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該取消嗎?
不知道各位看沒看過這個故事
《哥,咱家有錢了》
簡單來說
女方結婚要50萬彩禮
但男方家湊不齊,
為了湊這50萬
母親把房子賣了150萬
拿到錢當天妹妹給哥哥發微信說
哥,咱家有錢了
雖然故事是假的,
但這確實引起當代無數男性青年的共情
那做為廣大男性青年中的一員
大頭所長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彩禮
開聊之前,先看一組數字
全國彩禮平均6.9w
浙江省人均最高 18.3w 江西人均11.2w
最注重彩禮的地方是好客山東
結婚時要彩禮的人高達86.6%
62.5%的人 彩禮金額由丈母娘決定
雖然 超過70%的人
都認為彩禮應由小夫妻共同支配
但有超過1/3的彩禮 最終支配權在女方家庭手里
超過7成男性認為
彩禮不應該超過5w
認同這一觀點的女生比例 在35%左右
網上也有其他彩禮圖
《人民日報海外版》
給黑龍江農村的標注 是100-200畝地
臺灣省彩禮是2-7w人民幣
西藏人下聘 直接送牦牛和羊
這張圖更有趣了
福建泉州彩禮 由女方家倒貼20w
重慶結婚不要彩禮
但泉州女同事表示
網絡謠言不可信
而比起彩禮
嫁妝更彈性化
如果不給 那也可以
當然這跟各地風俗有關
浙江 福建等地
就曾有過千萬陪嫁禮單
浙江桐鄉一對新人 女方家結婚前準備了288萬8888壓箱錢
一輛寶馬x6 一套馬來西亞房產
附贈2600w創業資金 鼓勵小兩口創業
大頭怕是沒機會娶富婆了
大家還能努努力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
家里彩禮嫁妝 行情都是多少
好了 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內容
下面內容特別主觀 全程輸出
請大家選擇性閱讀
歡迎來到「有數青年觀察局」旗下「有數研究所」
特別研究節目《走近彩禮》
注意:本文有歡樂視頻版,拉到文章最后,或者小步快跑奔赴B站搜索【有數研究所】
廢話不說 直接比比
大頭認為
彩禮問題的核心
是“為什么結婚要給彩禮”
有男孩子想不明白
為啥彩禮等于愛
有女孩子想不明白
沒錢你還怎么愛
圍繞給不給 給多少
這兩個問題瘋狂battle
就是忽視了問題的兩個關鍵點
第一 彩禮到底是什么
比如在南方農村
男方給彩禮就代表
娶你女兒這件事
我是認真的
也有父母認為 彩禮是男方家庭經濟實力的體現
給兒子出高價彩禮娶媳婦
說明家長能力強 家里有錢
大多數情況里 彩禮代表一種態度或面子
第二 具體用來干什么
一筆20w的彩禮錢
給小舅子買房用 和給小夫妻當創業基金
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況
至于大家對彩禮的具體定義和用途
很容易受到
不同地域習俗 經濟條件 婚姻觀念各種因素影響
比如你是哪兒人
家里有沒有錢
對象是相親or自由戀愛
知乎有00后男生就明確表示
“要彩禮的一律免談”
“彩禮絕對是女方家庭提出的要求 你見過為了結婚張口就來二十幾萬零花錢的女生嗎?”
結果網友扯了12.7萬條評論
試圖說清楚 結婚要不要給彩禮
“為什么結婚要給彩禮?到底給不給?”問題背后
隱藏著一個核心爭論點——
婚姻的本質是什么?
是交易?
是愛情?
還是其他?
