵌入樓體,拓寬了戶外廣告的場景應用,更加直觀可被全城觀眾看到,極大地增加了廣告的輻射范圍。
護膚品廣告將產品效果通過激光掃描的方式打在大廈墻體上,寓意從上到下整張臉都可以滋潤到。這樣的展示形式讓觀眾更加直觀了解到產品功效。
戶外交通廣告媒體在元宇宙的世界也變得更加豐富,路燈變成燈箱的形式、馬路上的指示牌也變成智能LED全面屏,增添了廣告主在城市各種場景上的選擇。
如果你仔細觀察電影中的街景場面,就能在建筑外墻上發現諸如喜力啤酒、阿迪達斯、佳能、航凱(HANKA)、科樂美、香港航空等大品牌的全息3D廣告(見下面組圖所示,內參君用黃框把這些廣告品牌圈了出來,以便大家感受)。
更值得一提的是,《攻殼機動隊》是由日本漫畫家士郎正宗創作的同名漫畫改編而來,美國著名的派拉蒙影業負責拍攝,而美國的電影業背后,幾乎都有大型科技公司、資本的支持,因為美國電影的很多“未來”科技,沒幾年都會被關聯的美國科技公司逐一實現,這些大制作的電影,從某種角度來說,更是美國科技公司和資本早有布局的新產品的廣告宣傳片和種草工具。電影中充斥著全球人民熟知且被很多人喜愛的日本文化色彩,其中“藝伎”出現的鏡頭不在少數。藝伎機器人、藝伎戶外全息立體廣告的畫面都非常醒目和吸引人。
廣告是以文化和情感的交流為基調,“藝伎傳統文化”與廣告創意相結合,極大展現了品牌的特色,再利用裸眼3D虛擬場景體驗呈現,吸睛力度將會大幅提升。
總的來說,電影里面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元宇宙世界:戶外LED投屏、3D浮空投影、智能燈牌廣告、霓虹立體燈光秀等,極大豐富了未來戶外廣告的形式。
試想一下置身在這些巨型元宇宙城市中,將會是怎樣的體驗?被強大的科技包裹,近距離感受裸眼3D等元宇宙世界的廣告,這無疑是對視聽感的巨大沖擊。開放的空間配合大屏多角度發布,給用戶帶來強大迫視感的同時,也提高了品牌認知包裹感,以此降低用戶對廣告產生的抵觸感,戶外廣告將成為品牌傳播力與影響力的能量場。
回歸現實,現在的戶外廣告也逐漸實現裸眼3D化,為了慶祝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60周年,Tundra 創作了一件特別的作品,使用工業機器人以一鏡到底的方式記錄了視聽裝置ROW,并與實時生成的內容同步,以強調10個單獨控制的旋轉Led全息屏的視差效果。
(圖源:新浪微博)
不難看出,科技的進步讓戶外廣告的場景和形式日新月異。尤其是具備極強沉浸感的裸眼3D廣告,幾乎成為數字戶外廣告的標配。無論是從創意形式的角度考慮,還是從市場需求來看,裸眼3D戶外廣告的發展前景都值得肯定。
鏈接虛與實,綻放創新價值
VR、AR為戶外廣告賦能
在電影中,人們驚嘆于漂浮在空中的巨大藝伎人像和環繞大廈的游魚。其實,片中很多元素都能成為未來AR、VR技術的應用方向。
元宇宙的一大特點就是“腦機合一”,在《攻殼》中,信號能夠直接作用于視覺,用戶根本不需要佩戴頭盔、眼鏡等設備,就可以直接將AR和VR的畫面呈現在視網膜上。在影片中,主角素子和她的隊員可以使用AR技術建模的界面來完成通訊和查看信息,其作用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于現在的Hololens。
VR的技術體驗,對于消費者,可以成為角色進入到廣告片的劇情中,在這一過程,消費者不再是接受者,他們被內容所鏈接,成為戶外廣告的參與者,離產品更近了一步。對于品牌,通過AR和VR功能進行營銷已經是不爭的趨勢。
根據數據統計,2020年,美國每月有8310萬消費者使用AR,61%的消費者表示他們更喜歡有AR廣告體驗的零售商;71%的消費者表示,如果使用AR,他們會更頻繁地購物。每天有10億人使用AR應用程序,預計2024年將會有將近20億移動AR用戶。在VR和AR功能的驅動下,品牌將獲得更多的潛在客戶與機會。
2019——2022全球移動增強現實(AR)活躍用戶數量
(圖源:Facebook)
電影《奇異博士》在上映前期就在商城里設置過數字智能電子互動屏,觀眾們可以通過屏幕上的AR智能游戲體會到電影中的“扭曲現實”,用觸摸屏和簡單的手勢,便能像電影主人公一樣獲得“超能力”。許多漫威粉絲在分享了這一案例后紛紛給出好評和轉介紹,吸引了更多粉絲前來感受“超能力”的魅力。電影上映后,票房一度登頂,最后全球總票房收入達6.77億美元。
由此可見,電影中的場景也逐漸變為現實,VR、AR廣告真真切切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也許未來的街道上會出現更多的VR廣告,讓元宇宙不再只是停留在小小的手機/PC屏幕中,而是真實的進入到城市中,走到人類的身邊,融入到人類的生活中。結合了元宇宙的戶外廣告,會成為元宇宙中最好的商業變現賺錢方式!元宇宙+戶外廣告,將幫助廣告主更好地完成線下媒體傳播。
小結:對于沉浸式戶外廣告來說,元宇宙具有較強的示范意義,裸眼3D全息技術、VR、AR互動技術在概念、戰略機遇、發展前景等方面,都與戶外廣告有著極其相似的發展特征。從為人們提供體驗產品的角度解讀,元宇宙通過場景營銷和數字設備,能夠提供虛擬場景體驗和生理情感反應,這些都是可以在沉浸式廣告的產品內容生產上得到充分運用。因此,無論從宏觀角度、還是微觀角度,元宇宙都為沉浸式廣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未標注來源圖片均來自電影《攻殼機動隊》】
作者:小短丨視覺:深海
終審:歐陽宇、吳彬
監制:歐陽宇
歡迎行業相關人士、業界大佬投稿
投稿郵箱:tougao@zhaoguang.com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