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量引擎推“蓄力計劃”,4大能力破局買量變現瓶頸
文丨Amy Ma
做流量生意的公司,如果想要進一步增量,僅僅優化買量是遠遠不夠的。
這是擺在APP廣告主,尤其是入門級和進階級玩家廣告主面前的普遍性難題。因為增量受限的背后存在兩個嚴重問題:其一,買量與變現環節不互通;其二,中臺系統的缺失。
廣告主想要去調整,但是卻不知應該如何優化,選擇多少個代理商才是最適合現階段發展的?如何與代理商打好配合戰?采買什么類型的素材是最契合自身的?
針對這些問題,近日,巨量引擎推出了“蓄力計劃”增量能力模型解決方案,幫助廣告主從投放、變現、中臺、產品4個方面,提供了可落地執行的參考范本。目前,已有諸多廣告主采用,甚至有廣告主在參考了中臺能力解決方案后,投放消耗提升了64%。
01IAA行業4大發展趨勢
Morketing了解到,“蓄力計劃”聚焦在工具類APP、以及其他非游戲類的IAA玩家。
IAA(In App Advertising,應用內廣告)指的是,移動APP依靠用戶觀看或者點擊APP內廣告,獲得廣告收入。這背后的核心商業邏輯是,資源和流量的置換,從更優質的渠道低價購買流量,再為用戶展示更多具有高收益價值的廣告。
從流程來看,IAA行業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會涉及4個關鍵環節:買量、變現、中臺、產品,如今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這4個環節都相應產生了一些變化趨勢。
首先,買量趨向精細化運營。
在影響買量成功的因素中,素材創意至關重要,甚至占據了50%的份額,而投放能力、對品牌的理解、利用第三方工具來提升買量的效率等總共占了50%。廣告主也越來越重視素材創意,但是還存在一些誤區,比如對素材創意的分析不夠,往往會花費大量時間在campaign上,而沒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創意的優化。
有數據顯示,38.95%的預算被表現差的素材所消耗、61.2%的素材CTR(點擊通過率)低于平均值。隨著后期規模化買量,預算被表現差的素材消耗的問題會被進一步放大。
由于行業競爭的加劇,對買量投放的效率和質量要求更高,以往粗放式的買量已不能支撐后端變現效果的實現,而是需要廣告主將買量轉變為規范化、精細化運營。比如,外賣平臺可以給素材打標簽,去進一步分析哪種菜品的ROI更高,哪種菜品的ROI低。
其次,變現傾向于與買量聯動協同。
買量是廣告主在支出預算,與之對應的則是收入,也就是廣告變現。
當下,媒體的產品已經逐步能夠幫助廣告主購買更深的目標,比如通過關鍵行為直接購買ARPU,或者進一步提升ROI的指標。媒體提供的這類買量產品已經打通可以直接購買變現相關的指標。
這也就是說,前端買量與后端變現的協同聯動會更加緊密,買量需要結合變現數據做指導,變現需要用買量數據做策略優化。
再次,通過中臺系統,結合買量、變現、產品數據,制定差異化策略。
廣告主若想持續不斷地實現增量,并提高變現效率,就離不開技術手段的支持。所以,很多廣告主會選擇通過中臺系統,將買量、變現、產品三端的數據存儲在中臺中,進行串聯、聚合,有利于買量端結合變現數據進行差異化的策略調整,做到精細化運營;同時,在變現端,也可以結合數據及時優化變現策略、產品投放。
這樣,通過系統化的數據驅動,最終幫助廣告主提高了決策的準確性,也節省了決策制定的時間。
最后,在投放時,考慮多品類賽道綜合投放,提高抗風險的能力。
由于市場環境不斷變化,所以不同賽道有不同的機會點,同時也存有不同的風險點。所以,廣告主在投放時需要多品類并行,加強抗風險能力,提高收益率。
結合數據來看,2021年1-5月中,行業玩家熱衷于投放天氣類APP,在4-6月中則擴大了對瀏覽器的投放。
02投放、變現、中臺、產品4個解決方案
面對著IAA行業產生的趨勢變化,廣告主想要去調整,但是卻不知如何優化,比如,在代理商方面,廣告主不確定選擇多少個代理商才是最合適的,更不知如何與代理商打配合戰;在素材方面,不清楚要采買什么類型的素材……
對此,巨量引擎推出了“蓄力計劃”增量能力模型解決方案,為廣告主提供了可執行落地的參考標準,包括投放、變現、中臺、產品4個方面。
第一,投放能力解決方案。
在流量鏈路閉環中,影響買量能力有三個主要方面,包括自投團隊、素材自建團隊、合作代理。他們要做的核心核心工作是,結合變現數據,將前端的買量進行優化,最大化買量空間,滿足后端變現的效果需求。