為啥這屆年輕人不接受彩禮了
對古代東西方人來說
彩禮就是婚姻交易籌碼
在銀行和自由市場發展前的上千年
婚姻是獲得新財富資源
為家族增加勞動力
召集貿易伙伴
保存或傳承已有財富的最可靠方式
大戶人家結婚
多是為了鞏固政治聯盟
你爹 需要你相公 需要你公公的幫助
就把女兒嫁去聯姻
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說過
婚姻“不是在男人和女人之間建立的
而是在男人之間以女人為手段建立的”
勞動人民結婚
因為要向統治者交大量賦稅和貢品
會選擇能干活 體力好的伴侶
幫助他們增加農產品產量
但不管結婚出于政治還是經濟目的
一手給彩禮
一手娶新娘
都純粹是交易
在中國 彩禮最早的記載
出現在《禮記》的“婚姻六禮”
“納征”就是兩家人初步定下婚約后
贈送禮金
歷朝歷代彩禮習俗不一樣
比如宋代聘禮就很有意思
《見聞錄》記載:“通常訂婚,以茶代禮。”
民間送聘禮稱之為“下茶”
女方接受聘禮稱之為“吃茶”
洞房時稱之為“合茶”
所以王熙鳳調侃林黛玉說
“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么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
結婚只談錢 不談感情
彩禮就不是大問題
反過來說結婚只談感情 不談錢
彩禮也不是大問題
恩格斯就說過
結婚的充分自由
只有在消滅了資本主義生產和它所造成的財產關系
從而把今日對選擇配偶還有巨大影響的一切派生的經濟考慮消除之后
才能普遍實現
那時候
除了相互的愛慕以外
就再也不會有別的動機了
當然
人類已經在朝著結婚“只看愛情不看面包”的目標
努力了幾千年
古代有文君當壚 紅拂夜奔
現在明面上也都提倡 自由戀愛
在社會文化層面上
婚姻更多成為一種有公共影響的私人合約
一條通往“幸福”與“和平”的道路
現在我侄子上幼兒園 老師教的還是
“The prince and the princess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
(從此 王子和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說明社會理想中
衡量婚姻是否成功的標準
不是它涉及多大財產金額
獲得多少有用的姻親關系
生下多少個孩子
而是這個家庭
多大程度滿足了個體成員的情感需要
比比一長串
意思就一個
只要你自由戀愛 為愛成婚
市場經濟下
小夫妻全靠自己養家糊口
給不給彩禮
就是自己說了算
爹媽替你找對象
會優先考慮對方經濟價值
八字是不是相沖
你自己找對象
自然更看感覺(臉) 看三觀合不合
只要你態度夠堅持
我真的不太相信
有不懂事的家長
會把彩禮談崩
但是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大家能結婚的時候
都是成年人了
都知道只有少數人
能夠通過愛情保送到婚姻
要結婚
就一定既會談錢 又會談感情
所以,法律怎么說
但愛情這個小妖精太磨人
法律都表示它管不了 只能管財產糾紛
我翻了三遍《民法典》第五編《婚姻家庭》
總計6772字
仔細看了半夜
也沒從字縫里 看到“愛情”兩個字
法律明確表示
談戀愛 你給多少錢 都是白給
結婚 給多少彩禮 只要沒結成 都能幫你要回來
前陣子有新聞
小情侶分手鬧上法庭
女生要拿回這些年給男生轉的140多萬
法院不同意
說你轉賬數字都是我愛你(520) 一生一世(1314)
屬于《合同法》規定的贈與行為 不支持追回
但男生要回了230w彩禮
因為法律規定
婚約期間的贈與是附有解除條件的贈與
人家給彩禮的條件
是要娶到新娘子
現在你不嫁了
彩禮就要還回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1042條
滿足
1、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
可以要求返還彩禮
2、男女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 但確未共同生活
可以在離婚訴訟中要求返還彩禮
3、婚前給付(彩禮) 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也可以在離婚訴訟中要求返還彩禮
大頭法律小課堂:
戀愛雖上頭 但賺錢不易
付款方建議留言“這是你要的錢”
收款方建議回答“謝謝老公520禮物”
說白了
談戀愛可以無條件當舔狗
領紅本本了
雙方就簽署了名為婚姻的契約
要受《民法典》的管教
比如我和刻晴結婚后
就不能再和雷神宵宮可莉住一起
因為法律“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
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加里 貝克爾也說
現代大多數人的婚姻
是以“愛”為基礎的經濟行為
是對雙方家庭資源
進行配置和整合
希望達到經濟效益最大化
舉個例子 蜜雪冰城和奈雪都單身未婚
蜜雪擇偶標準是 找個聽起來高端的奶茶品牌
奈雪找對象的標準 規模大 全國各地都有分店
于是他倆一拍即合 “你愛我 我愛你 蜜雪奈雪甜蜜蜜”(給我唱出來)
合資組成新家庭
相當于男的出彩禮
女的出等量嫁妝
給小家庭當天使輪投資
但經濟學
從來都是把具體復雜的問題
抽象化 簡單化
實際操作上
有很多風險和未知數
比如喜茶橫插一腳 瘋狂向蜜雪示愛
比如女方家一收到彩禮錢
根本不問女兒意見
就給兒子全款買房
比如本來談好8w彩禮
結婚前一天 坐地起價到88w
男孩子一聽 我又不是非你不娶
這婚不結了
談到后來 戀人談成仇人
如果搭上時光的列車
回到十年 二十年前
MP3里 還在循環播放著《江南》和《夏天的風》
說起未來的婚禮 我們還會小鹿亂撞 滿懷憧憬
那還是個“對明天沒有要求 牽牽手就能旅游”的時代
那個時候 不用掏空六個錢包 也能建起一個溫馨的小窩
而十幾年過去
我們長大成人
在社會的風浪里沉浮 掙扎
也發現愛情 在漸漸成為婚姻的奢侈品
因為即使拼盡全力
好像也很難實現理想中的生活
最后 不得不向面包和彩禮低了頭
兜兜轉轉 還是和最愛的人走散了
好了 最后
謝謝你看到這里
我是喜歡和你們一起
嘮嘮成年人煩惱的大頭所長
如果你有啥想說想聊的
留言,或者搜索視頻號/B站【有數研究所】告訴我們
我們下次見
點擊關注視頻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