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星巴克到雙匯火腿腸,如何用幾句話毀掉一個品牌的形象?
因食品安全問題,在315當日被點名的雙匯又上熱搜了……
1.火腿圈也有學歷歧視?
近日,黑龍江的吳同學購買的火腿腸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
面對客服“只賠償一根”的賠償方案,吳同學表示難以接受并將情況反饋給了平臺。
在平臺的介入下,客服接受了全額退款。
可就在退款的第二天,客服私信了吳同學,并諷刺吳同學作為三本大學的學生素質低下。
氣憤不已的吳同學將這一情況發布到了網上,隨即引發了大量網民的熱議。
而這起“學歷歧視”事件也讓近年來問題纏身的雙匯,再一次陷入到輿論漩渦之中……
2.毀掉一個品牌 有時候只需要員工的一句話
隨著輿論的發酵,雙匯的官博迅速被“請問吃火腿腸需要什么學歷”、“吃個火腿腸都必須是985 211了嗎”、“雙匯的客服都是博士畢業的吧”等評論占據,眾多官媒也致電雙匯總部,向其討要說法和解決方案。
面對洶涌的輿論和多方的質疑,雙匯的工作人員向中新經緯給出了“公司正在核實,涉事店鋪非雙匯直營店鋪,已要求該店鋪停業整頓”的回復。
由于雙匯至今并未發布正式聲明、其食品安全問題被315點名批評不過數日等原因,網友們對于雙匯的這一回復并不買賬,甚至呼吁買家對雙匯發起訴訟,這對于正處于多事之秋的雙匯來說,顯然是難以承受的。
如網友所言,讓人作嘔的不僅僅是食物,還有客服;而對雙匯而言,爛掉的不僅僅是火腿腸,更是品牌的形象和聲譽。
而類似這種因員工的一言一行而引發的品牌危機,在市場上也并非個例。
去年4月,名創優品因其一名員工將其在公司裁剪王一博(當時名創優品的代言人)海報的視頻發布到了網上,引發了王一博粉絲的強烈不滿,將名創優品因偶像效應聚集起的大批客戶損耗殆盡。
今年2月,星巴克因重慶磁器口店的店員對民警說的一句“你們這樣(坐在門口吃自帶的飯)會影響我們的品牌形象”,而遭到了人民網的批評,其在各大平臺的評分更是一度跌到了3.7分。
大量鮮活的案例表明,很多時候品牌形象像花瓶般易碎。毀掉一個品牌的原因,不一定是其生產營銷方面的大事故,有可能只是某個員工的一句話而已。
3.打造出員工的危機公關意識 品牌才存在長期安定的可能
品牌危機的誕生從不遵守任何特定的規矩,它可能會萌芽在每一名員工的身上,隨時生根,肆意生長。而任何一次危機都可能如菟絲子一般,以強大的生命力,入侵到輿論場中的每一個角落,呈現難以預料的發展趨勢,對品牌造成毀滅性打擊。
若是品牌在危機已不可收拾的局面下,只會將責任推給涉事員工,那么它絕不會得到大眾的諒解。對于大眾而言,每一名員工都是企業的一部分,消費者絕不會將職工與品牌切分的那樣清楚。
而結果就是,員工公關意識的匱乏,最終一定會由企業來買單。
對于品牌而言,與其在危機事發后大喊冤枉,不如在平時做好員工的危機公關意識建設,盡力保證員工在各種情況下做出正確的舉動,去降低危機萌生的可能性。
古人云:“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做到防患于未然,才是品牌與企業的長治久安之道。
品牌形象的建立與崩塌,不只存在于廣告墻與海報上,亦在員工的一言一行之中。只有將員工危機公關意識的建設落在實處的品牌,才可能在紛雜的市場環境中屹立于不敗之地。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