此時,入門級廣告主需要以代理投放為主(90%以上),自投團隊為輔(10%以下),借助代理對于媒體產品認識和投放經驗的優勢,提高前期買量的策略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進階級廣告主需要綜合代理投放和自主團隊來買量,各占50%左右比例,需要引入4-7個中級代理商,代理商會提供50%-75%的素材,同時要提高自投素材的占比,增加素材多樣性和素材的競爭力;
高階級廣告主則以自投團隊買量為主,最高可達90%左右,代理商輔助配合。由于自由買量團隊在協同效率及效果反饋方面更具有優勢,所以在高階級廣告主中,自投買量占比更高,這樣便于結合媒體最新趨勢,及時調整匹配度更高的投放策略。
第二,變現能力解決方案。
在變現環節中,廣告主需要將前端買量與后端變現的數據進行打通,做瀑布流策略的調整、渠道占比的分配、廣告位的設置等。
其中資金實力雄厚、規模較大的廣告主,可以自主開發,這樣更清晰自己平臺流量數據,能夠自主指定適合自己的廣告結算方式;而那些入門級和進階級的廣告主可以采用第三方的聚合平臺,省去人工開發、維護成本。
第三,中臺能力解決方案。
中臺能力解決方案的重點在3個維度,“串聯”、“定制”、“決策”。串聯在于,中臺系統將買量、變現、產品3端的數據進行串聯打通,改善數據割裂的情況;定制指的是,數據串聯之后,拆分數據做定制報表;決策則是,基于多方數據,定制符合業務的優化策略。
入門級廣告主可以直接采用第三方的中臺系統,團隊配備2-3人,并需要做到這兩點:其一,能夠滿足基本買量各維度與后端變現關鍵指標的拼接、抓取;其二,能夠呈現每天、每周、每月的數據。
進階級廣告主在自有中臺的同時,還需要結合第三方中臺,團隊達到15-25人;高階級廣告主方面,以自建中臺為主,可以將第三方數據并入,團隊規模也相對較大,需要達到30-40人。
此外,進階級、高階級廣告主可以通過這4個方面來衡量效果,其一,完成APP買量、變現等多維度數據的整合交叉分析;其二,定制化不同維度策略優化看板;其三,結合優化需求進行不同維度預警和定時設置等;其四,理解成本和使用成本低。
第四,產品能力解決方案。
不同產品買量及收益天花板相對穩定,比如解謎答題、經營養成單產品單包消耗天花板在每天80-150W。所以,廣告主需要考慮多品類多包組合,這樣才能有效且快速提升買量效率及收益。
對入門級廣告主來說,以工具類的清理+wifi+記步類較多,再搭配1-2個任務類APP;進階級廣告主需要增加工具類APP,比如清理+wifi+記步+來電秀+壁紙,輔以任務類的解謎+消除;高階級廣告主以任務類為主,工具類為輔。
03中臺案例:投放消耗同比提升64%
接下來,我們以廣告主提升增量、變現的底層基石——中臺系統為例來看。
客戶A為IAA行業中腰部客戶,投放量級小,存在買量與變現數據脫節的問題,其自身無法分辨投放流量的好壞。比如,客戶A無法對未知流量做回收周期的預判,無法獲取更高收益。由于收益有限,客戶A的預算和成本相對較低,能夠進一步深度探索的空間也比較有限。
對此,巨量引擎幫助客戶A推進中臺的搭建,采用了AI調整+人工修正的方式,完成了中臺預估模型的搭建,持續積累買量、變現、產品等多維度數據,進行不同數據之間的交叉分析,釋放出了15%的出價空間。
與此同時,中臺能力解決方案還結合客戶A的歷史數據,進行數據模擬,從而更準確預估ARPU、留存等數據,做長期模型預估,準確率提升13%。
在3-6個月的時間中,客戶A的產品、變現、買量數據加速聯動,后端變現為前端買量提供參考,前端買量輔助后端廣告收益,綜合產品數據為持續的增量與變現提供依據,三者協同并行。最終,客戶A投放消耗同比提升64%。
04結語
行業中經常有人說,“買量與變現依托于廣告生態,廣告平臺能做到什么程度,這個行業就能達到什么高度。”
行業的高度與廣告主的精細化運營細節緊密相關。作為既懂流量又懂變現的廣告巨頭,巨量引擎圍繞廣告主具體可落地的執行細節推出了“蓄力計劃”增量能力解決方案,讓廣告主清楚應該如何設置團隊、如何與代理商打好配合戰、以及如何進行素材的投放。
這樣廣告主才能進一步破局增量與變現困局。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解版《蓄力計劃-增量能力模型解決方案》。
END
歡迎大家進入Morketing營銷圈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入Morketing營銷圈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解版方案!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